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文人墨客 >> 阅读正文
鲁迅:读书应博览
        ★★★
【字体:
鲁迅:读书应博览
作者:佳木成林    阅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3

鲁迅:读书应博览

    鲁迅在《读书杂谈》一文中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在《致颜黎民》一文中说:“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无足轻重,后来做起文章来也胡涂。”

    鲁迅先生读书是极力精深的,同时他又非常强调博览,主张不要对自己的阅读范围作过狭的限制。他年轻时,在规定的功课之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一不读。连《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南方草木状》、《广群芳谱》《毛诗草木鸟兽虫疏》、《花镜》这样谈花草虫兽的古书,他也在闲时拿来翻看。

当然,博览不是随心所欲地乱看一气。在博的基础上,要逐渐“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一的一门或几门”,这一门学通了,就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对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是有用的。

 

毛姆谈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许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今除了给专门研究的学者之外,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读。生活在繁忙的现代,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除非与他们有关的书籍。

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如果认为这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真毫无道理。虽然,阅读这些书使我更觉富足,没有读过这些书,我一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但我们请求你,如果你读了之后,觉得它们不合胃口,那么,请就此搁下,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否则毫无用处。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地去读诗、小说或其他可归入纯文学之类的各种文学作品。他只能为乐趣而读,试问谁能要求那使某人快乐的事物一定也要使别人觉得快乐哪?

 

安公论读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工作生活阅历的增大,你会对此话有更深刻的认识。因为,你所需要的知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感到知识的不足,越来越体会到知识的可贵,所以“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少年时只觉得是长辈用来激励读书的一句名言,到现在才感到它是实在的,钻心钻肉的肺腑之言。真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做什么事首先要培养自己对这件事的兴趣,读书也一样,没有兴趣,硬着头皮去读是读不出什么结果的。我女儿两三岁时,我便常带她去逛书店,参加书展,一起选书购书,到现在已成了书迷,每个星期都要逛一次书店,见到新书就欣喜若狂,书一买回来就废寝忘食地阅读,每次都要命令她才会罢手休息。的确,读书是一件十分有兴趣的事,读文学作品,你可以与基度山伯爵一起去经历他的复仇冒险,可以与贾宝玉、林黛玉一起品尝生活爱情的悲欢离合,可以与莎士比亚一起为美丽的鲍西娅凭自己的胆识、智慧战胜狡诈的威尼斯商人而喝彩……读历史书,你会明白“力拔的兮气盖世”的项羽为什么会败在一个流氓无赖刘邦手中,你会明白中国的唐代为什么那么繁荣以致长安成了当时世界的中心城市,明白清朝为什么会由没落走向灭亡……读财经书,会增加你的理财知识,为你在商场上驰骋如虎添翼。所以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要有持之以恒之心,不要蜻蜓点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书最可宝贵的是“坚持”二字。在生活困难的时候,能坚持读书,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能坚持读书,身体有病的时候,能坚持读书,在心情不愉快的时候,能坚持读书,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能坚持读书,在妻子唠叨的情形下能坚持读书,在孩子啼哭的时候能坚持读书……所以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强调读书为学,“意志坚强最为要着”。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语最平常,却道出读书坚持的重要。魏源幼年家道中落,从母读书“母绩子读,欣欣忘贫”。后来当官后,一直坚持读书著述,鸦片战争后,虽忧愤国事,但仍坚持读书写作。著《圣武记》以馆阁官书及各私家著述资料阐述清朝历代武功,激发世人爱国热情。毛泽东年轻时,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竟把自己置身于闹市之中,静心苦读。古人读书“头悬梁”“锥刺股”,有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什么样的书读不懂呢?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教书,他提倡读书要“着紧用力”,就是说在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在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还要“居敬持志”,就是说读书精神必须专一、全神贯注,要有顽强的毅力。

