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收录了李零近年来的散文……
李零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学者。他研究过金文资料,研究过殷周铜器,搞过考古发掘,研究过先秦土地制度史。看看他的撰著:《孙子古本研究》、《中国方术考》、《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就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寂寞的事业,一种与“青灯古佛”、“皓首穷经”相联系的生活。李零散文,应该是非常儒雅的,非常书斋的。但读李零散文,总觉得他就在市井之中,他跟你我没什么两样。虽然他读书多的因子总会时时流露,就像整天饮酒之人会冒酒气一样,但李零更是棱角分明的、锋芒毕露的。《花间一壶酒》收录的就是李零近年来的散文合集,从中可以加深这一印象。
读《花间一壶酒》真的是像饮酒。这第一轮酒是大而化之的散饮、预饮,这是寒喧、感慨,我们可以叫“门杯”,李零给我们讲述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有硬道理管着软道理。门杯饮完,于是,我们进入第二轮酒了。李零迷恋中国古代的兵书,他也从域外的战争里印证自家的兵家传统。他告诉我们,读《剑桥战争史》,会让人明白,西方极乐世界近五百年的历史,如不从其赫赫武功入手,就难以明其究竟,难以了解其学术甚至心理。
他很快进入了第三轮酒菜。他要说说“校园政治”,他痛陈“书不是白菜”,他强调“知耻近乎勇”。收录此集中的一篇《学校不是养鸡场》,最初发表时曾经万口传诵,像当年的《汉奸发生学》一样流行于中文世界,写尽了李零超出一己的酸痛,这里有情怀,有块垒。他的名言:“改革不能目中无人。人不是数字,不是金钱定购的物品,不能轻言牺牲,哪怕是为了长远利益。我们不能说,为了国际就该牺牲中国,为了理科就该牺牲文科,为了效率就该牺牲安全,为了锅里就该牺牲碗里,为了没柴烧,就连门槛都给剁了。”
酒饮到此时,意绪不免沉痛。人当此时,总会扯远一点,谈点另类话题。李零自称要借酒色财气,发掘人性奥秘,属于化俗为雅。李零书中有很多不雅的词,他都用拼音来代替了。夫子不语,学者罕言。他研究这些大俗下流的话题,说是能洞见人性。但见出何种人性,他讲得不够明晰,我们倒是从中实实在在地见证了人的丑陋。我们听李零酒话,到此可算更增见识,人类的历史虽然有很多显得伟光正或高大全的物事,但始终不过是酒色财气使然。
李零的文字可以近观,可以远看。近看可以看见作者的才学识,可以长见识。最终需要远观,需要对这水陆杂陈的酒席同情地了解,我们才能仿佛理解一个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隐衷。他说杂文就像荒漠中的绿洲,是他的“栖息地”。《花间一壶酒》就是他的人生一得。只是这种人生收获同样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