诗意的乡愁
乡愁是返回到人类最初的开端,寻找那些失落在时间深处的意念,乡愁是心灵的愁绪,是自由生命的渴望,是眷恋艺术生活的情绪,又是一种追问精神的忧郁,还是理想生活的乌托邦情结,更是象征人类生命的历史凝聚。
我喜欢用诗意的乡愁表达哲与诗在语词之间形成的张力,它透出哲学从未表达出来的意蕴,也触动了诗意从未断绝过的意味。怀想与生命的渴望时时从我们思想深处发出——轻盈的回声,呼唤着心灵世界里那寂寞而困惑的意绪……
哲思是心灵的乡愁
当我们以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为生活的榜样,在自我的生活中追求一种哲学的生活方式,它就是对生命既表达为思想的理解状态,也表现为生活行为选择的可能。对于混合着心灵的意绪倾向或承受着生命重负的人,它总是从心灵的最敏感的记忆中选择返乡的途径。返乡就是回到人类开始成长的开端,让哲思在返回灵魂之乡道路上,去理解或收藏起人类美好的想往。
诗意正是我们人类开始时的一种纯真的状态——它惊讶地面对一切时的情感或思想感情流露,从远阔处、从祖先生活的过去中,人类对自我所具有的那种亲历的生存态度,对环绕我们的一切事物的发现或惊奇表达,都是用诗意的方式来呈现对生存本身的理解。
当沉默的、孤独的面对自由的心灵时,精神就会回归到最初开始的地方,回到原初,回到开端处。从混浊的状态中我们进入到情感或体验的深处,发现心与世界的距离和隔阂,总在我们与自然不解的纠缠之中,人类就是从心灵的困惑进入了沉思或接受自然神秘的启示,开始了对生命的思索或面对现实的追问。
这种思乡的愁绪——是一种精神品质,也是对外部世界的回应,又是对心灵的深切的体验,这构成了一种思想的忧郁气质,也让精神在追问的灵思中获得快乐,获得了一种返回到原初的体验。最纯粹的思想就是返回到最初的开端处,发现一切最初的思是那么单纯或快乐,而最初的行与思又是那么没有功利的色彩,从对自然亲切的叩问中——发现了自身的快乐是来自世界的怀念,来自对生命神秘的体验或追问,来自对艺术、宗教生活的纯洁的情感和意愿。
它会不断地运思——进入到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是谁?这一曾经无数次折磨过智慧者的话题。反思人生境遇的原初状态和生存的现实,萦绕心灵中的意绪就是人间的乡愁,就是从原初的意识中那无数次发问,无数次返回时的惊诧。
在我们内心的世界中遭遇到乡愁式的折磨、困惑和体验的刺激,也会感受到乡愁的温情,乡愁的抚慰,乡愁的快乐。总是在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时,我们才能对生活其中的社会拥有敏感,在孤寂中才可能产生出乡愁。哲思就是这样从生命的直接体验中寻找运思的开端,就是从当下的境遇中去顿悟人与世界之间的永恒和超越。而诗意的解读就是对故乡的山水的眷念之情,对已经远去的世界的回想。我们总是步着先前者的脚步追思,总是在寻觅中感受到亲近已经逝去空间的甜蜜,我们又一再从飞逝的记忆中去追求那些容易飘散的滋味。。。。。。
自由是精神生命的乡愁
心灵世界是开放而自由的,宽容而又真诚,博学而富有创造精神的,充满着快乐的思与行的统一和完美追求。精神生活的快乐——是从自身的智慧中寻找飞翔的感受,是从所有可能的生活中选择自由状态,又是从欲望的动机中消解那些纯粹为感官而追寻刺激的生活,它是一种经历思考过的生活,也是寻找生活之后的答案并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把握的生活。
它对世界所有文化和理念都会持豁达的心态,对所有生命都有真切的关怀,也同时对所有权威进行挑战和怀疑,又用孩子般的天真去理解世界。自由让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真的太大了,人类用儿童幻想或天性的自由去经历童话式的生活时,却时常遭遇到成年世界的压制或破坏,童心所呼唤的生活自由——它代表一种返回精神生命的乡愁,你尽管可以说它是孩子气的,可是从孩子般单纯的热情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人类最初开始时那种纯朴天真自由的心态。当人类文化失去儿童天真的秉赋,就是人类精神生命乡愁最盛行的时代。
我们用热情的方式拥抱世界,也用憎恨的行动去表达我们的不满,我们更倾向于用自由的创造去建立新的世界理解精神或文化生存方式,并用我们实验性的生活——去在世界上寻找一种更加自由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体验极限。于是世界上出现了那么多乌托邦式的文明,理想主义者的天堂就是要在地上寻找生命自由的王国。人类用残酷的方式企图来建立自己梦想的家园,却收获着血腥或残暴,也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的屠杀,前苏联斯大林时代和希特勒时代的残暴已经达到无法叙述的地步。
