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八年级上 >> 八上二单元 >> 教案正文
《背影》教学实录
        ★★★
【字体:
《背影》教学实录
作者:曹刚    教案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20

《背影》实录

 高淳县实验学校   曹刚

20051018      高淳县实验学校八年级(7)班授课        一课时   

[导入]            

师:看屏幕(幻灯1,一个老人的背影),背影,他是作者是谁啊?

(学生都预习过,自然知道)

生:朱自清。(齐说)

师:好,谁了解朱自清的,说说看?

生:我知道他字 佩弦,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春》;

师:好,还有么?

生:他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家;

生:恩,他原名朱自华,扬州人,在清华大学读书、任教过;

生:还有他是民主战士,他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

师:很好。那么,他有些什么集子呢?

生:他还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生:还有他游历欧洲的《欧游杂记》。

(在自由的评说、回忆中,孩子们几乎讲全了有关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师,出示幻灯2,有关朱自清的介绍,总结。

师:刚才我们有同学说,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春》,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背背看?

(因势利导,这样一种回忆一方面是温故,另一方面,呆会提及语言也正好讲述)

生背诵开头。

师:哦,朱自清的《春》是他专门写给我们中学生的名作,我们对于这样的优秀作品应该能够通背如流的。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朱自清的语言风格怎么样呢?(为后面讲述语言铺垫)

生:语言生动优美、诗情画意。(他们学孙犁的《芦花荡》,对诗情画意一词感悟的很好。)

师:好,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一篇优秀作品《背影》,看看这又将是一篇怎样的美文?

[分析]

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一共提及了几次背影?

(朗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前提,没有好的朗读、没有语感还怎么领会文意。其次,朗读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这样他们就不会泛泛而读。)

师:读完了,并能回答问题的同学举手。(举手是一种反馈)

(同学们都举手了,几乎都能回答。)

师,我们一起说几次?

生:四次。

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看哪四次?(请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同学回答此问题,上课是也一门艺术,该问题比较简单,请中等同学回答能暴露出发言中的常见问题,并很好的检测到全班;而且一般情况他能够很好作答,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生:第一次,开头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63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师:好,那我们理一下,用几个字概括一下来说呢?第一次是       的背影,第二次是……

(根据语段概括要点,这是一种概括能力;并为下面理请文章的线索服务。)

生:第一次可以说是,回忆背影;第二次是看到的背影;第三次是目送背影;第四次是回忆中的背影。

师板书:

第一次                           回忆背影

第二次                           看到背影

第三次                           目送背影

第四次                           回忆背影

师:第一次回忆,开篇提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有什么作用?

生:点题;

生:给人以悬念。

师:对,不错。开篇提出来,这是在点题,那么,我们看结尾呢?

生:依然在谈背影,这是首尾呼应。(学生的思维敏锐、活跃)

师:好的,那么贯穿其中的呢?

生:也是背影。

师:这叫什么?

思考中,我在板书中把“背影”划了一个弧暗示;

生:以“背影”为线索。                              

师:好,那我们先不急看文章,我们来感受一下,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文章的结构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在此时来讲解文章结构是恰到好处的,有助于他们认识结构,更有助于他们指导其写作。)

生:开篇点题,结尾呼应,全篇以“背影”为线索,文章思路清晰;

师:对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例子,我们除了学习文章的思想、情感,也要在文章中学习写作的技巧、思路。

师:那么这篇文章的主题是?

生:父爱。

师:好,我们课文中详写的是哪一次背影?

生:第二次。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好吧?从哪开始读?

生、师:对,从“我看见……”一直到“这时我看见了他的背影。”

师:好,我们同学酝酿一下,读读看?

(生读文章)

师:感觉怎么样?

学生们目光默然(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眼睛,从中读懂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教学、对话。)

(其实,学生的没有感动是正常的,也是我在备课过程中就预料到的,因为他们年龄和心理的原因自然无法体会这样一种父爱的表现方式。所以说,备课要备学生,从学生考虑教法。)

于是,我打开了第三张幻灯。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深青棉袍,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着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请大家把这段也读读看,比较一下,讨论删掉后补充的一些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面对较难问题时,讨论是处理的关键。)

师:加上两个“黑”字,你们看有什么效果或不同?

生:两个“黑”字,说明父亲有孝在身;

师:对,父亲奔丧回家的目的是为了料理丧事;而黑色给人一种悲凉与沉重之感;他的内心承受着双重的压力,丧事、赋闲。

那么,我们继续看,“蹒跚”与“肥胖”说明什么?

(生迟疑)

师:“蹒跚”什么意思?

生:蹒跚是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师: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父亲已经年迈与行动不便了。

师:那么,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我们联想一下这个画面?

(语言是需要想象的,只有在想象中我们才能进入情境,深刻感受)

生:一个年迈的老人,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为了孩子,摇摆的走到月台,双手攀着,两脚在向上缩,左手使劲地支撑着身子,然后右手用力翻过去,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

师:是的。我们同学来想一想,假如今天买橘子的是你的父亲,你爸爸让你在车门口等,他去买橘子,这正不正常?

生:正常;

师:对,因为你们小,只有十三、四岁;你们的父亲爬过去,费不费劲?

