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网文荐读 >> 阅读正文
感悟小辑
        ★★★★
【字体:
感悟小辑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2

(一)       书         

  一个好苹果和一个烂苹果,三岁小孩也知道怎样选择,而对一本好书和一本坏书,很多人选择了一个烂苹果却浑然不知,不少的中学生沉迷于武侠和言情便是其中的一例。

   恩怨情仇是所有武侠书的主题,大同小异的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的人物性格,大同小异的武林功夫——我真弄不清楚每天都吃同一个菜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好胃口。

   言情书则是一盘糖醋空气。又粘又酸生活在原离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物在其间搔首弄姿,一个又一个的爱情故事照着同一个模子无聊地演绎着,白马王子和丑小鸭要死要活的相爱着,——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游戏了,可为什么还会有人对这种游戏感兴趣呢?

   成天读着这些书的人你还能指望他写出什么好作文来?

   一本坏书可以败坏你的品质,而一本好书却可以给你不尽的滋润。

   那么,什么样的书才算好书呢?

   一本好书总是写得十分讲究,十分用心,有学问,有才情,书卷气很浓。这种书在规模上气度上都很大。作者关怀事物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经久难忘,作者的思路不是一般的新颖和别致,而是奇特到了深邃。这种书出自一些真正的大师,他们是作家中的星斗。这种书决不仅仅给予你一点修养和知识,而是给你探索的勇气,给你一种生存的决心和意志。或许这样的书可以全部的改变你,给你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人找书,书也找人,一个对读物要求苛刻的读者往往就是一个好作者,疏远好书的结果是在写作时走向畸形。

  所以,你必须读好书。

(二)   人         

   作文即做人,很多先贤圣哲都这样说。

   似乎很玄妙,其实很简单。有缺点的千里马就是千里马,而完美的驴子始终都是驴子,即便它到麦加朝圣过。一个心理品质低下的人是无法写出好文章来的,试想想,没有夜莺嗓子的麻雀怎么能唱出夜莺般的歌声呢?

  简单地说,不会做人就不会作文。

  作文不是技巧的组合,而是心态的自然流露。这就是说,一个学作文的人首先得学会做人。中学生是一张纯净的纸,上面可以画最美的图画也可作最糟糕地涂抹,选择怎么样的方向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一个大气、宽容的中学生是受人欢迎的,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容地对待别人,平静地接受成功和挫折——这都是一个中学生应具有的良好品性。自信、谦虚、坦诚、勤奋、顽强、好学则是一个中学生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你的大气,你的作品呈现大气,因为你的宽容,你的笔下呈现宽容。无论你有多高明的技巧,这些本质的东西永远也无法编出来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中学阶段注意自己的修养,它不仅仅给你的作文带来用之不尽的源泉,而且给你其他方面也带来很多好处。周恩来成为一代外交家和他中学时期的主要修养是分不开的。

(三) 真 实        

  照片中的自己往往比镜子里的自己要漂亮得多,但没有谁会认为照片是不真实的。

  作文崇尚真实,但作文不是照镜子,它需要加工,在真实的基础上的加工。所有标榜真实的文章未必真实,而所有声明虚构的作品却未必虚假,照搬生活和脱离生活一样可笑,改变关于真实的陈旧的观念是必要的。

  只要我们稍加思索,我们便可以从此文的开头的比较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照片之所以要漂亮是因为拍摄时采用了一系列技术的缘故,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得到有意的启示。应用到作文上来,我们可以从拍摄的灯光、服饰、背景等掩盖缺点(只限于作文)的方法中推广到写作上的某一人物的背景可以应用到另一人物身上,用鲁迅的话来说,那就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一个人物的构成可以是张三的头,李四的四肢,王老五的身子(当然必须和谐),可以将一些人的优点或缺点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和真体的某人有差别,但他是源于生活的,我们在影视中所见的鬼神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

  人的手的长度是有限的,但人类却用棍子加长了它的长度,采用合理的加工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四)  势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先做一下这道题目:请你划一条线。

  划好了吗?你划了一条什么线?直线?波浪线?三角形?房子还是人头?……

  我敢肯定很多人划了一条直线(在一次实验中,我的学生们只有两个人划的不是直线),划直线没什么不对,但相对于用一条线画出图案来,你对自己这种划法还会加以赞赏吗?

  什么害了你?定势。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有助于人们迅速解决问题,而当情境发生变化,定势则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划直线即是个简单的例子。写眼睛统统都是炯炯有神,写好人好事都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写城市统统都是高楼大厦……这些是作文上的定势。长期采用定势是危险的,它只会使你走向僵化。

  那么,怎样破除定势呢?

  一是别固守习惯。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一个主题可以有很多方法,社会更是千姿百态。在你选择一个方法之前,想一想,这是否是多数人采用的方法,如果是,你变换一种。

  二是披沙拣金,批沙,就是筛选;拣金就是选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种做法要有一览众山小的眼光。

  三是反弹琵琶,任何事物都可以从它的反面来想一想,比方说大家都赞美雪的洁白,我就可以揭露雪的虚伪(洁白的表面掩盖下的肮脏)。

  总之,只要你不断思索、勤于练习,定势对你的阻碍只会越来越小。

(五)如 果         

  如果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一个叫阿基米德的科学家如是说。

  如果给一根杠杆给你呢?

  推而广之,如果你是一只小鸟如果时光倒流如果你只有三天的生命如果你是超人呢……

  你经常问一问“如果”吗?

  很多同学都慨叹生活的平淡,那你为什么不采用一下这个方法呢?

  不错,生活是很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借助想象,你可以使你的思维变得广泛而生动。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它不是唯一,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如果”来丰富我们三点一线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素材。

  有什么比想象更能纵横驰骋的呢?借助想象我们可以和秦始皇握手和外星人踢足球,借助想象我们可以穿越安第斯山脉穿越各个星系,借助想象我们可以和鲸鱼交谈也可以和雄鹰交流……

  有了想象,你还会觉得思路闭塞吗?你还会觉得言而无文吗?

