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上 >> 七上三单元 >> 教案正文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13
        ★★★
【字体: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13
作者:叶昭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29

山中访友

李汉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运用“幽径、逝川、湛蓝、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

2、         品味课文语言,感知文章意境,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找出所访之“友”的具体所指。

3、         读写结合,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先学后教,学生自读理解,教师启发点拨。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积累语言,感知文章意境。

教学难点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设想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奇特,富于想象力、充满童心的散文。教学本文,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勾画重点,进行个性化阅读,体现“先学”。教师适当点拨,引领学生探究内容。读写结合,当堂训练,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学生运用工具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中“幽径、逝川、湛蓝、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诵读课文。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同学们,这栩栩如生,灵气飞扬的文字多么吸引人,今天,我们学习李汉荣的《山中访友》,让我们满怀好心情,在作者的带领之下走进大自然,去探访山中众朋友。

二、        语言品味

1、              请同学们小声自由阅读课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用一句话概括你喜欢的理由。

2、              分男女生朗读课文34段。

三、        内容探究

1、              听朗读录音,学生在书上勾画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分别在山中众朋友的身上感悟到什么?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木——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溪流——妹妹——吟出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大哥——不拉赞助,不收门票,从古唱到今

悬崖——爷爷——玄奥的智慧,隐士、高僧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时间的回声

落叶——命运的手相

小花——戴在头上

雷阵雨——一千个侠客在吼叫,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朗诵

老柏树——慈祥——给我恩泽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小结:作者从山中众朋友身上得到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灵魂;要深深扎根于我们深爱的土地;要热爱大自然,做人要淳朴善良,富于爱心,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2、              你最喜欢哪个朋友?假如你是这位朋友,你会对作者说一句什么话?(写在作业本上)

3、              作者为什么要把进山看风景称为“山中访友”,这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山中访友”是拟人化的说法,将古桥。小溪、山泉等看成自己的朋友,想象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        读写结合

你是否曾沉浸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为自然之美而感动?请尽量运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写一段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字。

五、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构思新奇,富于想象力的散文,作者与古桥对话,与树林畅谈,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家园,我们要以一颗真挚的心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因为,这就是热爱人类自己。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