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经典美文 >> 阅读正文
别让病态瘟疫危害心灵
        ★★★★★
【字体:
别让病态瘟疫危害心灵
作者:作者:朱忠…    阅读来源:中国文学评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4
  近年来,文坛异常活跃,“知名”作家越来越多。但不少“作家”的名气不是来自于他们的文字功底有多深厚,写出了什么盖世作品,而是来自于他们敏捷的头脑,善于抓住社会的热点,善于抓住读者的口味,或者说是善于迎合人们的好奇心理,喜欢窥探别人,特别是一些名人的隐私,甚至躺在某个角落里制造隐私,或者干脆贩卖自己的隐私。例如,有人“披露”,雷锋在参军之前由其哥哥给他订下一门亲事,那时的订亲相当于现在的领取结婚证一样具有“法律效力”,而说他在参军后又私下里与住地一位姑娘建立恋爱关系,如何相爱等等,写得煞有其事。 
  围绕名人似乎总有做不完的文章,先是所谓的名人“写真集”走俏,现在则是“隐私”畅销。不仅如此,畅销的“隐私”已从少数名人转向了平常人。在这些畅销的“隐私”书里,作者大多将笔墨指向主人公的寻欢作乐,仿佛亲眼所见。我想,这样的作者实在需要“丰富想象力”,不时还需要掺杂他们自己的“白日梦”。 

  然而,这样的作者却有一万条理由拒绝别人对其真实性的质疑,他们甚至拿起了“法律武器”:因为是隐私,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名誉,他必须“恪守”所谓的“职业道德”或者“诺言”。到了这样的份上,你再穷追真情,岂不反衬出自己的心态不正常?于是,有了“挡箭牌”,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创作”了。 

  如今,在大大小小的书店柜台上,摆满了各色的“个人隐私”。它们的畅销,是文学的无奈和耻辱。“作家”,曾经拥有“人类进步阶梯”的美誉,而这一称号正在被某些无耻之徒所玷污,而那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则堕落成了他们的帮手。为此,我们有理由要求,堵住出版源头,不让“隐私”这场病态的瘟疫,危害我们的心灵和肌体。
                    作者:朱忠保
  • 上一篇阅读:

  • 下一篇阅读: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