十二)简 洁

  我无意在这篇文章论述简洁的必要性,恰恰相反,我主张在练习写作的时候尽量“罗嗦”。

  如果你认为我是在哗众取宠,那我要告诉你——你错了。大错特错。

  我希望你曾经读到过这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谁写的?鲁迅。这句话完全可以这样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但鲁迅没有这样写。为什么?仔细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后句没有前句所表达出来的潜在内容——后园里只有两株枣树,后句可以理解为还有其他的树。那为什么不直接说只有两株枣树呢?这样不是更简洁吗?你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哪种更有意境、更耐人寻味?答案不言而喻。我们还可以在另一个作家的文章里读到类似的句子:“他家里有两件电器,一件是四十五瓦的灯泡,另一件也是四十五瓦的灯泡。”一读到这句,一个清贫的家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他家里有两支四十五瓦的电灯泡”是不能表达出这个意义来的。

  瞧,这就是“罗嗦”的好处。

  除了在有利于表现主题时必要“罗嗦”,我觉得在以训练为目的的写作也可以“罗嗦”,即将一个内容用尽量多的语言来表达,可以是词藻的堆砌,比方说“一朵花”,你可以在“花”前加上你所能想到的形容词,写一个人你可以任意延伸。这样,久而久之,你将会掌握很多词汇并逐渐驾驭它们,也会慢慢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纵笔千里,什么时候宜小心驾驶。当然,我这里讲的“罗嗦”是避免流水帐式的罗嗦。也许你会担心这样写下去只会越写越差,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你不至于见过能步行二万里的人你让他走一千米会走不动吗?

  你完全可以试一试,因为从“长”到“短”是一个练习写作的规律。当然,应试作文应该简洁(这是余话,不提)。

(六)角度 

  恐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弯下身子从叉开的双脚间看到的是另一个天空。由于角度的不同,原本习以为常的天空也会变得新奇。同样,角度的不同可以使生活中很多平常的东西变得新奇。所以,我觉得猎奇的收集素材的做法是不足为取的,我们应多对准平常的生活,只要你有一个好的角度。

  不,我不是要大家不注意伟大,我指的是要从平凡开始。生活本身是琐碎的,正如一句歌词所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说,好的角度显得尤其重要。也就是说,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化平淡为神奇的方法。

  无中生有是其中的方法之一。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和大人国就是典范之一,作者好象拿着一个望远镜颠过来倒过去地看人类。

  方法之二是添花加草,伟大的更伟大,渺小的更渺小。

  三是节外生枝,借助某种巧合,使生活中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比如浇花,正常的浇水促进其生长,而过多的水却有可能导致其死去,这一现象我们就可以联系到生活中的溺爱现象,从而分析其社会意义。

  角度的选择不单可以运用到内容,同时还可以运用到语言、结构等上面来,它的运用也不外乎上述三种方法,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多试试。      

   (七)美 丑        

  美好和丑恶同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有些中学生偶遇丑恶便把笔指向整个社会,呼天喊地痛心疾首,一副拯救天下的样子。

  只把目光对准丑恶是偏激的。

  是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百分之百的金子,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丑的一面。但是不是因为鸟在某一天搅了你的美梦,我们就要杀绝天下的鸟呢?是不是因为行走不慎而摔了一跤,我们就从此闭门不出呢?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主次之分,把眼光放在主流一面才是正确的。试想想,你来到这个世界,是受到的关怀多呢还是训斥多?你周围的人们是诚实善良的多呢还是杀人放火的多?……

  所以我们应当歌颂美好,要知道,睁开双眼,黑夜里我们也可以看见星星,闭上双眼,在白天我们也无法看见阳光。

(八)观 察        

  据说,著名作家易卜生经常坐在酒馆角落里观察着形形色色的人,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也经常“盯梢”—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由此可见观察之于写作的重要性。

  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通过眼睛接触到许多事物,但没有探究底层的观察是不能称之为写作上的观察的。从写作意义上来说,“观”是看到显露在外的现象,“察”是把表面的附着物去掉。也就是说,观察的过程伴随着思考的过程。从这一点而言,同学们缺少的是“察”。

  关于怎样“观”的文章已经够多了,我不想多说,在这里我想简单地谈谈“察”。

  “察”是一个不断挖掘和辨别的思考过程,这就意味着,“察”不能从某一方面来看,而必须是客观的,全面的,细致的,深入的,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性和深刻含义,而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就要反复思考,分析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原因,综合归纳。

  比较是“察”的一个重要方法,“比较”有“此”与“彼”的横比,有不同阶段、时期的纵比,或两者结合的纵横比,有同类事物的正比,有对立事物的反比等,从对比中同中存异、异中取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透过事物表象来探究事物的真谛。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只有通过事物表象进行切实深入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变发笑。”在这里我要说:“人类不思考,上帝变发笑。”

   (九)特 征        

  在涌动如潮的人流中我们可以准确地辨别出亲朋好友;在密密麻麻的车棚里,我们可以准确地把钥匙插进自己的车锁;在星罗棋布的建筑中,我们可以准确地走进自己的家……为什么我们不会把张三叫成李四?为什么我们不会骑走别人的车?不会走错家门?……因为他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特征。

  写作就是要显现事物的特征。

  魏巍的《我的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蔡芸芝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写她的外貌作者用了一句话:“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写她的温柔,作者写了好象要打,“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既是良师也是益友的蔡芸芝老师给予“我”深深的温暖。写孩子们的依恋,作者写到“我”的梦中寻师,还写了孩子们模仿蔡老师握笔的姿势。纵观全文,作者处处写出了蔡老师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的老师》给每一位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在一些同学的作文中,我们却很难知道他写的是张三还是李四,在他的笔下他的家变成了我们的家,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他没有表现出事物的特征。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写作仅让读者知道我们笔下的是一片叶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让读者知道这片叶子就是这片叶子,而不是那片叶子。

     (十)情 理      

  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走出门去。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仔细地再读一遍。

  你肯定可以发现在这段文字中提供了一个“新闻”:雨天里有月亮。

  也许你会笑出声来,因为这有悖于情理。

  不过我劝你别笑得太大声,一不留神,你也许会犯同样的错误。

  为避免进同样的陷阱,我希望你谨记以下规则:

  一是符合生活情理。你可以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但千万别说“深圳雪花大如雪”;你可以写春蚕吐丝但千万别写公鸡下蛋;你可以写夏日炎炎似火烧但千万别写冬天光着膀子四处跑;你可以写桃花枝头开但千万别写梨子地里钻……

  二是人物言行符合年龄、身份、地位、心态。三岁孩童的理想肯定不会是要为建设伟大的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美国总统克林顿绝不会趴在五角大楼上弹玻璃弹子;懂事长们也不可能歪戴帽子高卷库腿光着脚丫穿街而过;救人的紧要关头有谁会想到马克思列宁雷锋给予的教育呢?

  三是广采博闻,知道得多才会少闹笑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当然以上规则适用于写实、说明、议论时,在荒诞、夸张、想象等写法时则另当别论了。

(十一)感 悟 

 从小学到高中你写过多少作文?弄不清,但肯定写了不少。肯定不少的老师告诉你:“多写是提高作文的必由之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前进了。有些人却原地踏步。多写是没有错的。那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感悟。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它指的是写作者自己对事物的把握。感悟与否及感悟力的高下决定着写作水平的高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没有对事物进行探究,归纳,总结,又怎么不会停步不前呢?

