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对李森祥《台阶》一文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
【字体:
对李森祥《台阶》一文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作者:未知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5

    不久前,接触到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深深地被作品中父亲的形象所感动。感动之后,细细品味,又感受到一股醇厚的浙西风情。

然而,由于笔者对浙西风情及方言的知之甚少,以致造成一些文字理解上的差异和对当地生活方式的不同理会,现一一列举,同时提出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想得到对相关问题的解答。

1.课文第三节,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凼,方言,水坑。在此,我认为:就一定是水坑,但水坑就不一定就是凼,此处的似乎改成字更贴切。当然,可能不符合衢州方言。

2.第五节,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在此,大概表猜测,不肯定。作为儿子,只能体现对父亲的不关心。另外,难道父亲一年四季都穿草鞋吗?令人怀疑。

3.第十段,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此处的很微不足道,有重复的嫌疑,微不足道是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的意思。

4.第十四节,父亲磨好了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地去了。拟声词嘎嘎作为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的敲击声,很难让人理解。嘎嘎是形容鸭子、大雁等叫的声音。不如啪、啪或者其它的词。

5.第十五节,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此处的门墙一词表示的地点不好理解;另一个问题是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两者作何比较,我想,屋内的地基本该超过最高一级的台阶,即使放一双草鞋也该超过台阶。

6.第十七节,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策划材料。此句中策划一词,不适合这里的语言环境。它是书面语很强的词。

7.第十八节,接着开始造台阶。”“改为更好。

8.第十九节,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该处的石灰水豆浆水之间应加铁老鼠应作注释,一般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黄泥是用来砌缝的砌出的缝等说法,也不好理解。我觉得黄泥是用来砌墙或砌砖的。如何砌缝?要么是嵌缝用的吧!

9.第二十一节,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桶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这里的大鞭炮我怀疑是爆竹,虽然说鞭炮是大小爆竹的统称,但更多的是专指成串的小爆竹。这或许与方言有关。然而既然是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又哪来许多纸桶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应只有碎片而少有纸桶了。而总共只放四颗大鞭炮

10.同上节中,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 “目光在望他” “目光搭配很勉强。胸挺得高些胸无法挺得高中,胸只能挺起来,即挺起胸膛

11.第二十九节,最后几句,母亲懂土方,用根针放火上烧一烧,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每个洞都刺出鲜红的血,然后拿出舀米的竹筒,点个火在筒内过一下,啪一声拍在那九个血孔上。第二天早晨,母亲拔下那个竹筒,于是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滩污黑的血。该段文字中,疑问较多。A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这里的字,有夸张的嫌疑,无非是几个针眼而已,或许就根本看不出。B然后拿出舀米的竹筒。此处的字用得不当,指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液体)。所以,舀米不如量米好。C啪一声拍在那九个血孔上。这里的是象声词,应加引号。后边的字用得也不是地方,如果是贴膏药之类的,用还说得过去,这里因为是打火罐,用字更妥。D第二天早晨,母亲拔下那个竹筒,由于笔者不懂医学,只是小时偶有所见,现在记忆又较模糊,只记得这拔火罐的时间,从吸上到拔下不必用很长的时间,更没有到第二天拔下来的故事了。再说,这竹筒也仅仅是靠那一丁点纸烧出的热量,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把血吸出来,等一段时间,那竹筒也会自己掉下来,当然也等不到第二天早晨再拔下来了。

12.最后两段: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这最后一段: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我觉得:作为一篇小说,这样的结尾,使读者没有了想象的空间,是多余的话。是否改为父亲又愣愣地盯着那九级台阶,半天没有一句话。

以上内容,只是我的一些看法,肯定有许多不当的地方,就算是班门弄斧了。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