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时文杂文 >> 阅读正文
十位读者推荐:二十年来最感动我的一本书
        ★★★
【字体:
十位读者推荐:二十年来最感动我的一本书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0
《文汇读书周报》、《追忆似水年华》与我

   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我以几分之差第三次高考落榜。心情抑郁痛苦中,在报刊零售店第一次看到了《文汇读书周报》,从此结缘。

   那时周报第350期和351期,连续刊登了关于《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作品的消息。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名字。当我在书店出于好奇,拿起一本翻看了整整一个下午后,我突然明白,这才是我一直期待着的作品。独特而高超的叙事手法令我感到每一位人物的真实存在,阅读的过程就是触摸一个个灵魂的过程:小城贡布雷,外祖母,乡间的小道,这一切与我的童年是那么的相似,于是阅读的过程偶尔还变成了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于是,我以四十元——即这套书的价格——卖掉了我积攒了几年的邮品(那时家中并不富裕,更因为高考落榜,自觉惭愧,没有脸面向父母讨钱),欣然捧回那厚厚的七本书。现在回想,仍有几丝酸楚涌上心头。

   此后大半年里,我每天浸泡在这段“失去的时光”中。说实话,我当时头脑一片混乱,并没有记住多少普鲁斯特讲述的话,但仔细想想,也许他是在告诉我们,时间会让一切成为永恒,所以不要轻视生活,不要轻视平凡的人和事,不要等到时间使之成为永恒,我们才无可挽回地体会到其中的意义,那将是一种悲哀。正是普鲁斯特教会我尊重生活,尊重灵魂,也让我在阅读的快乐中度过了那段痛苦的时期,而这一切的获得,都开始于《文汇读书周报》上两则短短的消息,总让我心存感激。那一段读书时光我永远无法忘怀,《文汇读书周报》也成为我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内蒙古包头  刘世智)


纸上的父亲



富兰克林自传/哈尔滨出版社/(美)富兰克林著 /2002-08/李汉昭译

   有些书留在我的书架上,代表我走过的阅读之路,比如《富兰克林自传》,比如《傅雷家书》。

   隔了十几年,我仍然记得当年读它们的感觉。我记得富兰克林是把自传写给儿子看的,通篇以一个父亲语重心长的口气,娓娓地对儿子谈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只让儿子了解父亲,更给儿子一些必不可少的人生教诲。我记得傅雷在书信中,是将傅聪既当儿子又当朋友来对待的,他既能平等地与儿子谈人生,谈艺术,交流思想,又能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对儿子的思想、艺术和为人处事给予指导,一声“亲爱的孩子”,使这个以严厉著称的父亲流露出多少动人的柔情!

   他们是不可多得的高水准和极富责任感的父亲。我们热爱自己的父亲,但我们很多人没有像他们这样的父亲。当我们普通的父亲为生活而奔忙的时候,我们在青少年时代精神上的欠缺和渴望,就只有通过阅读来补偿。

   我永远把富兰克林和傅雷视为自己纸上的父亲。他们起到了我自己的父亲无法起到的作用。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聆听了他们最优秀的教诲。

   我想,大多数人的一生,需要两个父亲:自己的父亲和纸上的父亲。他们用身体和精神的合力,为我们打开世界之门。 (■山东威海嘉男)



蒋天枢先生的士人风骨

   在众多有关陈寅恪先生的书籍中,有一册书我是常置桌畔,不时翻阅的,这便是蒋天枢所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蒋先生对乃师的敬重。

   前些年李慎之先生撰文谈到传统文化的继承,说有些优秀部分都被当代人当作糟粕抛弃了,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学生对师长缺乏应有的尊敬。环顾四周,乃至内视自省,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正由于这一点,当年阅读这部书时,我对蒋先生那些颇动感情的记述才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蒋先生对老师的尊重,出于一种对文化的负载感。这种文化负载感或许是传自师门,陈寅恪先生在《论韩愈》中就曾说,“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但我想更多的是缘于蒋先生人格的淳厚。几年前,葛兆光先生在杂志上谈到“学术的薪火相传”,我脑海中一下子就浮现出蒋先生的形象,想像着他是怎样肃立在老师身旁,静听训话;想像着他怎样倾其全力为整理出版老师的著作而奔波劳苦。好像是钱钟书先生说的吧,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去看他给别人写的传记。这么多年来我常常重读《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不但对传主充满景仰,更多的时候想到的则是作者蒋天枢的为人与为文,觉得蒋先生身上所体现的中国士人的风骨,同样值得后人传继。(■张涛)