  因为缺少感悟,一些同学只是依样画葫芦地将一个个字码在一块,初一写海迪姐姐身残志坚,到高三还是写海迪姐姐身残志坚;因为缺少感悟,一些同学一次又一次犯着同样的错误,初一写小猫吐丝到高三依然写小猫吐丝;也因为缺少感悟,很多有益的经验悄悄溜走却一点也不痛惜。

  感悟其实并不玄妙,它只是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去感受社会的每一个事物,然后表现在你的笔下。在你的感悟里,太阳可以是黑色的,汽车可以是漂浮着的;在你的感悟里,烦恼可以是音乐般的宁静,可以是摇滚般的……触摸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领悟这个世界,你完全可以做到。

  蜜蜂能够筑巢,但它永远也只能建同样的蜂窝,你不去感悟,你也只能和蜜蜂一样。

(十三)朗 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朱熹说。

  朗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特别是名家名篇,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行文畅达。通过朗读,可以培养语感,提高说话的能力。朗读的多,脑海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气势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自然地涌入笔端。再说,文章作者锤字炼句的功夫,匠心独运的构思,作品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意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只有再三朗读,反复琢磨体会,才能有所领悟。特别是意境这东西,常常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心悟其意,心融其境,产生妙不可言之感。

  德国的物理学家艾宾洛斯说:“反复是保持的函数。”朗读正是达到保持的手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放开我们的喉咙来读语文。

(十四)含  蓄

       据说,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给许多画家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用画来表达“深山藏古寺”。很多的画家都画出了古寺和深山,而只有一位画家独辟蹊径:一条江边几个挑水的和尚,背后是葱葱郁郁的大山。这位画家获得了皇帝的赞许。比起其他的画来,这幅受赞许的画显然更耐人寻味。

  我们的写作就需要这样一种含蓄。“含蓄者意不浅落,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在写作中,生怕别人不懂,喋喋不休的直白、毫不遮拦的议论、不合时宜的口号使作品一览无余,这只会令读者对你生厌。而含蓄则让人感受到你的智慧,真实地把握你的思想。

  要达到含蓄其实并不很难,你可以使用比喻,你可以运用象征,甚至你可以留下空白,不把结果亮出来,你还可以借助梦幻移花接木……

  当然,含蓄不是晦涩,不是把一篇文章编成密码。让人明白而又意味深长才是含蓄的本来目标。

(十五)曲 折

             刘 海 长

  文似看山不喜平。没有人会喜欢毫无波澜的文章。

  那么,怎样使文章做到曲折有致呢?我想你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悬念法。这种方法用若干似离题实切题的材料腾挪跌宕,一开始就制造悬念,吊人胃口,如《驿路梨花》便是。

  二、误会法。这种方法以不断产生误会为纵,误会一旦解除,问题便解决。如一味同学写的《父亲》,开始写父亲对我的“漠不关心”,不问我成绩,不送她礼物,晚归了也不问原因,后来“我”病了,父亲每天来看,并没有什么话语,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从不抽烟的父亲为了能探一探自己,竟向门卫敬烟,于是才明白,父亲其实一直在疼爱自己。

  三、言他法。这种方法先撇开主要人物,用“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方法,先写他人,再写出主要人物。如课文《猎户》本来写访问打豹英雄董昆的,但文章却宕开笔墨,先写家乡的尚二叔,又写绕道去看望“百中”老人,然后再写董昆。前面两个人物,是突出董昆形象的手段,它可以更鲜明地显示主要人物董昆的时代特点和思想性格。

  当然,运用以上方法要根据表达需要而定,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必定可以使你的文章跌宕生姿。

 

 (十六)深  刻

     我们可以读到中学生不少这样的文章,语句通顺,结构完整,但读这一类文章却味同嚼蜡。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深刻。

  把笔指向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文章里抒发小我的孤独,或者毫无目的地写一些“街边新闻”记录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这些是这一类文章的共同特征。

  为了使文章深刻,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抓住本质的事物,透过表象,看到内在,剔除那些非本质的东西。

  二是渗入时代新观念,在文章中表现时代风尚,把握时代命脉。

  三是艺术加工,把一些并不深刻的事物加工成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些学生可能不以为然,其实高中生所学的辨证唯物主义对写作的深刻就很有帮助,比如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等马克思思想对分析事物就很有好处。

  当然,要使文章深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实践才能走近深刻。?

  (十七)生  活 

  不少的老师肯定这样告诉过你:“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每件事,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个人,你作文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你照做了,可一提笔,你还是会觉得缺少素材,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思想你还是无法表达。

  怎么回事?

  老师说的当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中学生所生活的圈子是狭窄的——由家庭到学校又由学校到家庭,再说,我们生活的并非每天都充满故事,我们过着的日子更多是平淡的,我们所接触到的人也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

  那么,怎样可以搜集到尽量多的素材呢?

  除了观察,除了读书,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视。借助电视,我们可以知道国家元首和明星们挥手的姿势;借助电视,我们可以感受巴黎的浪漫埃及的久远;借助电视,我们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动荡……借助电视,我们可以用笔描绘我们从没见过的动物;借助电视,我们可以用笔倾诉我们从未有过的情感。

  我们也可以借助音乐。中学生喜爱流行曲,而一首好的流行曲就是一首好诗,它的用词、它的结构也是很美的,如大家所熟知的《涛声依旧》。借鉴流行曲当中有益的东西会让你受益不少。轻音乐、交响乐也讲究起、承、转、合,也讲究和谐——这种内在的东西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心领神会,而听得多了,你内在的气质得到了熏陶,它自然地会表现在你的文章里。

  借助读书,尤其是多读同龄人的作品,其中有许多题材新颖的作品,你可以得到积累素材的启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采用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收集材料的方法,你将会拥有一个常流常新的源头。不信,你试试看。

(十八)生 动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语言就是这个人的衣饰。一篇好文章是需要漂亮的衣服的,怎样使语言鲜活生动正是这一节我要谈论的话题。

  积累丰富的词汇是使语言生动的第一步。积累词汇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摘抄好的语句,可以背诵优美的文段,可以联想——由一个词联想它的近义词、反义词,然后又想到相关联的词,还可以去背词典——这是一个很吃力的办法,但有人这样做了。上海有一位中学生,结果他发表了很多文章。

  良好的语言感是使语言生动的第二步。感受语言的色彩区别语言的特性会使你灵活地驾驭语言。或者华美或者朴实,褒词贬用或者贬词褒用都会使你文章增色不少。

  运用修辞毫无疑问可以使语言生动,在这就不作详细说明了。

  漂亮的衣饰可以使人光彩照人,生动的语言则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你的文章穿上漂亮的衣饰呢?

