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上 >> 七上二单元 >> 教案正文
《行道树》教学案例
        ★★★
【字体:
《行道树》教学案例
作者:feishu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8

《行道树》教学案例

创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了自己的心得,能提出息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其同探讨疑难问题”。还要求“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力争让学生充分与文体对话,对学生对话,对老师对话,与心灵对话,从而培养其自主、写作、探究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朗读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教学设想:

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和《敬畏生命》等文章是她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在她的文章中赋予了平凡而普通的行道树以人的思想、情感,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与探索。文中处处写树,但又笔笔写人,字字关情。文中写行道树的生存环境,内心的痛苦、神圣的责任,实际上都是作者人生积淀与社会阅历的浓缩。在张晓风的笔下,行道树是一个无私奉献、心胸豁达的形象,这些是作者赞扬的,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意义。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引发学生对人生思考,对一个七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五个重要教学环节以期引学生入教材,领学生析教材,让学生演绎教材,提学生出教材,导学生思人生。具体做法是:选一选——导入教材——激发兴趣;二、谈一谈、议一议——领学生析教材——内容理解;三、说一说——演绎教材——情感体验。;四、想一想——拉学生出教材——学法探究;五、找一找——导学生思考人生——主题升华。——通过学生自已的选、读、议、找、写、想、说,让学生领悟文章的真谛,同时化德育于无形之中。

教学过程

一、    选一选——导入教材——激发兴趣

多媒体显示:

            林中树     行道树       盆景树  

 

师:同学们,多媒体上给我们大家展示了三幅画:第一幅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森林景象;第二幅是气笛轰鸣,烟尘弥漫的街道树的情景;第三幅是婀娜多姿,盘虬卧龙的盆景树的情景,(表达要有情感,语述稍慢)(停顿片刻)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是一颗树,你愿意做一颗什么树?为什么?(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我愿意做行道树,因为他有很大的作用。

生:每一种树都有自己的作用啊!

:……

生:我愿意做林中树,因为森树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

生:盆景树也不错,他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受到特殊的优待。(同学们笑)

……

生:我愿意是行道树,尽管我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没有特殊的优待与照顾,但是我却能给人一个好的生存空间,给别人一些照顾啊!

(教师鼓掌,学生也一起鼓掌,学习的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兴趣随之而来。

师:好,大家静下来,刚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的想法,也讲出了理由,很不错,真让老师感到惊讶啊!你们小小年纪,想法却很多。同学们,如果我的生活在第二幅画的环境中,内心又将如何呢?

:受不了……

师:别急,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二、读一读、议一议——领学生析教材——内容理解

配乐朗读,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配乐,指导读出感情)

正音[多媒体展示]

duò     yín     zhuì      熬áo      rǎn

朗读指导

   师问:本文应如何朗读比较合适?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结:语速适中,语气深沉而坚定。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静听、体会。

整体感知

师问:谈完了文章,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帮老师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讨论后明确:行道树生活在城市的烟尘中,既忧愁又快乐。

师问:散文中有中心句,你能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吗?关键词是什么?

(提示:先速读课文将文中关键的句子画出来,再比较,看哪一句最能概括主旨。)

学生自由回答后明确:“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

质疑、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为什么行道树说自己的事业“神圣”的?但为什么又是“痛苦”的?

2.怎样理解“唯有这种痛苦才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3.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4.我们是一副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整理讨论结果,互相交流。

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生:因为行道树为城市制造了新鲜的空气,为行人献出了浓荫,所以事业是神圣的。

生:还有他每天为人们迎来光明。

生:行道树没有森林中树木快乐、自由,他们的生活条件很差。

生:和城市中的人相比,他们是孤独、苦熬的。

师:很不错,大家都能围绕课本去认真思考。

生:老师可以这样说,行道树所做的事是为大家服务的,这就是“神圣”

而痛苦是指他们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好。

师:(表示赞许)然后继续启发学生思考。

生:行道树还为人民破坏了环境,不珍惜自己的生存条件而痛苦。

师:对啊,这也是他们痛苦情感的一个方面。

生:我认为行道树也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人们需要他,“清鲜”“浓荫”“光明”都是我们必须的。他给了人们这些,所以他是

幸福的。

生:我赞成,文中写到孩子“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行道树为此感到自豪。

师:对啊,为我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多么深沉的幸福啊。

生:我认为文中写到人产的“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这说明居民不珍惜清新的环境,这让行道树感到悲凉。

生:他们改变不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更悲凉!