生:不费劲;

师:为什么?

生:因为年轻力壮。

师:对!如果这几事情发生在你们身上不会那么的感人,因为你们小,父母本应该爱护你们;而朱自清当年20岁了,父亲是如此年迈,但仍然煞费苦心,这是一种强大的爱在支撑着。

(分析事件时适当地做迁移是很重要的,要寻找与学生生活相接近的事例来充实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师:所以,在这个时候作者怎么样了?

生:“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哭了。诶?我们大家迅速地找找,文章中一共出现过几次流泪?

生:四次;

生:开始,“看见满院狼藉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

“我的泪又来了”

“在晶莹的泪光中”

师:好,我们来比一比,这第一次流泪与第二次流泪有何不同?

师:“簌簌”是什么意思?

生:纷纷的样子。

师:说明什么?

生:说明很多;

师:那为什么会很多呢?

生:因为伤心;

师:对,第一次是伤心之泪。家中祸不单行的遭遇,回家又见到满院狼藉的情景,自然眼泪簌簌而下,这是多;而“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次呢?为什么很快?

生:因为,我看到背影这一幕一下子震颤了我,我领悟到了父亲的这份爱,于是“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我的流泪说明我已经体会到了,是的。老师曾经讲过爱的双向性,我们在《老王》这篇课文里讲到杨绛对老王的关心,我们说,假如杨绛关心老王,但老王从来没有理解过这样一份关心,也没有在临死前送上香油、鸡蛋以知恩图报,那么,我们说杨绛对老王这份关爱,其本身是苍白的。同样,在座各位的父母都深爱着你们,但如果你们当中谁却说没有感受过或者一丝感恩的心态,那么这样一种爱的本身也是无力的。那么,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当他的父亲对其如此挚爱,那么,他领会到了么?他有反向的爱过父亲么?

(语文教育是精神的教育,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不融于生命、爱的教育,那一切都是虚妄。)

师:请我们同学在文章里挖掘看看?

生:有,我发现了。当父亲抱着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个“搀”字真诚表现了“我”的感念之情。

生:还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的运用,表明我的难过、悔恨。

生:最后,“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说明“我”一直铭记着他的“背影”。

师:对,我们说,作者是不是看到了父亲的背影随后就写了这篇文章?

生:不是。

师:对,他是过了好些年,自己都已有了孩子,才再写的这样一篇文章,而他在描写看到父亲背影那一幕时却表现地真实、逼真仿佛就在眼前,关键动词的运用无不反映“我”对这件事是铭记于心的。因为这是父亲,这是背影,这是爱的诠释。

师:好,朱自清的《春》表达的是朱自清对春的期盼和喜爱之情,语言优美、生动,那我们同学认为,本篇文章语言又如何呢?

生:我认为他的语言很平实,没有运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写父亲;

生:感情流露的很自然、也很贴切;

师:对,同一个作家在表现不同事物时的语言风格是不一样的,对春是一种赞美,所以语言富丽、优美,而《背影》更多是在真情中体味一位父亲,语言更加的朴实。同样的,父亲买橘子所表现的对孩子的爱,也用不着用“伟大”、“无私”等词汇来形容,这样一种父爱的表达其本身也是非常自然、真实的。

师:好,这是朱自清先生的著名的散文作品,我们说了,课文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在例子中学会除了思想、情感外,更多的东西。来,大家总结、总结,看看这篇文章的学习对我们今后在写作上有什么可以值得借鉴?各抒己见。

(学以致用这是教学本身的作用,我们学了一篇文章,如果不但能汲取思想的养料,而且能获取写作方面的精华,那这就是读与写的结合。)

生:首先从结构上来看,我学到开篇要点题,结尾要呼应开头总结全文,而中间部分要结构清晰,最好是有一条线索贯穿,而不是东扯西拉。就象老师说的要“神不散”。

生:在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在文章的选材上,应该注意观察生活,从小事入手,抓住细节;

师:哦,说的好!对,本文的“背影”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微小的场景来表现,但却真实、真情。继续。

生:我在这篇文章中,学到了描写的细致,比如在表现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时关键动词的运用就很好,值得借鉴。

师:啊,我的同学的发现力,感悟力都很强,很好!还有么?

生:还有他语言朴素、平实。

师:好的!我们同学都说的不错,那么,我们来做个总结:1)结构上,条理清晰、前后呼应、线索贯穿明朗;2)内容上,选材精当、抓住了生活的细节;3)语言上,平实、朴素但感情真挚,在关键的动词运用上,准确、细致。

师:另外,在这篇文章中环境、背景的烘托和渲染也很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你们看,这篇文章在在开头家道衰落、丧事和父亲赋闲、借钱办了丧事等背景为我们的文章定下了一个重要的感情基调,什么?

(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简约不简单,不必面面俱到,“该讲的讲,该问的问”。)

生:悲凉。

师:对,悲凉。这样一种悲凉的感情基调给我们的文章和感情笼上了一层特别情怀;设想,如果我是回来举行婚礼的,父亲再送我们,我看到背影,或许在那种心境下,我也就读不懂那样一份真实的爱了。

师:好,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希望同学在课文在细细的品读课文,把描写看到背影的那一段话好好背背,下课。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