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引导学生从朴实中发现淳美
        ★★★★
【字体:
引导学生从朴实中发现淳美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苏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所选的都是有关民俗风情的文章。民俗文化是一幅社会风俗画,是一道人文风景线,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这个有关民俗风情的单元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始终着眼于透过描写民俗的朴实的文字,去发现生活的淳美,从而了解家乡的习俗,了解华夏文明,进而有兴趣去了解世界各国的风情,为学生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在设计教学这一单元之前,利用来自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调动学生去了解社会民俗的热情。我写了网郎两个字之后问学生,看到这两个字想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这个名字很,似乎是个上网高手的日本化的网名;有的说这人名字很,像是个旧社会人的名字;也有的人说这个名字特别有历史感,纯是中国风味。我便讲述了一个乡间的习俗:一位母亲苦于孩子总是夭亡,就根据乡下的习俗,把刚生下的第三个孩子用网罩住了,并给这个孩子取名网郎。这位母亲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妇女,只是凭着一腔爱心做着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所巧的是这个名叫网郎的孩子活了下来。然后请学生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接着在开始的单元综述中,让学生探讨有关社戏、端午日、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间的重大节日习俗,使他们认识到我国各地的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要通过领略那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民俗,去体会多姿多彩的人生,五彩斑斓的文明。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搜集到的有关各地过节、庆典的录像或图片,并配以优美的乐曲,以引发学生对民俗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多彩的人文风景画中。有了这样的情感上的需要,认识上的需要,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饱满、高涨。

二、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自主探讨,理解主题

教师的知识、文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生成知识,从而产生的智慧是无限的。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并不等于教师在课堂中作用的淡出,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自主对话,善于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点,及时引导、点拨,充分地倾听学生,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把学生由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民俗本身扎根于大众,立足于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注意从生活中去考察、理解,从而比较自己与作者认识的异同,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

在教学《社戏》一文时,教师可先出示地方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社戏其实是很平常的,是自古以来相沿成习的,农民为祭社而演的年规戏,它甚至连像样的舞台也没有,但在孩子的眼里社戏究竟在何处?这样,使学生的视线很自然地从社戏本身跳到社戏之外。在教学中,学生的目光始终在课文中搜索美点,经过小组认识上的互补、交流,学生们终于发现,文章中心事件是看社戏,而最美的是整个看戏前后所表现出来的平桥村村民淳朴热情的民风之美,江南水乡特有的景物之美,乡间生活的快乐自由,人际关系的和谐亲密,人们的勤劳能干、珍爱劳动成果的朴实作风之。这些构成的情愫给这平常的社戏镀上了金色的光泽,令作者缅怀、令读者感慨,既而搅动了学生内心对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人生经验通感,将自己的童年和作者对童年的感情交融,碰撞出动情的火花,在作者回味无穷的同时,也让每一个学生在心灵里引起共鸣,进而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又如《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我的思念是圆的》都和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中秋节的月是最圆的,这三首诗词所抒发的感情学生大体上还是能理解的,所以教师其实不必事无巨细,逐首讲析。在教学之前,可先请学生自主探讨以下问题:三首诗所抒发的共同的感情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每首诗词中哪些诗词句最能揭示诗词的主旨?你认为诗词中最动情的诗词句是哪些?谈谈各自的理由。前两问是着眼于整体感受,后三问落实到对重要诗句的感悟。课上学生时而读诗,时而争论,有的学生还把自己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途径所获取的资料,作为依据来阐述自己的看法。最后,这些看法和资料都上传到教师的课本资料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随意到课本资料中查看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补充自己的资料以及理解上的不足。这一课其实是学生的一次交流过程,也是一次真正的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感悟和认识升华的过程。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始终既能立足于文本,又能放眼于课外,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对诗文的理解也比教师单向灌输深刻得多。

三、尊重历史,学会扬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本单元的教学,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感受华夏文明的魅力,理解千百年来人们的期望和向往,从而更热爱生活,了解人生的真谛,又要让学生懂得考察民俗还要尊重历史,学会扬弃,加深对民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不难发现,民俗已化为日常礼仪,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它已经具体表现为一些讲究、规矩,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它已同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密不可分。教学《端午日》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家乡有哪些端午节习俗,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寄托了什么希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描写的龙舟赛所体现的精神风貌,真切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体会到其中凝聚的奋发向上、合力争先的民族精神。《本命年的回想》中描写吃腊八粥、贴对联、守岁等活动,教师可着力引导学生体会春节时那些规矩中体现出的乡亲们诚心诚意祈求来年幸福的那种对新生活的渴望,感受到忙碌热烈的操劳中所蕴含的生活的淳美,并真切体会到春节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形象的诠释,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

由于民俗文化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内容广博芜杂,它已成为人们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准则,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地受到濡染熏陶,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传承的责任,所以对有关的习俗,教师也应该从历史的、文化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理解。《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中讲到了炒年货时奶奶的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文中的送灶王爷、换门神这些滑稽可笑的举止令学生忍俊不禁。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虔诚的举动中,体会其中所饱含的虔诚的愿望,而不是仅仅感到他们的迷信可笑。之后要引导学生理解民俗与时代相关,有的习俗我们还在继承着,有的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民俗,我们要做理性的分析,有所扬,有所弃,把华夏文明的精华弘扬下去,让它走向世界。引导学生在历史的背景下考察、理解各地的文化,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高度。学生虽不能一时达到这个高度,但可以引导他们知道有这样的一种高度和视角,随着他们的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们会渐渐地学会怎样去关注和理解包括民俗在内的其他文化现象的。

新课标下,教师要致力于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出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锻炼、提高、创造的平台。在民俗风情的这一单元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透过民俗这一社会风习画,看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虽然这只是一个单元的教学,但教师没有局限于单个篇目,而是对整个单元做精心设计,事实上这个单元教学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研究了,不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课的独到与快乐,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参与课堂学习,而且使学生的眼光既能立足于文本,又能关注到生活,还能放眼于历史,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