我们用尼采的头脑去批判这个社会,又要用海德格尔的诗意去栖居在这个世界上,还要用格瓦拉的自由理想去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是按照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生活的方式——选择思想的生活,也选择艺术的人生。也会用孔子、庄子、老子那样的圣贤去理解生命和生活。这正是精神生命的一种乡愁,对自由的渴望让我们付出了历史惨痛的教训。
自由就是从包容中获得更加具有生机的活力。从传统和历史中我们选择了——自由的理解或自由的生存,也选择了创造和体验的生命哲学。在古今之中、理性与非理性之中、现实与理想之中——思想的包容性是对自由的一种深透的理解,乡愁式的情怀就是从这种包容中获得知性的体验,又对自我的行为产生了选择的理想追求。
消解现实是艺术的乡愁
热爱艺术和生活的人们,从现实的生活中感受到必须消解生活与艺术的界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你能够用多少心灵的自由意识充满你生活的所有,你就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生命体验。在生活中的艺术就是心灵保留着对现实痛苦回忆,也同时对生活的现实持有理想的冲动,它不时的跳转在这种生活之间——让现实与艺术本身没有了界限。我们曾经的痛苦回忆却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思想,我们正在进行的生活却是我们思想生活的延续。
我们丰富的体验被时间切割在狭隘生命的感受之中,那是因为生活世俗化的选择破坏了我们艺术化体验生活的无限可能。所有生活场景造就的思想可能性——就是我根本无法区别生活中的现实:它既是生活又是艺术。人类从这样的境遇中真正创造了一种艺术生活的可能。它完全让个体生命不再意识到生存的现实,而是用艺术的感受一直生活在这样幻觉之中,我们不再用二元对立的方式来进入生活,而是用生活或艺术消解的彻底化,让我们生命透出历史难以识别的判断。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标准让生命始终在对自然的掠夺和暴力中塑造不同时代的人,,而一直放弃了对人类精神文化和文明的生态资源的无限可再生性的开发。使艺术彻底化的现实生活就是用纯粹精神来滋养人类心灵,而完全忽视物质化生活,用纯粹艺术化生活代替过去遗存下来的全部生活的陋习,而是用心灵世界的纯粹精神财富去创造一种生存的自由。
你以放弃艺术化的人生而投入到世俗生命,让自由或理想化的人生被阻碍在现实的困境之中,你与生俱来的艺术化人生的选择被淹没在利己冰水之中,你从此放弃了用艺术化的生存方式去感受人生的可能。艺术化的人生是绝对无有功利的生活,它不追物质财富的多少,而是追求生命体验的深度,将每时每刻的生活艺术化就是要拯救麻木堕落的身躯,而是用艺术化的生存方式去创造一种消耗自然资源最少的生活,让精神生活的体验始终保持着健康的活力。
你将生活分割为世俗和艺术两个部分,我们就是要将这样异化的生活彻底从界线中消解掉,实现自由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浪漫全新结合,我们开始创造一种自由的力量去穿透生活的沉闷,我们努力去建构一种没有现实与艺术界线的真实生活的可能。人总是在现实生活中瞬间体验到艺术生活的快感稍纵即逝,而不能够长久的占有这样一种艺术生命的体验,艺术不过就是从瞬间中容易飘散的东西,正如现实永远是沉重的叹息一样,我们始终感受不到轻松的快乐,总是长久的沉重迫压着我们不能够轻快起来。加之,现代社会用技术力量变异造成的压抑更加让人难以忍受,艺术生活的空灵所造就的轻松和快乐总在那么容量在现实生活中消散,当我们的生命被切割为两个部分时,人类的生活就会一直处在分割的状态。
我们用绿色的生命意识去重获一种生活的自由。尽管我们知道这条道路还很遥远,还很艰难,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走在这样一条艰险的路上。绿色的生活就是创造一种摆脱物质财富攫取的选择,而是进入到一种生态化、艺术化的生活状态,用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去创造自由的体验,它完全是用精神生活或艺术化生活消解现实生活或物质生活的存在,人类真正意义上是创造文化的种族,精神生活就是在艺术化的体验中创造一种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生活,它消耗的资源是人类头脑中的资源,而再也不是物质资源,人类从这样一种意义上彻底精神化、艺术化活着。对于这样生活的想往一直是人类思想生活的乡愁,又是人类历史上一直未曾彻底解决的问题,消解现实与艺术生活的界限就是人类一直以来创造的难题,而真正的生活就是要完全艺术化、纯粹精神生活化,去消耗人类大脑自身产生的资源,去经历一种自由而不消耗物质财富的纯粹化的精神或艺术的生活。
