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学生作文 >> 阅读正文
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质疑八年级语文教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字体:
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质疑八年级语文教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作者:黄美娜    阅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5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质疑八年级语文教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动物,生活在距今约2.25亿—6500万年。它们是中生代地球上的主要物种,因而这个时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但在刚学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恐龙无处不在》一文中,我却发现了这样两句话——“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和“但在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前者的“爬行动物”毫无疑问是指恐龙,而后者的“两栖动物”,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应该与第二段所举的例子相统一,即它也指恐龙。那么,恐龙这种古老的动物,究竟是属于爬行动物,还是属于两栖动物呢?

面对这两个有着本质性区别的名词,我不禁陷入迷惘。显然,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可能性是没有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呢?对此,我作出了以下几种猜测。

首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出版社的疏忽。从教材内容的选定,到编辑的审核,然后排版印刷,这中间要经过许多道环节,任何一环都有可能出现纰漏。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报刊杂志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也不乏“更正启事”,但教材肩负着“半个老师”的职责,也可以和一般的印刷品同样对待吗?

其次,也有可能是译者的错误。阿西莫夫是美国作家,我们能读到他的作品,翻译作品的人也一定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不少语言文字在互译时可能辞不达意,也难免会造成一些差错。为此,我特地请教了英语老师,弄清了“爬行动物”的英文单词是reptile,而“两栖动物”在英语中称作amphibian。咦,它们俩长得好像也不怎么像啊!这应该不会是错误的根源吧?

当然,作者本人出错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我在老师的教学用书中读到“阿西莫夫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他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而且本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杰作”……可如果文中的错误果真是出在他身上,那他既算不上是“科学知识丰富”(连“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搞不清楚),本文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也配不上“逻辑严谨,说理充分”这个颂词。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这一段话是《恐龙无处不在》的第四个自然段,把恐龙与“现代两栖动物”(青蛙、蟾蜍等)相提并论,以证明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是从现在流行的正确说法和文章第三段看,恐龙的确该属“爬行动物”一类,那么两者之间就完全失去了可比性,又怎能称得上是“逻辑严谨,说理充分的杰作”呢?

可以肯定,教材中出现这样的错误,这三者必居其一。但是,作出这样的结论,我内心却是非常不情愿的。尽管平时老师在上课时常鼓励我们质疑,鼓励我们不要迷信老师,不要迷信教材,不要迷信作者,但是在我们一向视之为范本的教材中竟然出现了这样显而易见的科学性的错误,我和同学们都不禁感到十分遗憾。真希望编辑叔叔们能否定我们的推断,让我们重树对教材的信心。

 

 

次坞镇中八年级(8)班

  • 上一篇阅读:

  • 下一篇阅读: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