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九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致女儿的信》备课资料
        ★★★
【字体:
《致女儿的信》备课资料
作者:蔡洵婉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6

整体把握:故事本身并不费解,耐人寻味的是故事背后的寓意。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可是在这个童话里,为什么上帝没有创造、也不能理解人类的"爱情"?上帝恼怒于人类的自我创造,几次三番地要毁灭人间的"爱情",为什么最终无可奈何又若有所思地离去?理解这些寓意的文眼,正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故事开头说,上帝创造世界时,"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结尾说,"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这些议论,点明了全文的主旨: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故事中,上帝没有创造爱情,是因为他仅仅把人看成一般的生物;而爱情的无法毁灭和上帝的沉思离去,正说明了人将永远不会再沦为动物,将成为自己人性的主宰,成为"大地上的上帝"。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谈论,是别有深意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砺磨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爱情。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发现了"美和力量"--人间的挚爱,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体现!

上课准备: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如《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准备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侄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也是这篇文章真正的要领。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作者资料:瓦西里o亚历山德罗维奇o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教育家,出身在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给教师的10条建议》《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信给孩子》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 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6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课文内容研讨:
(1)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答:他是通过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界定。  正真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故事的结构匠心独运,前有暗示,后有点晴。用一个动人的故事来叙述爱情的真谛。意义更深刻,
(3)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4)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同学回答)
(5)上帝3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那3种不同的东西?3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答: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3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于契合,是可以超越生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他们视为一体。
(6)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答:这一句包含了能哲理的话语,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就本文而言,在异性或爱人之间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解、慎重和机警,才可以和谐相处、共创幸福。
(7)上帝久久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的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答:故事中,上帝没有创造爱情,起初,他仅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爱情,爱情的无法毁灭使上帝从"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终"久久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的思索着离去",这意味着爱情征服了上帝。他最后的离去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也正说明了"爱情,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8) 怎样理解作者的爱情观?
作者在这封信里谈论爱情,主要是谈"情"与"性"、或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关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贯穿在作者所有爱情论述中的一个主旋律(见作者著《爱情的教育》)。但是,毋庸讳言,"性"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作者曾批判"西方资产阶级"受弗洛伊德"性本能"学说的影响,夸大了本能、性欲对于人格的作用。对此,我们应客观而辩证地分析。作者之所以强调他的爱情观,既是与当时苏联弘扬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合拍,也是和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中学生)有关的。我们在和学生研讨本文及爱情问题时,应该坦诚而审慎地把握"情"与"性"的分寸,不能偏执一端。
另外,爱情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本文及作者其他的爱情论著,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此不应求全责备。
  (9)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上帝是世间万物(包括物质与精神)的主宰,是弱小卑微的人类的救世主,是人们心灵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皈依。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为,上帝的威严渐趋幕后,人类自己开始登上历史的前台。文中这句话,即表现了坚定乐观的人本主义信念。在故事的最后,"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4段):作者对女儿提出的关于爱情的问题感到激动和欢快,愿意将"生活的智慧"传授给下一代。歌德说过:"哪个少年不钟情,那个少女不怀春?正值花季的少年少女,必然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遐想。爱情,可以说是人生命本能的一种活动,一种体验。所以当作者14岁女儿想他提出"什么是爱情"的问题时,作者即激动与自己女儿正跨越成为一名成年女性的界限,也为女儿将会获得幸福而欢乐,而"做一个幸福的人",作者认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的人的时候",其意义在于,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的、真实的为爱下一个定义。作者愿意将这种"生活的智慧"传授给女儿,将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体验过爱情的个体对爱情的界定告诉女儿。

第二部分:(第5~24段):通过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揭示爱情的真谛。故事中,上帝3次来到了人间,在人的眼神中他先后读到了3种东西,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当岁月和生命的流逝,是爱情最大的考验:经得起时间磨练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生死和时空次才是真正的爱情。上帝也分别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故事最后再次强调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上帝的态度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再到久久的的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的思索着离去了。"上帝的态度前后对比,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上帝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也意识到了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说明人类将永远不会在沦为动物。上帝到最后也无可奈何。

第3部分:(第25段):作者对爱情的界定,点明全文的主旨。作者认为,"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爱。""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这些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的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的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

写作特点:
  1. 前有暗示,后有点睛。
故事开头说,上帝把"一切"生物安置在地上并教他们传宗接代、繁衍子孙;最后说,"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前后对比,凸显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关键。
  2. 层层推进,起伏有致。
故事以上帝三次观察人间为叙事框架(这也是民间传说和童话常用的叙事模式),对这三次视察的描写有必要的重复,又有变化和递进:从人们的目光里,上帝分别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故事最后再次强调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上帝的态度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再到"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上帝态度的前后对比,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连君临宇宙的上帝都无可奈何,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课外知识: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以上摘自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
--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总结:"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