关于读书的时间问题,像小学、中学生以及大学生有专门固定的学习时间,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有利于系统地学习一至二门甚至多门课程,有利对知识的巩固。对于大多数无法上大学或者是上过大学已毕业,现在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人,是没有这个优势条件的。对于他们,学习的时间只能挤,只能从工作中、休息中、家务中,朋友应酬中挤出来,否则读书便无从说起。正象鲁迅先生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多”。少逛点街、少点旅游、少打点麻将,少点泡茶馆、少点上歌舞厅、少点……读书的时间便由此而来。对于成年人,尤其是白天工作繁忙的成年人,我可以推荐一个绝佳的读书时间,那就是在夜里读书。冰心女士在《寄小读者》中与小朋友说:“夜渐长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愿隔着地球,和你们一同勉励着在晚餐后一定的时候用功。”“青灯有味是儿时”是陆游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滋味。叶凤灵先生《作书随笔》中读到:“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头,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静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林语堂先生也说过:“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谈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一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的确,在夜深人静,窗外星星点点,凉风拂拂,家人全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捧起散发着纸香的新书,沉浸在历史、文学、艺术……的海洋中,真是其乐无穷!另外,晨读也是一个绝妙的境界。我工作的地方后院有一个花园,我有早起的习惯,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绿叶、红花、草尖上还闪着晶莹的露水,鸟儿在枝头欢叫,密蜂在花丛中采蜜,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冷风习习,在这个时候,手捧一册唐诗或宋词,一边散步一边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或拿着一本朱自清的散文,迎着太阳,默念着《春》、《绿》、《荷塘白色》……那是何等一种神仙境界哟!

读书必须耐得了寂寞。世人只晓得木棉花彤红如火,凤凰花一片一片美如朝霞,梅花冰清玉洁,荷花出于淤泥而婀娜多姿,只晓得对花儿极尽赞美之词,却不知道,如果没有根儿在泥土下默默无闻地工作,甘于寂寞,哪会有红、黄、白、紫……等各色各样的花儿的美丽?同样,读书如果经不住寂寞,也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读书是寂寞的事,没有一份忍耐的心志,是闻不到书中的香,书中的美的。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肯下功夫去读,在人家欢乐,人家热闹,人家游逛的时候,自已能够修身养性,静下心来,寂寞专注地苦读,才能体会到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的。

读书要博学与精读相结合。博,就是说尽可能多地读,古今中外,文、史、哲、数、经济、地理等,什么都涉猎,浏览。试想,一位作家,如果不懂得历史,不懂哲学,不懂经济,如何能写出一部深刻反映生活的作品来;一个经济学家,如果不懂得文学、不懂哲学、不懂心理学、不懂民俗学,他怎能研究出真正为社会所用的经济理论来;一个没有丰富知识素养的画家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苍白的无味,没有内涵;一个没有丰富知识素养个音乐家,其作品能打动人心吗?所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道出了博学的真谛。但学业要有专攻,光追求博学,没有专精一致二门学问,则是“满天鸟都想抓,结果一只也抓不到,满身子都是小刀子,没有一把是锋利的”。对什么学科,都只是泛泛懂一些,没有一门是自己的专长,结果将是一事无成。博,要在精的基础上博,博,是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更加精。所以培根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到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最后,我录下清朝张潮先生《幽梦影》中的一段文字做为结语,与喜欢读书的各位共勉:

“少年读书,如隙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读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书,对于懒惰的人是一堆废纸,对于虚浮的人是一堆摆设,对于勤奋的人才是一座宝藏。所以,朋友,读书吧,把人类积累下的知识当做你的宝藏吧,你将受益无穷!

 

邓拓论读书

邓拓读书时极重视积累,并要求大家都这样做。他打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方:

"你看农民出门,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捡,成好习惯。专门出门捡粪,倒不一定能捡很多,但一成了随时捡粪的习惯,自然就会积少成多。知识积累,也应该有农民积粪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不要因为我管的是牛粪,见羊粪就不捡,应该是只要是有用的,不管它是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对此,邓氏身体力行,积累知识采用笔记法。他随身带一个活页的小本子,读书看报随手做笔记。他半个月读一本天文学,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半个月读一本地质学,又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这样,一年12个月,他就能读24部重要的书,积累的资料就相当可观了。因此,邓拓读书的收获很大,学到的知识扎扎实实,运用起来纯熟自如。在《燕山夜话》一书里,邓拓引经据典,谈古说今,天南海北,信手拈来,显示出渊博的知识积累。

 

郭沫若论读书

年轻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时,每有吞食全牛之概;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别人的评论以自囿,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以其一知半解,从而道听途说。这是我们年轻人最易传染的一种通病