(十九)比  喻

           刘 海 长

  《参考消息》登了《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标题为《萨达姆:美国手中捧着的刺猬》。不看文章,单看这一个标题就令人拍手叫好。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欲进不能欲退不甘的心态十分巧妙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比喻在我们写作当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很多陌生的、抽象的、深奥的东西一经过比喻之手就会变得具体、生动、浅显。

  比喻是我们写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为了更好地运用它,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喻体和主体之间必须要有相似性。如果彼此之间缺少相似性,那么这种比喻是不能成立的。比方说,我们不能如此比喻:老鼠的脚像大山一样。

  二是应该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来作喻体。如果喻体深奥难懂,只会把水越搅越浑。鲁迅先生在《故乡》在中把杨二嫂比成细脚伶仃的圆规令人叫好,原因就在于喻体是大家所熟知的,看到这样一个比喻我们很快产生联想。试想想。如果把杨二嫂比成瘦弱的细菌,那效果会如何?

  三是喻体和本体不应该是同一类的。“那只小猴子像老猴子”这种句子是不成其为比喻的。

  四是比喻应该新颖。鲁迅曾经说过,第一个把少女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少女比作花的是蠢材。人云亦云的比喻是我们所反对的。不妨看一看这样一个比喻:不知怎么这么幸运,在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便得到了如此美好的礼物——我的班集体,我们的一班,我们的船!这个比喻新颖又十分贴切。因为这样一个比喻,这位中学生行文显得流畅自如,在考试中他得了一个高分。

  战国时的惠子认为离开了比喻就很难把话说清楚,这虽然有点言之为过,但有了比喻可以给文章添光加彩,我想大概没有人会反对吧?

  (二十)夸  张

      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的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一种修辞方法。

  《巨人传》是扩大夸张的一个典型例子。主人公庞大固埃一出世,吃的、穿的、源源不断的送来;有一次庞大固埃领军杀敌正遇大雨,他舌头一伸,他的所有人马便可在下面躲雨;而在另一次征战中,庞大固埃撒一泡尿就让敌军人仰马翻,不费一兵一卒就攻陷城池……整本书为了塑造一位英雄形象,处处极尽了夸张之能。也正是夸张这一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是缩小夸张的一个典型。格列佛在小人国的遭遇相当奇特,他一扣手枪,小人国的臣民们如闻天雷;小人国的臣民们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耍,觉得这是一个大森林;而格列佛的口袋对于小人国的臣民来说是一个躲风避雨的好地方……将正常的人缩小,给读者带来的是另一番情趣。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夸张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它有悖于常理但又不是虚假。夸张需要纵横想象,需要大胆运笔,但夸张也决不是信口开河。

(二十一)意 外

    让我们先读一则小幽默:一天晚上,有个人买了三个西瓜,他回到家里,点上灯,打开一个西瓜,发现瓜是坏的,只得扔掉。他打开第二个西瓜,发现又是坏的,也只得扔掉。他很生气,想了想,把灯吹灭,将第三个西瓜吃掉了。

  这是一件简单而平常的事情,但它却令我们发笑。之所以会有这种效果,是因为它有一个意外的结尾。而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结尾,它使整个事情变得生动起来。写作时如果采用这种结尾,将会使文章平中见奇。

  高中课文《警察与赞美诗》就是采用这种结尾的典范。主人公苏比为了能进监狱几次故意犯罪,警察却懒得理睬;而苏比听了赞美诗后内心受到感化想改邪归正时,警察却把他抓进了监狱。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个结尾意味深长地突出了苏比与现实的矛盾,深刻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社会现实。

  这种结尾一般用于记叙文、小说,采用这种结尾主要在于前面的铺陈造势,最后虽然和前面截然相反,但这种结果是可信。因为苏比所处的是一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他犯罪没警察抓而想做好人却被判入狱是可信的。采用这种结尾也要紧扣题旨,而并不是为了追求新奇去采用它。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使文章回味无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试一试这一种结尾呢?

(二十二)过渡

     一篇文章如果缺少必要的过渡,那么这篇文章就成了一串散落的珠子。有过渡,才能使文章前后连贯,才能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的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就是文章的过渡。过渡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一、采用过渡词。常用的过渡词有连词,如:因为、所以、由此、可是等;有副词,如“不过”“固然”等;有方位词,如“以上”、“以下”、“此外”等;有序数词,如:“首先”、“其次”、“又次”、“第一”、“第二”等。常用的过渡短语如:由此可见、总而言之、这样看来、总的来说、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等。

  二、采用问句。比如:那里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一切都会按照他所想象的情形发展吗?他到底给人们留下了些什么呢?等等等等。采用疑问句的过渡可以吸引读者,为文章设置悬念。

  三、采用过渡段。如鲁迅的《孔已己》,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通过一个过渡段来过渡的:孔已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它,别人也便这么过。茅盾的《白杨礼赞》则两次采用句式变化的一段来过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四、采用时间。比如:几分钟过去了,他还没有站起来;又如:在过去的枪林弹雨中,他走了过来,现在呢?

  当然,文章的过渡并不单单使用一种方法,灵活地运用以上方法自然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层层相连。

(二十三)外貌

            刘 海 长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不时地会出一道要求描写外貌的作文题。比如90年高考,给一段材料:玫瑰园中的两个小姑娘对玫瑰花认识很不一样,一位认为花有刺,不美;另一位则认为花虽有刺,但很美。作文要求对描写这两个孪生小姑娘的外貌。93年高考则是列出材料,然后根据材料要求写出人物的神态。

  这样的作文题看似简单,事实上它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描写出人物的外貌来。那么,我们在描写外貌时应遵循哪些规则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有序。描写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都行。如果写了眼睛,接着写头发,又写嘴巴,再写眉毛,尔后写鼻子——这种描写不管写得多好,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

  二、和谐。这要求所写的外貌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别、国别、职业。比如一位考生在写其中一个小姑娘的眼睛时,这样写道:那清波微漾的眼睛顾盼生辉。望你一眼,便有万千情种。可以说,这个眼睛写得很美,但是如果这样来写一个小姑娘这是不合适的。

  三、要研究人物性格。比如90年高考题,首先要仔细研读材料,从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第一位好动任性,看问题简单片面;第二位文静懂规矩,能全面地看问题。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描写外貌时就显现这些性格特征。

  四、抓住关键。这要求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代特点或者能区别与其他人物的独有的外貌特征。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沦为乞丐:“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到鲁家:“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她精神上的最后的希望破灭后:“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几处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关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而言之,外貌描写要为刻画性格、塑造形象服务。以形写神是外貌描写的关键,同时我们也要使笔下的人物和谐有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描写。