拥有世界是文化的乡愁
我们用拥抱世界的方式去感受所有的文化和文明,我们的眼光是博学、博大、精深、前卫,我们的审美理念就是发现前卫生活方式或理念或艺术或新鲜的感受形式……我们也同样具有传统文化的理想回归意识。在博大的世界文明空间中我们选择或创造新的文化,就是要要乡愁式的思想感情,要学会从多元和相融的文化中去建构新的文明框架,也要从传统与现实间的张力中形成一种驾驭未来的能力,总是在这样博大或广阔的领域进行思索,文化的乡愁就是要从如此的境地去选择或创造属于我们的文明。
我们虽然是流浪的艺术家,也是哲学家园的守护者,还是实验生活的开创者,更是生命精神的理想追求者。对世界文明的乡愁——就是学会流浪,学会体验,学会创造,学会交融,学会宽容……我们并不是唯一性文化的继承者,也不是塾好塾坏文明的区别者,更不是文明的批判者,我们是多元文明的综合者,创造继承者,也是多元文化成就的直接受益者。对一切传统或新颖的文化创造,我们都是保留着观察或欣赏的能力,也同时具有融合的能力,总是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乡愁式的思考让文化呈现出多种可能的发展空间,我们绝不是用一种文化去抹杀所有历史文明的人,而是时刻对这些文化具有乡愁式的思想。
在自由成为我们生活理念象征时,我们更需要从狭隘的文化或意识圈子中摆脱出来,用世界眼光去发现民族或其它地域文化的优异,在多元化的共融中追求或创造一种世界性的新文明。所有在世界上曾经创造过文明和文化的民族,都在一定的地域上对自然环境作出了文化的创造,这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历史文明的财富,不论这个世界文明进步到何种程度都不能够彻底灭绝其它种族的文化为前提,要尊重任何一个民族文明和文化的创造性,要从未来世界的目光去看待所有世界已经发生的文明,一切被世界文化所关注的遗产或文明的生活方式,都是人类未来的创造新生活可以借鉴经验。
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思考问题是显现一个人的胸怀或视野,也是生活选择的一种技能,又是从生命或精神中获得无限可能性出发点。在反思自我生命时,人——就是要学会从广阔意义上反观自身的人,又不会彻底丧失民族和传统的人。返回到所有文明和文化的源头就是一种乡愁,它对人类所有文化进行的体验式的解读,也是进入到不同文明创造的生活之中,去重新站在今天现代人的立场上去观察文化的历史积淀。要有如此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世界范围之内有所有文明,才可能拥有博大的胸襟去拥抱这个世界。
理想是创造生活的乡愁
我们的生活是从苦难的记忆中去感受生命的不幸,又要用理想化的创造去改变现实,还要从历史生活的积累中去明辨是非。乡愁是一种对历史的穿透,也是对过去的回顾,还是对正在发生现实的怀疑。多种复杂的情绪混合在一起造就了一种思想的气质,那就是对创造生活的想往,对改变现实社会的冲动,乡愁中对过去时代的回忆中充满了悲痛和叹息,也充满了血泪一样的控诉,同时也对曾经这样发生的事件充满了怀疑的质问,更是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改变的信心。总是理想的生活影子在萦绕着我们,那些属于过去生活的鲜活的记忆在诱动着我们,还有已经成为历史辉煌的象征成为我们进行新的生活创造的榜样。
我们进入自己的生活时,就是要从世俗的时间转换的分割中,保留我们对生活就是艺术的全新的感受,我们虽然可以用浪漫的心态去创造生活的现实,但我们更愿意用亲历的实践去创造一种消解现实与艺术界线的生活方式。在真实生活中,我们对自我艺术的追求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反抗!理想的生活影子就是那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艺术,而我们偏要让艺术化的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理想永远是浪漫和温情的——而现实永远是残酷和冷漠的,乡愁的思想生活就是要彻底消解人类社会生活中这些人为的界限,将现实生活的真实与思想生活的艺术凝聚为一种生活,让理想就这么活在我们艺术化生命的始终,不再区别这两种生活的差异,而是将人类所有生活的基础建立在消解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基础之上,在理想中接近我们心中艺术化的生活。