非凡的家庭,非凡的爱

我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遇罗文著/2000-05/7-5004-2737-9/I

   2001年暮春,遇罗文的《我家》(中国社科版)使我几次潸然泪下。《我家》讲述了“文革”中以《出身论》一文惊世的遇罗克及其家庭从解放初到“文革”后的坎坷命运。

   首先打动我的是这个家庭患难中的爱。至今我仍记得几处让我落泪的地方。(一)背心:罗克当了徒工后每月都把工资交给母亲,自己总是衣着破旧。入狱后,母亲给他送去一件崭新的背心。在得知自己必死后,他决心把新背心留给弟弟们。(二)炒面:父母、兄妹都被“专政”了,家里只剩下年少的罗勉。他把面缸里仅存的几斤白面做成炒面,送给在农场接受劳教的罗锦。为了让管教干部放松监视,好抓空说几句心里话,在十几分钟会面时间里,姐弟俩一直强装欢颜,直到相拥道别,泪水潸然,也没有哭出声。(三)衬衫:罗锦被解除劳教后,做了两件土布衬衫寄给在陕北插队的两个弟弟。可是罗文、罗勉已穿不下姐姐做的衬衫,因为他们已肩宽背阔。(四)“霞走了”:这是父母与三姐弟约定的暗语,意思是,罗克牺牲了。父亲用这条暗语把长子牺牲的噩耗通知了远在外地的三个子女。感情丰富的父亲甚至不能在信中抒发自己的悲痛。

   非凡的子女出自非凡的父母。母亲王秋林,总是微笑,性格刚强。1970年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被宣判死刑,押赴刑场。此后,每当上下班经过那个体育馆,她都扭过头去,不看那里。父亲遇崇基,多情而寡言,长期被剥夺从事建筑专业的权利,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消磨后半生。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仍在晚年利用日语专长著书、教学。“文革”尚未结束,这位因资本家身份饱受迫害的父亲还敢鼓励次子罗文在东北开办焊条厂。他的理由是:“人就应该有高一些的理想。”

   一个家庭犹如一个民族,是有传统、有根基的。遇家的苦难和坚强让我感受到民族的苦难和坚强。那都已化作历史的一部分了,未来的路想必也不会平顺,然而那昂扬向上的人生姿态呢?会代代相传么?只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我想会的。(■北京 佚名)


这本书,让我沉默

   我相信,耄耋之年的季羡林先生是含着泪写下《牛棚杂忆》的。我仿佛看到愚昧的革命小将押着一大批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走街串巷,人声鼎沸,口号震天动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何其简洁,何其震惊。如果不是悲愤难当,季老不会改变信仰,改宗性恶说;如果不是“哀莫大于心死”,季老不会想过自杀;如果不是欲哭无泪,季老不会感觉“像一只颠簸在惊涛骇浪中的小船,像一只四周被猎犬包围的兔子或狐狸,像随风飘动的柳絮,像无家可归的飞鸟。”在这时,人是多么渺小,知识被践踏得毫无尊严。

   只有经历如许生死的人才写得出如许真实和平淡。像祝词里说的:“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我是出生于八十年代的年轻一辈,有太多的安逸和空虚无聊。不知道什么叫革命,鄙视父辈的老实认真,以一点所谓的伤感悼念过去。读多了颓废、小资,偶尔读一下真的历史就恍如隔世。于是知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和前辈的伤痛比较,我们的儿女情长确实算不了什么,甚至肤浅。这本书,让我沉默了好几天,我在思考我的未来,我的生活。 (■湖北武汉 陈海英)



《随想录》手稿本给我心灵的震撼



   二十多年来,读过的书何止千百册,但一读再读的书并不多,巴金先生的《随想录》是其中之一。最近,我又毫不犹豫地花五百元购买了《随想录》手稿本(上海文艺社1998年版),捧读之际,我的心灵更为之震撼,震撼之强烈,是铅印《随想录》所无法比拟的。因为读手稿本,我更加真切地体验到晚年巴金的喜怒哀乐。