(二十四)虚 写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文字: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这是一段著名的描写美人的文字。其中除了眉、肌、腰、齿四句实写外,其余的都是虚写,太长、太短、太白、太赤等等,究竟是什么程度,多少数量,谁也说不清。然而读起来我们便能任意想象她的美丽——这便是虚写带来的好处。

  我们的生活有很多本来就是模糊的,在写作时不具体地去刻画而采用虚写的方法会给文章增添美的韵味,丽的风致。

  借助第三者的言谈是写人物虚写的一个方法。如课文《第二次考试》便是。

  借助描写对象周围任务产生的客观效果,来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征是虚写的另一个方法。如《陌上桑》写罗敷的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诗句没有一处提到她的美,但我们却能处处感到她的美。

  借助比较也是虚写的方法之一。比如一位作家写一个小人物,他不是直接地去写这个人的优秀品质,而是借助比较来写:他去了之后,办公室的开水壶是空的,地上脏兮兮的,送来的报纸也到处乱放,办公桌上的一朵花也因没人浇水而枯萎了——而这些混乱当他在这个办公室时并不存在,于是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他的种种好处。

  由此看来,虚写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鲜明的,但是我们并不是要摒弃实写,因为实写才是写人的主要手段。

(二十五)细节

  细节,即细微末节。虽说细节是细微末节,但写人是不可能不写细节的。因为通过细节我们能触摸到一个人的灵魂。可以这么说,一大段的泛泛而谈还不如一个小小的细节。

  我们学过的很多文章都会给我们以有力的证据。《这不是一颗流星》中为我们设置了三个细节,一是孩子要打熊,二是阿婆的手,三是许愿买手套。这三个细节非常传神地写出了孩子真诚、纯洁的心。《分马》中的老孙头骑着他相中的马摔了一跤之后,他“一手抡起木棒,棒子落到半空,却扔到地上,他舍不得打”大家瞧一瞧这个细节,老孙头想打却没打,为什么?他心疼自己的马,另外,他感受到了翻身作主人的幸福,这种时刻他怎么会去打马呢?《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也是一个很妙的细节,通过主人公的一脱一穿军大衣,我们就看出了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真实内心。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很多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并不是因为故事,而是因为细节,我们可能忘记课文中对葛朗台的许多描述,但我们不会忘记葛朗台弥留之际看见镀金的十字架还想抓在手里这一个细节;我们有可能忘记别里科夫的种种行为,但我们不会忘记他连晴天也穿着套鞋这一个细节。

  当然,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一句话,只要能生动地揭示人物内心,有力地表达文章主题的细枝末节,就可以作为文章的细节。

  当然,如果你也想你笔下的人物有传神的细节,那么你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善于捕捉的大脑,仔细地观察你周围的人并将他们的细微言行记录下来;当然,你也需要学习作家们的名篇,从中摄取你所需要的细节。久而久之,你也能写出令人叫好的细节了。

(二十六)心理

    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都知道:文中有多次对小弗朗士的心理进行了真实而细腻的刻画,而通过这些心理描写,我们感受到了小弗朗士的心慌、诧异、难过、后悔,我们也感受到了他对教师的理解、同情和敬爱,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他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由此看来,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更好地揭示人物内心奥秘。

  那么,怎样来刻画人物心理呢?

  一是直接刻画。这是写人物内心活动最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他想”,“他寻思”,“他回忆”等一类句式,当然人称可以变换。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时,作者这样刻画他的心理:要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晦气事儿统统忘掉该多好。他想。

  二是让人物自言自语。比如,他自言自语道:啊,天啊!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浓厚的友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这一段自言自语充分展示了他的抱怨和不满。

  三是采用意识流。所谓意识流就是感受、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一连串心理活动,它包含着人物对于客观世界的辨认、筛选、简化、整合都能体现主观能动过程。意识流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时间、地域跨度都很大。意识流最著名的当推英国作家沃尔夫,她的《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的典范之作。文章通过“我”对斑点的种种猜测而写了“我”的内心活动。

  四是梦境、幻觉描写。比如《荔枝蜜》中的“我”一开始不喜欢蜜蜂,后来改变了看法,文章最后就是借自己变成了一个蜜蜂的梦来表达了“我”的心理。梦境、幻觉表面上看是不真实的,但这些往往反映人物心灵深处真实的思想。

  当然,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能灵活地运用以上几种表达方法,你一定能把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好。

(二十七)发散

     作为学生,恐怕你有过这种经验:一到作文,你会花很长时间去想你该写些什么,但你想不到,你想来想去的材料似乎以前都写过——你很难打开思路。

  那么,怎样来打开思路呢?我觉得采用发散的方法对你有所帮助。

  那么,怎么发散呢?你会问了。

  很简单,由作文题目为点,尔后向时间、空间和含义方面延伸。

  比方说以《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从时间方面来说,可以写春夏秋冬四季变迁中的母亲,可以写古代近代当代的母亲,可以写白天晚上的母亲,可以写年轻的年老的母亲,等等等等。从空间方面来说,可以写中国的外国的母亲,可以写田间耕作的母亲,可以写在商海“撕杀”的母亲,可以写人的母亲动物的母亲,可以写银屏驰骋的母亲……;从含义方面而言,可以写狠毒的母亲善良的母亲漂亮的母亲丑陋的母亲,可以写有生命的母亲,也可以写无生命的母亲——养育你的村庄城市山川河流,可以写实实在在的母亲,也可以写不是母亲而胜似母亲的母亲……

  当然,发散思维也需要你的经常训练——这样,可以使你迅速选定你所需要的材料。有空的时候,你不妨去想一想类似的题目:地上有一根头发,这是从哪里来的?马路边有一只提包,它经过了一些什么人的手?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将往哪里去?会遇见一些什么人什么事?……你尽管放胆去想,越离奇越古怪越好。发散需要的就是“胡思乱想”。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将题目《我的朋友》发散发散。

(二十八)蛇  足

  对于自己的东西,我们总是十分珍爱。而由于这种珍爱,你不愿舍弃作文时你绞尽脑汁想到的一些对文章毫无用处的词句和段落。这些有碍于文章的词句和段落,我称之为文章的蛇足。

  当然,也许你没有觉察,甚至还颇为得意于自己的创造。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有必要避开以下的地雷:

  一、生造词。比如一位学生写的“舒妍”“舒美”,他用来形容心情。

  二、堆砌辞藻。你看看这个句子:“一朵美丽的漂亮的优美的生动欲滴的青翠的非凡不同一般的非同寻常的特殊的异样的花悄悄地凋谢了。”读后你有什么感觉?

