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上 >> 九上三单元 >> 教案正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16
        ★★★
【字体: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16
作者:风飘絮摆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2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掌握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了解次要人物(于勒、“我”、女儿、女婿)对主要人物的陪衬作用,学习并初步掌握分析人物的着眼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故事发展脉落,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2、能根据文本的叙述在细微处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多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主要步骤:
一、导入课文。1、介绍莫泊桑和他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坛上,有三在短篇小说之王,他们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短短的一生当中,写了6部长篇小说300多个短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写法国中下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2、解决文章中的语言障碍。 栈(zhàn)桥   牡蛎(lì) 煞(shà)白  撬(qiào)开   诧(chà)异   褴(lán)褛(lǚ) 拮(jié)据(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二、课文分析。
1、阅读小说,整体感知小说。通过讨论明确小说的主人公是“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于勒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由于勒连起全文。
2、把握故事发展的情节。小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故事的开端。菲利普一家人盼望于勒。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第三部分(20—47):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对已沦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48—49):故事的结局。躲避于勒。
3、提问:通过文章的阅读,你所认识的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
三、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思考课堂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主要步骤:
复习上一课内容,导入课文。
课文分析。
1、自由提问,让学生讲讲对菲利普夫妇的看法,并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学生回答,大致会提出菲利普夫妇贪婪自私冷酷等看法。然后提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总结学生的看法,引用马克思恩格思的话“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总结学生的观点小说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师提出不同看法,启发学生思考,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新的答案。提出我们要通过莫泊桑的叙述在小说中去寻找答案。
2、通过细节描写切入,理解菲利普的话的含义,透视人物的生活。
教师提问,文章中菲利普重复出现话是什么,找出并体会其中的意义。讨论后总结:“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菲利普对于勒的期盼之情在这里呼之欲出。教师阐述:当看到“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时,菲利普应该是不清楚于勒究竟在不在船上的,按常理他应该说“如果于勒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来表达自己的期盼,“竟在这只船上”意味着菲利普并不认为于勒会在这只船上的。菲利普夫妇很清楚于勒是并不在这船上的,因为于勒的信里说过要去南美旅行,可能好几年都不会写信回来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在船上了。
教师提问:既然于勒不在船上,菲利普夫妇为什么要每个星期天好像于勒都要回来一样去迎接他?讨论:菲利普夫妇的矛盾行为“可是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的,并且坚持了“10年之久”。教师引导总结:穷困使得于勒成了改变全家生活、命运的唯一希望。
3、研讨人物生活的困境,以及人物的性格。
教师提问:菲利普夫妇家的穷困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讨论:拮据。讨论后总结:拮据的生活作者通过三个方面来表现。用的日用品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穿的“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没有交际活动“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总结人物的性格:菲利普不是一个会赚钱的人。进一步研讨菲利普的性格,菲利普又是懦弱的,因为他连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父母的遗产都无法保护,眼睁睁的看着弟弟于勒“大大占用”了自己的一部分,在于勒几乎花光了一切的时候,只能“依照当时的惯例”送他去美洲来躲开这个“无赖”。
再进一步讨论菲利普夫妇的还特别爱体面。“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一方面是怕花费,但另一方面是害怕请不起别人要丢面子。菲利普毫不犹豫的要请女儿女婿们吃牡蛎,因为这花费不多举止看起来又很高雅,他已经“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每个星期天衣冠整齐的出现在海边的栈桥,无疑是在安慰自己并且在告诉周围的人们:别看我现在穷,可我有个弟弟在美洲发了大财了,只要等到他回来我们就会完全两样了。
提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于勒对于全家的重要性是如何一步步体现来的?菲利普夫妇生活在贫穷中,但无疑他们都不是那种能够忍受贫穷的人,被所谓“高贵”打动说明他们也渴望过上种体面的生活。生活越是穷困,对体面生活的向往就越加的强烈,甚至是不可抑制。因此在贫困中的他们当得到于勒的来信告诉他们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的时候,生活的希望被点燃了。而当于勒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并且“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的时候,于勒简直就是他们溺水时候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他们看来于勒浪子回头了,原来的“恐怖”很快被忘却,而现在的于勒带给他们的只有新生活的希望,于勒的信当然也就成了“福音书”。因此此时的于勒当然就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了。时间越是长久新生活的渴望就越加强烈,希望如同一个泡沫在不断的期盼中被无限的放大了,因此才会“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4、女儿的婚事是故事的一个铺垫,带来情节的曲折变化。
虚幻的泡沫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我大姐那时28岁,二姐26岁。她们老找不着对象,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莫泊桑生活的年代十九世纪的末期,没有足够的钱做陪嫁,是不可能把女儿嫁进一个略微体面的人家的。虽然当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欧洲女性的平均婚龄已经延迟到了二十岁,可菲利普家的女儿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应该结婚的年龄。也正是出于对将来的预期——“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一个公务员终于下定决心娶了二姐。这无疑是一件大喜事,因此旅行时“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烘托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
5、高潮部分:在船上与于勒的相见,希望的完全落空。
于勒上场了,不是作为一个富翁而是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穷水手出现在游船的甲板上。
找到作者对于勒的刻画和描写,用一个词来形容:狼狈。
找到菲利普夫妇三次看见打探于勒的表现,探寻人物的内心。讨论后总结,见板书。第一眼望到于勒时震惊,无法接受事实的菲利普宁愿相信这是一种巧合,是两个不同的人偶然的外貌上的“像”。菲利普夫妇不愿意相信事实,所以有菲利普太太去证实,于是怀疑变成了害怕,最后求证于船长让希望最终破灭。从船长处打听回来的菲利普说了句:“出大乱子了!”对于菲利普夫妇,于勒的出现将有可能直接影响女儿的婚姻,更重要的是原来的新生活希望就此被毁灭了。教师总结:对于菲利普夫妇而言,有钱的于勒即使永远不回来,他们的生活也都是有希望的;没钱的于勒即使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但希望的破灭对于菲利普夫妇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他们将会永远生活在毫无希望的贫困之中了。因此当若瑟夫给了于勒半个法郎的小费的时候,菲利普太太再也无法容忍希望毁灭后的还要强忍的痛楚,破口大骂于勒是个“流氓”。接下来的旅途“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片阴影正是菲利普夫妇内心的真实写照。
8、“我”给于勒小费的行为理解。只有孩子是纯真的,十多年前的于勒究竟是怎样的糟蹋钱的他没有真切的感受,他只看到十多年后狼狈不堪的于勒的苍老可怜,这个人曾经答应要帮助他们的,曾经给予过他们以生活的希望,同情心让他为躲开于勒而感到歉疚。
9,总结小说的人物和主题:菲利普夫妇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他们有点自私却又懦弱无能,艰辛的生活让他们处处在为钱而发愁,于勒的信让他们觉得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虚荣心的作用下虚无缥缈的承诺被无限放大了,但不幸的命运却狠狠的嘲弄了他们,当他们在梦想中爬上云霄的时候被重重的摔了下来。他们的命运是可悲的,但更是可怜的,莫泊桑对于这样的人寄寓的恐怕更多的是同情吧。作者会嘲弄他们的缺点,但更多的是让他们的辛酸为人所知。
环境描写:前后呼应,烘托人物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1、学习对菲利普夫妇进行人物分析的方法,谈谈对于勒的认识。2、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第一次 不安        瞪着眼         脸色苍白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第二次 哆嗦
哑着嗓子 神色张皇 
 结结巴巴 神色狼狈 两眼呆直        脸色煞白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