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创造,教学的根本
        ★★★
【字体:
创造,教学的根本
作者:邵宽仁    文摘来源:眉县齐镇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7
    “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第9页)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论断明确的揭示出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的本质特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教学劳动,在劳动对象即学生身上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确证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才干,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而教师在一定的素质基础上,在师生双向交流、选择、实践的过程中,要成功的“再现自己”、超越和发展自己,就势必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抉择。这种创造性的抉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目的明确和实践自觉。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创造人才,而这一目的早在教学劳动前就已经在表象中或观念中存在着。因此,教师的教学实践是自觉行为,而不是盲目的行为。“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列宁全集》第38页)教学目的即是综合了人类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等诸多因素而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它作为规律来支配教学劳动过程。教学劳动的创造性必须表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集团利益和个人的发展水平都有深切而透彻的了解,并把这一切融会贯通、凝结成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贯彻和体现这一目的。
    第二,再现自己和改变对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布鲁姆《教育评价》第3页)这里的“使个人获得发展”即是改变对象,也是再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是互动、互超的。魏书生在西安交大学术报告会上讲的“教学是用习惯改变人,也包括自己”,同样是这个道理。因为教学的对象(学生)不是自然物,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接受教师的学识、精神、人格影响的一面,也有自己改变自己的能动性。教学的创造性就在于处理“再现自己”和“改变对象”的关系、方式、途径和策略上;在于用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明财富,来塑造新一代人的灵魂;在于传播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文化成果,来武装新一代人的头脑。从而使学生达到更高层次的素质结构,以利将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社会价值。这正如夸美纽斯所论述的“人类的一切努力都应当着眼于未来的人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116页)因此,教师在以自己的本质力量或内在尺度来改变学生时,首先要寻找教学目的与学生发展需要的接挈榫点,使两者尽量一致起来,统一起来。并在此前提下,适度选择一定的教学课题为诱发力,经过师生互难、互超的交流、选择、实践,使教师的本质力量逐渐渗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再现和确证自己,调整和改变对象,最终达到师生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境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超越,使教学充满无穷无尽的创造活力、竞争生机。
    第三,选择方法和途径。教学劳动不同于物质生产,即使教学目的是统一的,教学原则是一致的,但采用的方法、途径和程序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是多元的。再则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样性,也势必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灵活地选择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构想和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显得更为困难和复杂,也就成为教学活动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标志。
    客观的说,任何一种方法、途径的背后都隐藏着诸如学术水平、思维方式、性格特点、个性习惯等个人的深层心理因素,自然也存在着优劣、高下之分。因此选择要体现出优选协调的特点,要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承受能力以及教师个人的特点综合考虑,动态运用,不能绝对化、孤立化、固定化地追求统一模式,但也不能任其自流。“教育学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门科学”,教学的方法、途径作为理智的产物,体现了一定的认识规律。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和规则,更重要的是需要灵活多变的技巧和策略。富有弹性、启发性、超前性、应变性的方法、途径的抉择过程,总是呈现为选择—协调—构想—探索—再选择—再协调—再构想—再探索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离开教师的创造意识是无法进行的。
    总之,教育是一项宏大的育人工程,教学劳动的根本是创造。“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有权利拒绝创造吗?不能够,我们绝不能拒绝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第401页)“教学应该永远追随着生活的进步。”(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因此,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革,随着新课标的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劳动中,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前瞻性地探索再现自己、培养新人的规律和方法,在创造中焕发教育教学的无限生机。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