  三、乱发议论。比如,一位学生在写一个人认真学习,尔后来这么几句议论:“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现在学好了。将来就有建设四化的本领,我们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这几句议论与人物身份不相符,而且这几句议论与表现人物也毫无关系,像这种句子完全可以删去。

  四、任意评点。这种错误表现在写作者生怕别人不懂而对事件或对人写出自己的看法,更有甚者直接写出这篇文章的中心。

  五、旁逸斜出。作者写着写着跳到另一个话题,于是对这个话题又作介绍。比如有位学生在介绍某一建筑物时,突然对这个建筑物的玻璃墙发生了兴趣,于是花了几段来写玻璃在春夏秋冬所映出的影象。

  六、空喊口号。这种错误一般表现在结尾处喊几句口号,诸如:让我们怎么样怎么样之类。

  总而言之,对表达中心无关或者冲淡中心的词句和段落,你应该毫不可惜地舍弃,这样才不至于让你的文章长出蛇足来。

(二十九)点 面

             刘 海 长

  生活本身是又广又深的,生活中的事事物物,方方面面也是又广又深的。文章反映生活,既要反映它的广度,又要反映它的深度。文章中的点面结合,正是用以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的一种形式。

  点面结合在记叙性文章里是概括记叙与具体描写的结合。夏衍的《包身工》既写了全体包身工的生活,也写了个别的生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有整体志愿军战士的赞颂,也有典型的介绍。

  点面结合在议论文、说明文之中则表现为一般与特殊的结合。如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就把为人民服务的普遍真理与张思德之死的特殊意义结合起来加以论证。课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中,一、二段对泥石流进行一般说明,即对一些山区爆发泥石流状况的面的说明;第三段起是特殊说明,即以蒋家沟为重点,着重说明“一次泥石流”的爆发状况;然后再就泥石流的社会成因及其防治作一般说明。点面结合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

  而在学生的一些习作里,常常是顾此失彼。要么是只有“面”而无“点”,文章泛泛而谈,光有骨架而无血肉;要么是只有“点”而无“面”,文章有事例却缺乏社会意义,或者事例之间毫无关联,这样就使文章有血肉却立不起来。

  点面结合是写作的一种形式,但它首先表现在运用材料上。运用点面材料我们首先要把握材料的特点。面有面的特点,点有点的特点。中学生运用点面结合这一形式写作,弱点大多出在面的写作上,原因在于写“面”时爱用套话缺少观察、分析。其次要注意详略。对“面”的材料略写,以见其广度;对点上的材料详写,以见其深度。

  当然,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理解面点。二者是相联系的。点,是面中之点,是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的纵深开掘和发现;面,是涵盖诸点的面,是点的集合和组合,是点的赖以存在和获得价值的空间。写点不写面,点失去了依存;写面不写点,面显得苍白。二者兼顾,方可相得益彰。

(三十)情趣      

  情趣,有高低、雅俗之分。我们提倡的是高雅的、健康的情趣。

  所以我们不能把低能当有趣。如一位同学写某孩子故意在众人之间放屁,众人骂,他躲着笑;某男同学把一条死蛇摆在教室入口处,叫一些同学来尖叫,自己一旁哈哈大笑;还有的写同学用粗俗的话调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之所以这些同学把这些内容当成作文的材料,那是因为他们把低级的东西当成有趣的东西了。

  所以我们也不能把矫饰当有趣。低级的情趣令人恶心,虚假、做作的感情使人生厌。庄子就曾指出:“不精不成,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一些同学的矫饰一是表现在乱抒情、乱赞颂,全文写得冷漠,却硬要对人物大加赞扬;另外是表现在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喜欢用忧愁、惆怅、失意、苦闷……等一些灰暗的词汇,表达根本不存在的烦恼。

  同样,我们也不能把肉麻当有趣。如一同学写《野炊》,写钓不到鱼的抢别人的鱼,折断别人的鱼竿,而吃饺子时有的抢,抢不到的就一脚踢翻了锅,倒水浇灭了火——对这些同学的作为应持批评的态度,而习作者却把他们的作为写成让人哈哈大笑。这是很要不得的。又如一位同学写《灭蚊记》,写在晚自习时几个人比赛谁打的蚊子多、卷起库脚来引蚊子,最后评出冠、亚、季军。且不说他们在自习课自己不学习还影响同学,他们这种做法就是很无聊的行为。

  我们更不能把泄私愤当有趣。有一位同学因与另一位同学有矛盾,在一次作文中他就编造了另一位同学的故事,无中生有地攻击该位同学,后来还在班上传阅此文。可以说,这与写作的本来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种做法也是很不应该的。

  为了使我们的文章情趣高雅、健康,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品行。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有实在的教育意义、审美意义,你们说是吗?

(三十一)灵魂

    画龙要点睛,写人则要揭示灵魂。优秀的作品都不会停留在把实际生活中的本来面貌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而是通过揭示人物灵魂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哈姆雷特、唐.吉诃德、葛朗台、保尔、诸葛亮、贾宝玉、鲁智深、孙悟空等等人物呢?因为作者刻画了他们的灵魂。因为刻画了灵魂,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人而不是图画。

  那么,什么是人物的灵魂呢?所谓人物的灵魂就是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人物的意志、愿望、爱好和思想感情。展示人物灵魂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更重要的途径是借助事件来展示人物灵魂。

  在这里,我简单地谈谈用事件揭示人物灵魂的一些规则:

  一是事件必须典型,反映的是社会的主流。比如一位作家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揭示人物灵魂,他写的这件事是:一辆车上缺一块窗玻璃,为了挡风,一个人拿出一把伞挡着,一路上乘客上上下下,始终有人用伞挡着。这件事情很小,却很能代表社会风尚。

  二是事件必须反映时代气息。如课文《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

  三是事件最好有冲突,即事件有波澜性。人物在这种波澜中更展示其灵魂。如课文《分马》,当分马开始时,大家都欢天喜地,而当一人分到一匹好的马时,郭全海让她自己选,选中哪匹就哪匹,这时候人物表现各异。而通过这件事我们就更真切地了解到人物的精神面貌。

  四是写人之常情的事件时必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亲情、友情以及对故乡的喜爱、对自然美的喜爱。写这一类事件,我觉得人物表现出来的情操应当是健康的、向上的。

  总而言之,你写的事件愈深,揭示人物的灵魂便愈深。写人物的灵魂愈深,便能让读者感染愈深

(三十二)辨证

       议论文中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和有创见性的。也就是说文中的观点必须是辨证的。在我们一些同学的文章中,却往往有不辨证的说法。它们是:

  一、以偏概全。即由一个人的行为如此,从而推断所有人的行为也是如此,由一种现象如此推断所有现象也是如此,由一个方面如此推断所有方面也是如此,从特殊的如此从而推断一般也是如此。比如,一位同学目睹几个公安打一无辜青年现象之后,就说如今的公安真是差劲。

  二、夸大其辞,表现在分析的过程中夸大结果、夸大危害性等。如一位同学在一篇《背后拍人要不得》文章中如此论述:背后拍人会使友谊破裂;人家正在思考,你背后拍人家一下,会使人家精神高度紧张,从而导致失眠、精神分裂;背后拍人会使人得心脏病。这位同学从而推论说:课间在背后拍人是万万要不得的。你同意这种分析吗?

