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文人墨客 >> 阅读正文
王海鸰与茅奖无缘豪无遗憾 采访只谈话剧
        ★★★★
【字体:
王海鸰与茅奖无缘豪无遗憾 采访只谈话剧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22

  本报讯(记者 术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曾创作《牵手》、《中国式离婚》等影视剧和小说的作家王海鸰,对《中国式离婚》未能入选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感到遗憾。

  昨日,记者向王海鸰求证时,她惊讶地表示,这是一则荒谬的失实报道,自己从没有发表过这样的言论。

  王海鸰表示,她知道茅盾文学奖四年一届,第六届是在1999--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中进行评选。而《中国式离婚》是2004年出版的作品,根本不在本届评选的时限内。她说:“原报道称我为未能入选感到遗憾,显得我很傻,连茅盾文学奖评奖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另外,王海鸰还特别强调,自己是一个不得奖的作家,几乎没有得过什么奖,因此,对茅盾文学奖以及各类奖项的评奖情况从未认真关注过。作为一个面向大众,写主流生活状态的作家,如果作品一定要在专家认可和读者认可之间选择,她选择读者。她说:“能得奖我当然高兴,但我没有那么贪得无厌,我对任何评奖都完全没有期待。”对于报道中这个言论的来源,王海鸰回忆说,她前几日参加由自己编剧的话剧《洗礼》即将公演的新闻发布会,一位记者要求采访,她当时特别表示了自己希望只谈话剧。

  但在交流中,谈到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因为刚刚看过本报的报道,她就聊了几句,但从未表示过遗憾遗憾,她说:“遗憾实在是无中生有。”她强调,自己之所以愿意在媒体澄清这件事,是不想让同行们觉得自己斤斤计较。

  王海鸰还解释说,她当时说的是,她认为一个奖项应该有双重功能,一个是对作者的肯定,有一定世俗的功能;另一个是把优秀的作品引荐给读者。如果茅盾文学奖评出的作品都能像《尘埃落定》那样,得奖之后成为畅销书,这个奖项就能保持它的权威性,否则可能成为圈内人的自娱自乐。

(责编:心雨)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