 

杨振宁论读书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因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于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认为,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如果嵌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因此,他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都拿来读读,暂时弄不懂也不要紧,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他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你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搞前沿科学的,这是必要的、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之一。"

康熙读书法

作为皇帝,康熙嗜书好学、孜孜不倦之精神亦堪称道。少时即手不释卷、书不离身。亲政后,日理万机,依然读书不辍。尝自谓:“听政之暇,即在宫中披阅典籍,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疲。”又谓:“读一卷书即有一卷之益,读一日书即有一日之益。”曾自述幼时起即喜读书,年事愈高后,愈手不释卷。欲藉书籍文字,上友古人,以古圣先贤的智慧,为行政处事的借镜。

晚年自以为治理天下50余年,尚无大过,均为书籍之赐。博览群书,凡词章、声韵、历算、律吕、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以为最有用之学是“经学史乘”,儒学经典乃“记载帝王道法,关切治理”,而史乘则“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设“经筵讲官”及“日讲官”以阐

发义理旨趣。虽出巡狩猎,严寒酷暑,依然“日讲”不辍。读书持以不知为不知态度,重视实践,“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尝以所学数理知识运用于永定河、黄河的治理,颇见其绩。

设馆纂修有《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

 

傅雷读书法

读书不仅仅增加知识——傅雷教子读书

傅雷一生博览群书,他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极渊博的知识,他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培养也要求极高。

次子傅敏曾回忆说,刚进入初中,父亲就要求他读《古文观止》。傅雷对儿子说:“这个古文选本,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辑文章220篇,能照顾到各种文章体裁和多方面的艺术风格。其中不少优秀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各家散文的不同风貌,如《战国策》记事的严谨简洁;纵横家说理的周到缜密;《庄子》想象的汪洋恣肆……无论它的说理、言情、写景、状物,均堪称典范,对你的古文学习和修养有帮助。”他每星期天选择其中一篇详细讲解,孩子读懂后便要背诵。

一次,傅敏由于忙于球赛而未能背出《岳阳楼记》。垂着头,心中忐忑不安,等着父亲批评。平时对儿子要求极严的傅雷这回没有发脾气。使劲吸着烟,半晌才缓缓地说:“过去,私塾先生要学生背书,子曰、诗云,即使不懂,也要鹦鹉学舌地跟着念和背。诚然,死记硬背不宜提倡。然而平心而论,似也有其道理。七八岁的孩子,记忆力正强,与其乱记些无甚大用的顺口溜,不如多背些古诗古文。中国的好诗文多得很。一首首一篇篇地储存在脑子里。日子长了,印象极深。待长大些,再细细咀嚼、体味,便悟出了其中意义。这叫作反刍。若到了二三十岁,甚至更晚才开始背,怕也难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都是经验之谈哪!……”望着已经知错的儿子,傅雷翻开《岳阳楼记》这一篇,让儿子高声朗读,然后意味深长地说:“范仲淹先生登岳阳楼,将览物之情归纳为悲喜二意,指出古之仁人忧多而乐少。然后说明自己之忧乐俱在天下,正见他确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真意。还记得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么?”“记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傅雷点点头:“那么你想想看,为什么同样登高望远,同样登岳阳楼,听见之景是一样的,而他的想法与别人不同?他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和他的经历、思想有什么联系?全文是怎样一层层展示它的中心的?……”

望着父亲那眼镜片后慈祥、智慧的目光,傅敏重重地点点头。二十多年后傅敏回忆起来,耳边似还响起父亲那熟悉的声音:“做学问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能自欺欺人呵!”