  三、把想象、推测当事实。如一位同学在写《少年打工害处多》一文中这样论述:去打工要坐车,现在车辆多,可能会翻车;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干重工,搞建筑时上面会掉下水泥板来,这样不砸死也会断脚;看到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会经不起诱惑,从而会加入黑社会。这些现象都是想象出来的,根本就证明不了观点。

  四、说得过于绝对。如说一个人迟到肯定就会吸烟,肯定就会偷,偷不到肯定就会抢,抢不到肯定就会杀人——你肯定会发笑,所以你写文章时在必要的时候请加上“可能”“也许”“大概”“一般来说”等这些词,这样就不至于犯“迟到会杀人”的错误了。

  为了使文章不至于闹类似的笑话,我们不妨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前因后果,一样事物也有它相同的事物。写文章时多想一想它有无代表性,是不是一成不变的,跟其他的事物有无联系,多把所议论的对象放到时代的背景,社会的环境中,看一看它是时代、社会的主流呢,还是次要的。

  二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硬币有正面也有反面,事情也有其美好的一面和阴暗的一面,凡事有利就有弊。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就能较全面地把握事物。

  三是学一些辩证法的知识,如学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如学了世界是发展的,我们就不会静止地看问题;如学了世界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就不会片面地看问题。学了辩证法,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有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去量是远远比用眼睛去比准确得多。

  文章的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只有观点辨证才能使文章走得更远,所以,请你学会辨证的观点。

(三十三)反弹

     我们大家都知道“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比喻只要不断努力,事情就能成功。如果以《“水滴石穿”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同学们不难把握,启示为一要“恒”,一要“专”。

  可在一次作文中,有一位同学却反其道而行之,说水滴石穿不可取,为什么呢?他如此分析:水要滴穿石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浪费时间;要滴穿石头不一定要用水,可以用电钻、炸药,可见滴水穿石方式落后;一滴水要穿石头,效率不高;由此可见,滴水穿石不可取。

  你同意这种分析吗?

  我是不赞同这种分析的。按这种说法,做事情就不要有恒心、专心了。而且这种分析只是抓住字面的意思,按这种分析,我们很多的成语、寓言、歇后语等等就毫无道理了。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一丈二的和尚的手比别人的短?“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岂不是说做针的都是要用铁棒磨了?这岂不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全是垃圾?

  这位同学之所以会写出与成语本来意思完全不一样的文章,那是因为他想与众不同,要反弹琵琶。初学作文,这种思考的方法应该肯定,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反弹琵琶的。

  诚然,我们写作文主张出人意料,要有新意,不人云亦云。比如“对牛弹琴”一般用来讽刺牛,你可以说弹琴的人愚笨,不看对象;又比如人人都赞美雪的美丽纯洁,你可以说雪把肮脏的东西覆盖了,从而说雪虚伪……文章推陈出新,才会更有生命力。

  但如果以此为灵丹妙药,什么都要“反弹”,你这样说,我偏要那样说,这样往往就会牵强附会而贻笑大方。

  所以,我建议同学们用“反弹”这一手法时还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反弹”

  一是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你不能说要“欺老骗幼”。

  二是一些寓言、神话、成语、典故,不能单从表面字意理解,而应把握其内在含义。如《愚公移山》告诉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精神,如果从愚公的做法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寓言的原意的。

  三是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不宜反弹。

  四是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用反弹。

  总而言之,我们写文章要有新意,要敢于表达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你说,对吗?

(三十四)举 例

     在这里我要谈一谈写议论文时运用举例论证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选作论据的事例,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内在联系,而不应是不相关联甚至相反的。如证明“勤能补拙”,你就不能举鲁迅先生在黑暗的统治下敢于直言为例。有些中学生在选择事例时,只注意其表面的相似之处,而没有注意事例的本质,这样也难以证明观点。

  二、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这就要求所举事例是名人或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例。但我们举名人的事例也不能为了证明观点而任意编造。如有一位同学为了证明“身残志坚”这一观点,他竟然说“双脚残废的爱迪生靠自己坚定的毅力而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为了不至于发生类似的错误,我建议大家把一些名人事迹用一摘抄本记好,有空就翻翻,将它记牢靠。另外,有些同学举例时不注意事例是否有代表性,如一位同学为了证明迟到的“危害性”,他举了一个学生迟到,然后就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以至于吸毒、抢劫,从而推论所有迟到的人都会走上这条路。这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

  三、以事例作论据时,一般不具体完整地展开事件,而仅对事件作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如一位同学在写《给同学起绰号弊大于利》时,他举了“给一个很胖的同学起绰号冬瓜”的例子,全文详尽地写了起绰号的来龙去脉以及给这位同学造成了怎样的伤害,最后一段才是议论,这样就喧宾夺主了。在议论文里,一般不用描写性的句子,如心理活动、动作神态描写。对事例的叙述要精要而切中论点。

  四、举完事例必须要有对事例的分析。对事例的分析也就是证明论点的准确性。对事例缺少分析就好比放了两杯水,其中一杯有毒,而不告诉喝的人哪杯有毒。告诉喝水的人那杯有毒,这就是分析。

  五、举的例子并不是越多越好。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开头提出一个观点,而后举几个例子,最后就说“由此看来,什么什么是正确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精心选择事例,如果需要几个事例,也要注意有不同的角度,如吴晗《谈骨气》就从“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三个不同角度选择事例。

  我们经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但如果事例片面、不能证明观点,过多地叙述事例  ,堆砌事例,缺少必要的分析,那事实是无法胜于雄辩的。所以,大家应避开这些错误。

 

(三十五)正 反         刘 海 长

   生活中存在着种种一正一反的现象:小与大、好与坏、公与私、生与死、福与祸、强与弱、盛与衰、荣与辱、真善美和假丑恶……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利用正反笔法,能更全面地表情达意,也能强化表达效果。

  写议论文除从正面论证外,再从反面加以论证,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如写《学贵有疑》可以先从正面论述:学而能疑,有利于开拓思维,增长见识;学而有疑,有疑则进;学贵有疑,社会就不断进步和发展。还可以从反面论证:学而不疑的危害性。这样文章就很有说服力。