这就要求生活中的人——从实验生活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从自己的生活可能中去创造一种没有界线和区别的生活。诗意或理想化的生活成为我们接近真实的一种本质,我们对生活的所有可能就是要坚守住理想或艺术的生命创造力。乡愁就是对理想生活的想往,就是对可能性生活充满创造性,而是时刻用艺术的方式去创造一种现实的生活。为什么理想化的生活就不能够在现实中持久呢?为什么幸福的生活只能是在理想或艺术的幻想之中呢?乡愁的思想品质就是要彻底消解现实与艺术生活的界限。让生活的现实处处都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纯粹精神生活就是要从没有界线或区别中将艺术生活贯彻到底,将我们音乐人生、文学人生、影视人生、视觉人生变为我们每天都要占有我们心灵的生活。我们用文化创造心灵事件,造成精神生命的震憾,一次次将沉沦、堕落的生活从现实中拯救出来,用消耗自然资源最少的生活方式去创造一种精神财富的不断增长,用人类大脑无限创造资源的可再生性——去创造一种理想化的精神生活。它就是对自然资源最少破坏、最少污染的人类精神生活。
我们一次次为自己创造这样一种精神事件、精神文化,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就是从已经麻木或沉沦的生活中挣脱出来,去造成精神生命的创造力的持续爆发,就是从头脑创造的文化资源中去攫取新的人类生活资源,而不断地放弃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生活方式,对环境污染或对自然资源的毁灭行为。让世俗生活中消解我们生命纯洁的污秽更少的侵害我们,我们始终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进入另类生活,去创造前卫的生活,去实验自己的生活。让更多的同类和我们一起共进,让世界精神和智慧的引领下——走向未来。
历史是象征文明的乡愁
我们来到过这个世界,曾经创造过这样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历史观。用亲历的实验方式——去完美的寻找生活完全可能这样进行的道路。也是用一种纯粹的精神方式——去完善人性,去感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历史以乡愁的方式为人类保留下来的各种文明,就是在我们人类的记忆中,就是历史考古和挖掘中,就是在那些文明或文化古国的传统中,就是从我们流经的血脉中,从已经死亡或正在发生的精神生命事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历史的遗迹——它们就乡愁式的生活,思想将它们一次次显现在我们生活的过程,又一次次远离我们而去,追寻这样历史的遗迹就是回忆又是乡愁式的思想,它们被复活在场景或记忆中,也被复活在人类生活的创造之中。
当我们看到人性快速的退化时,我们用自己获得的智慧或力量拯救过自己的心灵,不让自我陷入沉沦或堕落的境地。就要不断地返回乡愁的理念,或返回生命开始时的纯洁,或返回历史沉淀积累的开端,返回到人性最初的形态,人类从开始时,就是一个创造文化的种族,而不是一个消耗物质财富或掠夺自然资源的种族。乡愁就是用艺术或宗教的体验去发现人类最早的生活是文化创造,而不是物质财富的掠夺和浪费。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化或艺术或宗教选择。乡愁就是这样一种理想生活——用艺术或宗教生活的智慧去重新发现人类未来的多种可能。
创造一种纯粹精神生活,就是从对环境污染或破坏中退却出来,进入到人类文明最初开始时,那种艺术或宗教式的生活,反思我们现代生活缺少了什么?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返回到原始社会,而是要从人类开始的源头上去思考,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最初时期就已经选择错了方向,放弃了人类创造精神文化的本性,而走上了一条攫取物质财富的道路。这对于我们今天所有人,无疑是一种生态化生命或精神生活的选择。实验性的生活本身就是要从消耗自然资源中解脱出来,要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化的革命,就是要放弃已经拥有的物质财富攫取,而是要进入到人类新的文明或文化的创造之中。
我们将创造一种全新精神财富生活,我们运用人类头脑资源的创造力,坚决摒弃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性生存,而逐渐地转向对人类精神资源无限可再生性的开发,这将创造一种全新精神生活。时代不会因为我们的离去而记住了我们,历史因为我们曾经创造过心灵的自由而记忆住我们。我们所要建立的丰碑就是要在人类历史中获得永恒,获得更多人对于这样一种精神财富的珍重,获得对腐朽生命从泥浊中从未有过的一种精神拯救。我们是把这样的生活当作个人的宗教来信仰,当作自由的理想来追求,当作艺术人生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