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文题思路训练:敞开心扉 情泻笔端
        ★★★
【字体:
文题思路训练:敞开心扉 情泻笔端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30
                         本期对症:虚情假意,言不由衷

        误区扫描

        当表达真情实感成为许多地区中考作文试题的明确要求时,不少同学却因感情失真而屡屡失分。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胡编乱造,赚取同情。
    有人下笔就爱写自己并不存在的凄惨身世、不幸遭遇,以此来博得他人的同情心。由于作者缺少生活基础和感情体验,很容易露出虚情假意的“马脚”。
        二、情景不谐,生硬别扭。
    比如,光顾抒情,而没有描画人物或景物,结果情无所依靠,无所寄托。又比如,干巴巴地叙完事,突然来一段异常“深挚”的抒情,由于缺少感情变化的铺垫和演绎,致使前后不协调、不一致。
        三、无病呻吟,感情苍白。以翻来覆去的表白来凑字数,尽是些空话、套话、假话、废话。这样的文章,感情苍白乏力。

        考场导航

        一个优秀的作者,要善于以浓浓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万千思绪,激发读者丰赡的情感体验。按照“文如其人”的说法,要写出令人感动的好文章,既需要我们真诚为人,也需要我们用心感悟生活,学会融情于文。在具体方法上,可从如下方面着力:
    一是笔绘亲身经历。
    黄宗羲指出:“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自己经历过的事,由于有了切身感受,所以自己的心最容易沉浸进去,也就容易做到笔下生情。比如说,回想往事,心中依然有着或感动或热爱或愤怒的感情,经过心中的酝酿,你就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二是讲究设身处地。
    有时我们会写平时听到、看到过的事,由于这些事不是我们的直接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不到位,这时很容易出现感情欠缺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恰当的做法是写作者在心中把自己换作是故事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感受特定情景、特殊心愿。
    三是恰当把握“火候”。
    抒情要做到恰如其分,首先要选好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但他它必须承载或烘托出作者心中的感情。其次,要合理布局感情的走势。文中的感情变化线索要清晰、自然,感情的高潮宜于安排在文末部分。第三,抒情语言措辞要适中。坚决杜绝那些空洞的、夸大的、不实的矫情式抒情语言。

        升格示例
        习作《我发现了父爱》一文中写“我”感到到父亲在费力地背“我”上医院,由此化解了平日里对他的误解的经过。下面就是作者的抒情文段:
        啊,父亲啊,我的父亲啊,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父亲,他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伟大的父亲。他的儿子呢,实在是太渺小了,他竟然还误解了他父亲,他是多么不应该啊。我感到十分的惭愧,啊,人世间有多少爱啊。我决心好好学习,加快步伐向前进,不辜负我敬爱的父亲的期望,长大后报答我敬爱的父亲。
        文章刚刚写“我”对父亲的误解,突然一下子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什么“最最伟大”啊,什么“太渺小”啊,用语太言过其实。采用第三人称,以“他”称父亲,抒情力度不够。表决心的话,针对性不强,显空洞。修改本文段,可以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面对对方倾诉,以强化抒情效果。请看: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修改后,换用第二人称写作,围绕亲情话题展示自己的认识,密切了前面的事与现在的情。将个人心理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结合,贴切自然,动人心扉。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