  从多数文章看来,正反笔法的运用,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以正求反。即先从正面写,然后转过笔锋从反面写。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韩愈的《原毁》,运用的也是这种写法,为了探求毁谤的根源,先从古之君子论起,正面论证古之君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些人显然与“毁”无关,而且必然是“毁”的反对者。那么,“毁”从何来?接下来就从反面论证今之君子责人以严,待己以宽,这样就把今之君子的卑劣嘴脸暴露无遗。

  二、以反求正法。即先从反面写,然后笔锋从正面写。

  三、正反映照法。即文章的开头从正面写,结尾则从反面写,或是开头从反面写,结尾则从正面写。如《最后一课》开头描写的景色很好,而结尾气氛沉郁。

  四、以反写正。即对论证的观点不直接论证,而是对这一论点相反的另一论点进行论证。如果“另一论点”是正确的,那么“这一论点”是错误的,如果“另一论点”是错误的,那么“这一论点”就是正确的。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作者并未直接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错误论点,而是论证与之相反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确性,从而就否定了作者需要批驳的错误论点。

  运用正反笔法,能鲜明地揭示事理的性质,启发读者的思维,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论点的可信读。同学们习作时,不妨试一试。

(三十六)结构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给材料写议论文的结构,而并不是所有文章的结构。

  给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模式为:述,即概述材料,提出感发点;议,围绕感发点进行简略剖析;联,即联系自己、社会展开充分论述;结,既总结全文,回扣材料。

  述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概述材料,并作为全文的引子,提出中心论点,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概述式:用简明语言概述所给材料;二、明旨式:开门见山地将中心论点提出,然后再引证所提供的材料;三、抒情式:以抒情笔调,形象地表述自己阅读材料的心情和态度,并将材料的主要内容融入其中;四,评述式:抓住最具感触的材料,边述边评。

  议就是在述出所给材料的中心或感点之后,围绕它对材料进行简明的剖析,揭示实质,指明论点与材料的关系,完成由读到感的过渡。议在给材料写议论文中是一个“材料”到“感”的桥梁。它既对文章论点进行初步论证,又要完成读到感的过渡,作为借题发挥的中介。自然引出了全文的感发中心。

  联就是要联系自己或社会,展开充分而深刻的阐述,这是给材料写议论文的重要所在,联系可以从相同、相反、因果等方面加以延伸和扩展,联系通过对现实的分析完成对材料的深化,将事上升到理的高度。

  结尾的方法则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形象的描写,引导读者进行思索;可以表达愿望,提出号召;可以抒发感情,表明态度;还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发人警醒,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类文章的写法,以下举例加以说明:

  材料: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自库中出,鬓旁的巾子下藏着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喊冤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拔剑怒斩其首。

  述:一文本不足道,县令以一日一钱演绎出“千日一千”的结论,也确属草菅人命,荒谬至极。然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警示在今天看来也不乏现实意义。

  议:论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准确性。

  联:结合生活实际把一钱与一条烟、一只红包相联系,从而阐述量变与质变,清官变贪官的道理。

  结: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防微杜渐,对于那些贪官要严惩。

  通过以上分析,你该知道怎么写类似文章了吧?

(三十七)集中          刘 海 长

    让我们先读一读以下文字:

  课外阅读不能不加选择。通过广泛阅读,我们可以不断扩大视野,增加知识。我们有必要增加阅读的数量。要读的书很多,而我们学生的时间又有限,不可能博览无遗。所以,不加选择,不分好坏,兼收并蓄,不但得不到精神养料甚至还会中毒受害。我们要牢记徐特立同志“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的教导,十分重视课外读物的选择。

  怎么样?好像不错。再仔细读读看,发现问题了吗?

  先找出本段中心句——第一句,这说明本段要论述的是“阅读要有选择”,可是第二句、第三句却离开了中心。也就是论点不集中。在写议论文时,一不注意就会犯这个错误。

  论点的集中性首先表现在论题和论点的单一性上。一篇六七百字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只能有一个,如果同时论述几个论点,肯定就不能充分地加以论述。如有位同学在写《不要惧怕困难》时,同时论述了三个论点:失败乃成功之母;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胜利;要想成功,要经历千辛万苦。由于论点多,论证时不能充分展开,文章就缺乏说服力。其次,论点的集中性还表现在具体论述中心论点的一贯之上,也就是说论述中不能偷换论点。如有位同学在写《用人不可“以我画线”》时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接下去这样写道:“少数领导不愿按政策办事,按规矩办事。他们心里装满一个‘私’字,到处拉关系,做交易。这是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金钱关系的袭用。我们看到一个人思想品德好不好,精神文明不文明,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在今天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应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那种拉拉扯扯的旧关系学,阻碍着四个现代化建设,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必须废除旧关系学,兴起新关系学,为建设一个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文段转移论题,大谈新旧关系学,批判资产阶级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整个论述根本不能论证论点。

  为了使论点集中,大家在下笔之前要有整体框架,每段的论述要围绕中心句或中心意思展开,所举事例和分析都要能证明论点。不然你也会走进论点不集中的泥潭。

(三十八)分解

      初中生刚学习议论文写作,不少学生都觉得有些难度。中心论点自己明白,但如何来展开论述就无从下笔了。怎么办?我介绍给大家一个方法——分解。

  什么是分解?分解就是把一个中心论点分成若干个单个的论点来论述。如课文《理想的阶梯》就将论点分成了“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论点,这样就使论述更容易了。又如课文《谈骨气》,作者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集中论证中心的。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小论点来论述,使论证层次更清晰,内容也更丰富了。

  那么,分解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首先要服从中心论点的需要,要是属于中心论点的最主要的方面;其次分解论点不要太多、太杂;最后,分解时要注意其先后顺序,注意其内在联系。

  当然,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的分解,仅仅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个技巧,它也需要你不断的思考和练习,这样的话,你的分解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三十九)对 比

  “文似看山不喜平”,大家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写文章要有波澜,你的老师经常这样告诉你。可是,怎么才能写得有波澜呢?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小方法:对比。

  课文《变色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狗的身份不一样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处治也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些对比就使文章波澜起伏。

  我们写文章也不妨用用这个方法,但使用对比时,我觉得有必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对比必须是有可比点,你不能拿一个人和一根草来比他们的智慧;二是对比必须为中心服务,你不能拿那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来对比;三是对比必须是集中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

  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是需要你的不断训练,才能够灵活运用。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用对比的方法来写一个对上头点头哈腰、对下颐指气使的人接电话时的神态和语言。试试看,怎么样?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