   晚年巴金,是在身患严重的帕金森氏病、跌断了腿等等病痛中坚持写作《随想录》的。他说有时文思如涌,手却怎么也不听使唤,急得他不得不以左手去推。这一百多篇四十多万字的稿子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其中字迹颤抖,像小学生般稚拙,可是一笔一划是那么认真和执著。读着读着,我的眼前浮现出巴金老人那坚强的战士身影。战士就是战士,即使老了,仍然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而隐藏在峻峭中的,是滚烫的热流。这些字迹散发着一种能量,“熔铸了作家巴金晚年生命的全部力度;也是一种思想,形象地表达了作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状态。”

   巴金先生不止一次说过,他不是想当作家才拿起笔的,是生活的激流、强烈的爱与恨逼着他拿起笔的,他要倾诉,他要倾诉。他的这部用心灵写出来的杰作,是绚烂归于平淡的典范。 (■广东汕头  林伟光)



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



   那个黄昏,读大学的哥哥为我带回一本七百多页的小说,那已经被翻得卷了边的书用牛皮纸紧紧包着,我小心拆开,写在封面上的是《平凡的世界》。很快,我就被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故事情节所吸引。

   那一年,我十六岁,像主人公少平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遐想,内心充斥着一股向上的力量,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渴望,对美妙的爱情充满着幻想。还记得那些夜晚,乡间的月色温柔而美丽,虫鸣此起彼伏,一边是文字的阅读,一边是一颗少年内心的激动与欢快,惆怅与迷茫。同样是贫穷,但不因为贫穷而耻辱;同样是出身低微,却拥有一颗高贵而自尊的心灵,一颗不安分的躁动的心,仿佛世俗与外界的缠绕与羁绊都会被青春的热情与理想的高蹈所轻轻化解。未来啊,在一位少年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读完书,我跑出屋子,狂奔到散发着香气的麦田里,横躺在绿色的大地上,看着漫天的星斗,无故地伤感流泪。永远都无法忘怀,一本书在一位少年心中那永不褪色的记忆与震撼,这种美丽的回忆让我直到今日依然心存斗志,像少年少平一样,像作家路遥一样,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以虔诚、执著的心去爱,去生活,去面对自己所梦想与追求的一切! (■河北石家庄 朱航满)



一本读了十年的小书

 

   而立之年回眸读书经历,印象最深的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

   在杨绛那看似轻松实则凝重的叙述中,我们认识了一段历史,也感受到悲欢离合的无奈与世态炎凉的苦味。她的文字时时闪烁着幽默、乐观、睿智与温情。然而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杨绛的文字初读要笑,细读就会哭。”

   笑容背后的泪滴,是用血凝聚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则显得轻松多了:“世态人情,比清风明月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杨绛以积极入世的姿态搏击着坎坷命途,却以超然出世的心情品味着人生这杯苦酒。谁又能知,达到这种境界的过程包容着多少的艰苦、惆怅、苦闷、彷徨以及心血凝成的泪滴呢? (■浙江义乌 傅根洪)



“活着”的幸福

   初读余华的小说《活着》,与其说令我感动,不如说令我震惊。主人公福贵一辈子随时代大潮沉浮,挚爱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极尽无情的命运,远远超过人生的底线,还能有什么忍受可言?!

   如果福贵的遭遇仅仅是个案,那么他的表现的确软弱;然而联系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就不难理解福贵的人生选择。在连绵的社会动荡中,福贵无力改变任何现实。他的处境也就是多数中国百姓当时的处境。他就是中国老百姓抽象出来的一个典型。正因为中华民族历来多灾多难,才会有如此众多的如福贵一般默默忍受的普通人。明白了这一背景,《活着》带给我的第一层感动就是:活着如此艰难,但人永远有忍受的能力。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福贵选择了一种奇特的乐观主义态度。一切似是天意,而历经坎坷的福贵竟由此达到了内心的平和。

   《活着》带给我的第二层感动,是一种有尊严的活着。在他表面的隐忍之后,其实蕴含着巨大的生的能量。仰天长啸固然壮怀激烈,但是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对命运持谅解和宽恕则另有一番胸怀。福贵对此也许并不自知,他只能用自己一生的故事来表现这一人生观:为活着而活着,其实也是一种抗争,也是幸福。 (■李巧梅)

《护生画集》让我“护生”


   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中尤让人感动的是那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文画面,冲淡平和,一鸟之鸣,一花一草之弄影,莫不洋溢着生的喜悦。天地造物,不是任人为所欲为。我们对自然应时时刻刻存有敬畏之心,感谢造物主的赐予。世界是所有生命共同拥有的世界,是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世界。(■河北石家庄梁世和)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