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九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名师点拨:《我的叔叔于勒》阅读要点
        ★★★
【字体:
名师点拨:《我的叔叔于勒》阅读要点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2

【阅读要点】

【语言卡片】

1.生字

jié)据     (zhuàn)钱       (kān)     (jiǎo)

bù      (zhàn)桥        (tà      (máng)

lài)     (lì          (bèi)       (shà)白

shù     (qiào)开        婿(xù      (nāng)

chuò        (lán)(lǚ

2.雅词

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褴褛:形容衣服破旧。

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粗俗。

打发:使离去。

拟定:起草制定。

福音: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煞白: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恭维:为讨好而赞扬。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郑重:严肃认真。

端详:仔细地看。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狼狈不堪: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为期不远:时间、期限较短。

3.词义辨析

恭维   恭敬

都含有“谦恭”的意思。“恭维”是贬义词,是“为了讨好而赞扬”的意思,可作动词;“恭敬”是褒义词,是“表示对长辈或宾客严肃而有礼”,一般作形容词。

恐怖   恐惧

都是含有“畏惧、害怕”的意思的动词。“恐怖”多指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语义比“恐惧”重;“恐惧”指一般的惧怕,语义比“恐怖”轻。“恐怖”还可作名词,“恐惧”不能。

拮据   贫穷

都是形容词,都表示经济困难,但也有区别。“拮据”着重指钱不够,很缺乏,多用于书面语言;“贫穷”指生活困难,钱物都缺乏,多用于口头语言。

荒唐   荒诞

都是形容词,都可表示语言或行为不合情理,不合逻辑,但也有区别。“荒唐”着重指错误或不合理到使人奇怪的程度,也可指行为放荡没有节制;“荒诞”着重指不真实,不近情理。

4.诙谐讽刺的长句

①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②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③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不敢肯定父亲对于这个计划是不是进行了商谈。

④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⑤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5.千姿百态的“说”

①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②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③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

④我父亲早已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句段品味】

1.“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品味:这个句子在小说中多处出现,这是作者在极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一个细节,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相见。这永不变更的话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当然,这句话有一个潜在的前提,那就是于勒是一个有钱的人,这才会让人惊喜,然而也正是这句话与后文形成强烈的反差,恰恰让他们遇见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于勒,使小说具有一种喜剧式艺术效果。

2.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品味:此句是一个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面的插叙,同时也是悬念,句中的“希望”与“恐怖”对举,它不仅对比强烈,还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于勒从全家的恐怖一下子成为全家的希望?当然是于勒叔叔的一封信,当然是他在美洲阔绰起来的消息。

3.我们去哲尔赛旅行,上了轮船,离开栈板,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

品味:这里的自然景色描写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

4.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品味:于勒之所以从“分文不值”的“流氓”和“坏蛋”成为一个“正直”“有良心”的人,是因为他赚了点钱。其中的“一下子”一词,是多么具有讽刺性的绝妙语言,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反差。看来,钱真的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且还可以使一个“贼”成为令人尊敬的有地位的人。

5.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品味:这个句子终于道出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真正原因,同时也使母亲势利自私的本性昭然若揭,对于勒的望眼欲穿不为其他,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境况好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对金钱的渴望。看来,在菲利普夫妇眼中,能够超越亲情的只有金钱。

6.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品味:一封信带来的多么遥不可及的指望,居然会成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看中二姐也是看中了于勒的钱,多么诙谐而又夸张的一笔,多么富有戏剧性的一笔。多么可笑!可怜!可鄙!作者运用简单的语句间接地刻画了“这个青年”的市侩嘴脸!

7.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品味:多年期待的美梦最终破灭,跌入了失望的谷底。用“狼狈”一词极为传神地点出父亲的神色,“低声嘟囔”又将父亲的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出大乱子了”一句将父亲内心极度的恐慌表现得真实而又生动。寥寥数语,就对父亲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了极富个性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语言功力可见一斑!

8.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品味:饱含深情的外貌描写,意味深长,令人顿生感慨:亲情在金钱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哪怕是至亲的同胞弟弟!这是对人与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嘲讽。句中反复出现的“我”的默念,是对亲情的一种热切而又令人心酸的呼唤,是“我”作为一个孩子还未被金钱砧污的良知的表露。

9.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有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品味:这句话让菲利普夫妇势利、虚伪、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暴露无遗。证实了那个自己盼望了多年的于勒,已经不再阔绰的时候,他在菲利普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从一个“正直的人”“有办法的人”沦落为一个“流氓”,“我”一次出于同情的施舍居然遭到了她的强烈的不满,她对于自己丈夫的亲弟弟没有丝毫的同情,虽然自己多年的梦想成为泡影,但是她的虚荣心又使她依然要保持镇定,在女婿面前,她还要不动声色的把这出丑态百出的戏演到最后。

10.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品味: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欢快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课文赏析】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丰富深刻的主题内蕴。

可以说,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内蕴丰富。马克思曾有这样的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主宰了人的心灵和生活,货币既然能使互相对立的人亲密无间,同样也能使非常亲近的人分道扬镳。小说就是为了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与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不肯和自己的亲弟弟相认?就是因为金钱在作怪,这样残酷的情景,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的概括。这篇小说对这样普遍的社会问题,作了真实的艺术反映。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情节结构的跌宕曲折。

本文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构思巧妙,看起来平铺直叙,但却波澜起伏,张弛有度。菲利普这个生活拮据的职员家庭,盼星星、眼月亮、盼过去的“恐怖”、今天的“福星”于勒降临,盼了12年,始终没盼到。作者暂时丢下这个不写,而写菲利普的二女儿婚后全家外出旅行,看来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大,使情节舒缓下来了,而且在舒缓中又绝妙地插上一个菲利普模仿绅士请漂亮太太吃牡蛎的“文雅高贵”的姿态令人发笑,心情松弛下来,在这轻浅素淡的幽默中,不知不觉把故事推向高潮。菲利普与他朝思暮想的“福星”于勒在海轮上相遇了。在没有确认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以前,菲利普夫妇已经惊恐万状,故事情节顿时紧张起来。但作者没有立即解开这个谜,而是跌宕一下,让这个惊魂未定的菲利普去找船长问底细,又让气氛松弛一下。船长的话证实了他们的怀疑.故事发展到高潮,他们如临大敌,到了疯狂的地步,到底有没有认出来呢?由于筹划有方,退却有序,安然脱险,故事慢慢地入情入理地结束了这场虚惊,把气氛平息下来,最后用全家改乘海轮回来结尾,给人以回味咀嚼、沉思默想的机会。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精妙无比的景物点染。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篇小说中景物渲染只有为数不多的两处。“我们去哲尔赛旅行,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这里的自然景色描写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

“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欢快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细腻真实的心理刻画。

小说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觉察出这个秘密;菲利普夫人等丈夫确认那个人真的就是于勒时,她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她终于按捺不住,旧怨新恨一齐发作,便破口大骂。这里一系列的表情描写,加上语言和动作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惧以致失魂落魄、最后愤怒不止的心理状态。她的性格特征,随着她的心理变化,一层一层地发展,直至毕露无遗。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