生:我认为行道树辛辛苦苦创造了一点清新,第二天又被人们破坏了,所以他悲凉。、

生:……

师:你们想的都有道理,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实是悲凉的,一行绿树根本无法改变悲凉的现实,所以只能是“悲凉的点缀”。

:老师“堕落”一词在文中我认为用的不对,他有贬义色彩,用在行道树身上不合适。

师:很好,你真细心,问的很好,哪位同学能解释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堕落”主要指行道树到了一个不好的环境中去生存。

师:你(刚才提问的同学)认为他们说的怎么样?

生:我明白了。

生:可以理解为“沦落”的意思,不是对行道树贬斥。

生:老师,前面有位同学说行道树为条件不好而忧愁,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他真正忧愁的是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劣。

生:对,我也是这样想,他是为他人的健康而忧愁,为他无法改变这一切而忧愁。

师:那么快乐呢?

生:快乐的是他们做了许多事,比如“创造了清新“”献出了浓荫“”迎来了太阳“。

生:别人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所以他们高兴。

生:行道树还在想,总有一天人们会珍惜自己的生存条件,所以他们高兴。

师:你们想的还真远,看来作者在文中应该加入这一点!

(师生都笑)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

 

 

三、说一说——演绎教材——情感体验

多媒体显示

请用精彩的一句话写下你想对行道树说的话。

学生动手写,老师巡视,适时予以指导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写的。

生:(语文代表)行道树,你守得住清贫,忍得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样!

师:真不亏为课代表,不但句式工整,还用了拟人手法,给大家开了上好头,其它同学也可以谈谈。(学生积极兴非常高)

生:行道树,你的存在尽管只是悲凉的点缀,但是城市因你而精彩。

生:行道树,你选择了牺牲,就决不能回头。

生问:老师,能从反面说吗?

师答:可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可以。

生:行道树,希望你永远不要改变自己的选择。

生:行道树,你敢于挑战,承受痛苦,你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生:行道树,你放心,不久的将来,你将不会感到忧愁与痛苦,因为我们在成长!

(学生热烈的鼓掌)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的发言,让老师大开眼界,真没想到你们能说的这样好,不但语言优美,而感情真挚。其实作者也和我们一样。

她对行道树也是热情歌颂与赞美的。

四、想一想——拉学生出教材——学法探究

多媒体展示:

同学们,本文中张晓风写了自然界中的一个物,实际上是赞美了社会生活当中的一种精神,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人们经常赋予他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

师:请同学展开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自由发言。

生:小草,她,坚韧、顽强、执着。

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笑着说)连古诗也用上了,不错。

生:蜡烛,明知道自己会烧光,却仍然要点着。

:对,燃烧的是自己,照亮的是别人!

生:也有一句古诗,可以说明这一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师:很好,你们的语文功底真不错。

生:老师,还有蜜峰,辛勤采蜜,为人类服务,自己的寿命却很短暂。

生:还有牛,辛苦地耕田,为农民服务,很勤奋,能吃苦。

师:老师也来引用一下,鲁迅先生曾这样说牛:“吃的草,挤出来的是奶”。

生:还有菊花,能耐寒、不怕风霜。

生:路灯,孤独、寂寞,却给别人方便。

……

师:同学们刚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你们的思维能力真不错,这与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刚才所说的,和文中作者写的都一样,都是借自然界的某一物,挖掘它的特点,赋予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赞美了一种精神——奉献精神。这也是我们写文章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五、找一找——导学生思考人生——主题升华

多媒体展示

 行道树,蜡烛,牛、蜜蜂、路灯、他们的这种牺牲精神是什么精神的体现?象征了什么样的人?你能举例子说明吗?

 

学生举例:(如:清洁工人,抗战非典的白衣天使,教师、科学家、航天英雄、士兵、公安干警等。)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乐,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

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又将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呢?

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自己,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

最后,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听一首歌,感受一下人世间最美丽、最崇高的情感——爱的奉献[教师播发歌曲《爱的奉献》,学生齐唱]

 

 

 

教学反思:

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是一篇满含着哲理与情感的优秀散文。我认为这篇文章的教学有两大难点:一是对文中所写 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感悟的理解与认识;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这两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选一选,议一议、说一说,找一找,想一想等教学环节都较好地予以解决。做到既让学生能走进文本,认清了行道树这一奉献者的形象,理解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感悟;又引发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

特别是课上学生对行道树所说的话,是在学生充分认清了行道树的形象,情感被充分调动以后的真情流露。它深深打动了我。还有就是学生最后齐唱《爱的奉献》这首歌时,他们那庄注的神情,眼中闪动的真情,让我真正认识到他们的心灵是何等的纯洁!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与奉献的幸福!

孩子们也给我上了一课。一堂同样精彩的课。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