长子傅聪是著名的钢琴艺术家。在傅雷的影响下,从小熟悉了贝多芬、克利斯朵夫等,培养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在父亲严格执教下学习音乐,练习钢琴,从而走上成材之路。1954年傅聪赴波兰参加国际钢琴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并引起轰动。欧洲的评委们在幕后听到傅聪的西洋曲子里,隐隐约约地揉合了唐诗的意境。意境是中国式审美的特质,外国评委倾倒了。东西方文化交融成了傅聪成功的秘诀。《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在海外学艺的儿子的部分家信。它记载了父辈对儿辈的精神上的家训,记载了一位历经沧桑的饱学的长者对才华横溢但又初入人世的青年人的忠告。这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充满了父爱的教子篇,是一部青年修养的好读本。

可见,傅雷是把读书与做人,读书与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希望儿子能做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事实也真像老人所期望的那样,傅聪在异国飘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书信中,从父亲所推荐、所分析的一系列书籍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和艺术的养料,从而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艺术有更诚挚的爱。不管在人生旅途中遭到怎样的风浪和坎坷,他都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列宁读书法

列宁怎样提高阅读速度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

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朱熹读书法

朱熹主张“循序渐进”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

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巴金的读书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恩格斯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86,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毛主席读书法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书、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华罗庚读书法

华罗庚读书法:“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

华罗庚教授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

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爱因斯坦读书法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

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

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叔本华:绝不滥读

文学的情形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危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大抵来说,目前十分之九的书籍是专以骗钱为目的的。为了这种目的,作者、评论家和出版商,不惜同流合污,朋比为奸。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性还是小说或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所写作的人是常会受大众欢迎的。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不读坏书,没有人会责难你,好书读得多,也不会引起非义。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因为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无暇阅读前贤的睿智作品,所以连作者也仅停滞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围中,我们的时代就这样在自己所设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伍尔芙夫人读书法

伍尔芙夫人(18821941),英国作家。其读书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尽量敞开胸怀,来容纳作者给自己带来的无数印象;第二步是比较与判断。第二步比第一步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必须经过广泛的阅读,有充分的理解力和很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进行生动有力的比较。更难的是对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指出它的失败与成功,哪一部分是它的优点,哪一部分是它的缺陷。对这两个步骤,伍尔芙夫人形象地比喻为当“朋友”与当“法官”。当“朋友”是为了解书的内容,获得印象。但这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就此止步是不行的。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当人们拿一本书与别的书比较时,意味着态度已经有了变化,从前是作者的朋友,现在则想当一名法官。我们同样也不能太严厉。但有些读物是例外。对那些伪书、劣书、坏书,对它们的审判必须严厉。在评价一本书时,最好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最佳作品作比较,不仅能使之优劣分明,还能使那些优秀作品相得益彰,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郑板桥读书法:精选有用的书,学而致用

     郑板桥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他还说:“五经,二十一史,藏十二郭,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才。”

     由此可以看出,郑板桥强调的是读书求多是无用的,而应当精选出自己有用的书,要学而致用。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一些绘画理论也反映了他对读书的看法。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这并不是说郑板桥排斥传统技艺,排斥对前人的学习。恰恰相反,他作兰竹,就是直接取于石涛,并得文与可、徐渭等先辈笔意。他的真正含义是说学习必须“略其迹”,而“取其意”。强调读书重在求意。为此,他还主张读书不必求“全”,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这些主张则在于要倡导读书须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为我所用。

 

钱穆:读书应先定“旨趣”

    钱穆曾在《读书通讯》194651625期上发表《读书漫谈》一文,阐述了他对读书的观点。他认为,读书应先定"旨趣",否则"莫谈方法门径、书籍选材以及其他等等"。读书旨趣有两途,一是为谋职业、温饱、声名等私利;一是纯粹为一种求知的兴趣和热忱,即为己而学。这两途有时亦未尝不可相通,"然而到底性质不同,利弊迥异"。为私利而学,则读书"必求炫耀,必求迎合,必求卖弄,必求趋奉,必求速成,必喜标新立异,必务独创己见";为己之学,则"一定沉潜,不喜炫耀,不务卖弄而刚毅,不求迎合""不期速成而真实"。并认为,大凡读书之显著分别,一是求益,一是求速成。"欲速成的便不想再求益",只要求速成的学风一旦弥漫,文艺哲理的书籍,全变成读者求速成之工具。学理科的人,亦如此。"只要你真是发乎性情之所爱好,为研究真理而走向自然科学的路径,则将来学成致用,职业即为性情之发舒,工作便是真理的实验""至少一种不苟且不敷衍的精神,可以常持不失"。鉴于学问之道,千门万户,累层曲折,他"敬劝读书人本为己之旨,具求益之忱"

 

  

  • 上一篇阅读:

  • 下一篇阅读: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