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将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大事列出,并做大致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又浓缩了中国百姓在同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生活,充满自嘲、辛酸、幽默、怀旧,反映百姓生活多,覆盖面也很大。从上世纪初的辛亥风云,写到本世纪初的战胜非典,以主人公家族为轴心展示的中国百姓生活变迁和思想动荡上下追溯达100年,可以说赵蘅用图文浓缩了20世纪百姓生活和思想的历史。
这本书用图文与照片引领读者回顾我们既熟悉又远去的历史。五六十年代身为中国少先队员的小作者笔下的中苏友好儿童画;中国青年喜欢的书《把一切献给党》的首版照片;困难时期北京街道上带大汽油包的笨笨的汽车;人民公社万岁”标语下是小赵蘅在严重饥饿后的一顿饱饭后腹涨留下的记录。天安门广场的团日;母亲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认真;“文革”中“五七”干校的实景;批林批孔的斗争记实画面;粉碎“四人帮”后,热购热销许国璋英语教材的场面;80年代初期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中国女排球赛的场景;直到走出国门的人们在“非典”猖狂时期边防检查站的检查……一切都在作者笔下用纪实的语言和现场的画笔鲜活地再现,集中了她大半生的绘画积累,给我们今天带来了真实的感受。也将为史学家研究提供了直观的材料。
当然作品中还有在今天才能理解到的当初年轻的作者在懵懂中的绘画。赵蘅原原本本地把真实记录下来,犹如向人们内心的追问,画笔下那默默织毛衣的女工、特殊年代父亲紧缩眉头的思考以及她的舅妈——一位认为自己“有两个祖国”的英籍人士戴乃迪在“文革”中留下的匆匆身影。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令人回味。
本书中有许多作者接触名家的回忆记录,包括交往的题字、照片、信件等,他们是:严文井、冯至、萧乾、巴金、萧珊、萧军、丁聪、骆宾基、袁鹰、孔罗荪、杨绛、邵燕祥、李良民(首译《牛虻》的翻译家)等数人。
赵蘅的写作与画笔并不仅在她所经常接触到的名人的视野里徘徊,更多的还是观察与搜集普通老百姓生活,她的同学、老师、朋友、同事。顺境的、逆境的、健在的、早逝的人们的命运,他们的心灵和他们的故事都是她关注的,这也成为她的书给读者带来的时代思考。作者当年决没有想到是为了发表和今天的出版,因此她的绘画用语言来形容就是直率与真实,是没有虚拟也无法虚拟的时代生活和人们当年精神状态的自然反应。如果说赵蘅作为油画艺术家的画已经被中国美术界最高领域——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那么她的这本书,就一定会为民间百姓收藏。
苏轼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文学修养必然影响人的外在气质。见到赵蘅你可以感觉她就是被墨水浸泡,被书武装起来的一个学者、艺术家。赵蘅从小生活在一个名人家庭,父母都是翻译家,分别是翻译《红与黑》和《呼啸山庄》闻名的赵瑞蕻与杨苡,舅舅、舅妈又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迪。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其自幼‘闯荡’欧洲的经历,都使她很早就有机会和条件阅读与接受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因此在讲述中国百姓百年故事的时候作品中随处带出了许多外国文学名著的思索与联想,使她的书给读者以丰富的文学内涵与阅读美感。
大家后代赵蘅是抗战接近胜利之际出生,是去欧洲的唯一红领巾的中国孩子。她回国以后,经历了大跃进与三年困难时期,后来与许多进步青年一样,又投身于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中。她与热恋的男友在60年代还曾经写血书给卡斯特罗支持他们的斗争,后来她又经历了“文革”,经历了生活中的许多坎坎坷坷,像有她这样经历的人似乎本不多,但能够有能力、有思想的把所见所闻所感真切地素描、写生下来的则更少,而许多的文字记录并非是今天写的,而是当年速写时留下的现场记录,真实、原汁原味,没有任何修饰的“原版“、“正版”,这正是本书的可贵珍贵与难得之处。她的文笔质朴,娓娓道来,却能营造出她所体验到的时代氛围,极具艺术感染力。因而我为她的成功叫好,我认为她所完成的这部中国百姓的《世说心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类图书在出版界的空白,她不仅是同代人的回忆记录,还为新生代了解过去提供了形象与生动的读本。相信很多读者一定会与她作品所记录下来、绘画下来的时代和人物的命运产生共鸣。
在与赵蘅匆匆接触的几年,我不仅从她的绘画与作品中了解了她,也了解了她的热情执著与坦诚,在她长期任电影厂美工的时候,就是一个为艺术而不畏辛苦的人,她的书中为了全面反映百姓的生活,还把她曾经描绘过的家庭生活经历加入进来,他的前夫——现在的朋友,他们的儿子——法国学艺术设计的硕士,都参与了装帧设计,书中还有他们过去生活的展现。这本书精美的设计与构思,又是一个艺术家庭的合奏乐章。
在她的新书出版之际,我想起来这样一件事。不久前,我正在编辑罗久芳女士的亲情回忆录,她的父亲——上世纪我国著名教育家罗家伦先生,是赵蘅的舅舅舅妈、姨妈姨夫的证婚人。我与她提起赵衡,在大洋彼岸的久芳来信告诉我,她与赵蘅的父母和许多亲人都十分熟悉,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没有联系了。抗战的时候,赵家两姐妹先后降临人世,她当年看到很有灵气的赵蘅,就预测她是未来的文学种子。久芳女士的预言一点没有错,今天文学的种子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怎么能不让我对她的成就表示由衷的祝贺。这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赵蘅继《拾回的欧洲画页》后的又一部新作,十月文艺出版社也给予书以厚爱,全力以赴高质量地完成了书的出版工作。十月不仅收获的是未来,而且收藏了久远的民族的、过去的记忆。我想赵蘅的书出版后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发挥更大的影响,也一定会在出版界和读者心中产生强大的震撼,让我们拭目以待。(高艳华)
(编辑 小题)
新浪连载:
下一班火车几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