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研究及建议
          ★★★
【字体:
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研究及建议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9
刘伟英  

近几年来,全国各界人士都在强烈呼吁语文教学改革;新编教材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数量,对中学文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飞速发展的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漠视,也需要我们加强对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尽快革除教学中的弊端,探求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健步进入文学的殿堂。

一、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弊端:

1、用作题方式解读文学作品,使语文课失去了生气和灵性。

我听过一位老师讲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原本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可是听完课后,兴味索然。他把课后练习及基础训练还有学生手里的两套资料中有关这一课内容的答案念给学生,甚至都没有启发学生思考答案的组织思路和正确性,就算完成了这一美文的教学工作。不从个体审美体验出发去拥抱作品,只把全部精力用在传授答案上,用冰冷的解剖刀,把一篇篇美文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一位老师讲《世间最美的坟墓》,因为高考考过那篇文章,也就非常省力了,现成的题目,让大家思考,然后老师公布答案。

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更是如此。

朱熹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文学作品教学本应该是最富生气和灵性的,现在却变得如此枯燥乏味。用这种毫无美感可言的方法教学,唯一的作用大概是使学生的文学“味觉”受到伤害,找不到读书的感觉,无法形成独到的见解,甚至导致思维的雷同和创造力的萎缩,导致学生的文学天赋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终身与真正的文学绝缘。对此,无论有多少理由可为我们开脱,我们自身都难辞其咎。

2、可怕的文学阐释习惯伤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好的文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它们以其多义与复杂向读者讲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给读者以启迪。然而,“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世纪末的尴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比如讲《祝福》,批封建礼教,讲《狂人日记》,则更是对封建社会发动总攻;讲《项链》,重点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讲《守财奴》,则肯定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满足于此,我们就无法深入体会鲁迅先生作品中的人格精神,比如他忧国忧民的国民意识,他痛彻心肺的人文关怀,他疾恶如仇的是非观念等,无法感知我们和我们的学生这样自觉地被种种公认的神圣制度、被缺乏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所束缚、所扭曲,就仍然是祥林嫂悲剧生命形态的一种复本。满足于此,我们就堕入了另一套“凡是”的泥淖(凡是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我们都要批判,凡是社会主义的我们都能理解和接受),无法正常思维、正常感知:我们无法理解《一碗阳春面》里所表现的不为艰难所压倒,团结齐心,努力向上的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体谅等美好的感情,不能承认《守财奴》表现了人性的贪婪与愚昧这一人性共有的弱点……

在这样整齐划一、不允许有任何“异端”思想的阐释习惯作用下,学生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失去了原本具有的鲜活思想。有人作过调查,40个中学生读《狂人日记》,他们的感受、认识竟然完全一致!不难推断,一千个这样的学生,恐怕也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

人生的潇洒和惬意,人生那种彻底的享受,是文学和文化才能给予的。我恐怕我们的学生没有多少能享受到这种乐趣。相反,那种折磨人的文学阐释习惯,使得真正与文学有缘的学生在考大学后还需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戒除。一位文学院的老师说:“需要对他们进行刮骨疗法。”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文学教育成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障碍,需要花很大功夫去清除,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又所为何来呢!

3、搬用文学赏析文章、缺乏对作品渗透于自身血肉的独特把握

随着高考对诗歌鉴赏能力考查力度的加大,不少老师也增加了对诗歌鉴赏的关注,然而自己一向对诗歌并无研究,所背诵的诗词也少得可怜,缺乏对文学的兴趣,缺乏文学感知力与文学悟性,不能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形态、情感形态变成自己人生、生命形态的延长,于是只好生搬鉴赏辞典。我听过一位老师讲柳永的《雨霖铃》,也算是一字一板,抑扬顿挫,可是她熟练的背诵丝毫不能加深学生对词作的美感体验。缺乏自己真切感受的生硬转述,怎么可能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怎么可能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与文学悟性呢?她并不是不下功夫,只是把精力用在背诵他人的解析上,我以为这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的做法。其实,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教学中,哪怕我们只谈出自己很小的一点心得,也会使课堂顿时生辉。文学的讲授,应该是从教师的情感深处、从教师的心底流淌出来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触动、受到感染、受到启迪,从而提高他们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二、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

1、社会因素所带来的应试的功利心

王岱在《不仅仅是应试教育》中说道:“现行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的集中反映。”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也明显地带着功利性,总希望今天吃一块肉,明天这块肉的营养就会体现在某一块骨骼或肌肉上。这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极其不利,我们应该明白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应该是高考,把学生训练成高考的机器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2、教师自身素质较差,审美水平低

这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语文教改的步履维艰与此有很大关系。(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对此都很重视,大力开展师训工作,但真正的提高却不是十天半月的集训和一纸证书能解决得了的,它需要我们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钱梦龙说:“一个好语文老师可以把坏课教好,一个差语文老师只会把好课教坏。”这话很有道理。不敢想象,新教材中那么多优美的诗歌,教给一个对诗毫无感觉的人,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教学才能像润物的春雨,像夏夜的清风。才能使作品中含蕴的美质,转化为清洌的甘泉,去滋润荒芜的心田,荡涤污浊的心灵,陶冶品性,引发创造。

3、对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方式不当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红楼梦》称作爱情小说,或伦理小说,或社会小说,乃至广义上的历史小说。语文的魅力也正在于它表意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然而这道理不适用于很多文学作品考题。考题的选项设置或答案设置,基本上采用鉴赏辞典上原句,使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时戴上了金箍,不敢越雷池半步。文学教育,多么需要一种宽松、和谐、能激励人探求乐趣的氛围啊!

三、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文学作品的教学目的

①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文学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含蕴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等,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像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他们更好地把握美、追求美、创造美。

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

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必须无条件接受的知识,即使是真理,也会让人失去兴味的。

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励情感,启迪心灵

就文学作品教学而言,仅有一定的知识与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重物欲、轻精神的社会现实,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单调而沉重的学习生活,以成败论英雄的评价方式等等,让中学生本应细腻丰富的内心变得荒冷,情感变得粗糙。那么我们的文学作品教学就更任重道远。要用我们对作品的感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对人的终极关怀,让学生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陶冶,从而拓展他们的精神空间,帮他们涂好生命的底色,以便能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日后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苦难和不幸。

2、勤于读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①加强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完善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个教师,必须将自己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一个教育家,应该首先是一个思想家。一个语文教师,其知识和能力的配合、组织优良与否,直接决定着他教学的成败。所以在读书方面,语文教师应该有“望尽天涯路”的大志,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奋阅读,不懈努力,以练好内功,真正提高文化底蕴,切不可只满足于教辅资料与各种题库题典。

②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师只有达到艺术的审美,才能对课文及其他文章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与鉴赏。文学素养的高低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而文学作品是一种长期积淀的结果。所以要想上好文学作品讲读课,就必须大量阅读、深入研究,形成对文学的敏锐感知力,去真切感受作家创痛时的呻吟,愤懑时的呐喊,欣喜时的欢歌。

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上的脑力效率。”显然,平板、生硬、粗俗的语言尤其不利于文学作品的教学,美文需要美教,语文教师应力求在准确、生动、灵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文风格,或激昂雄浑,或温柔委婉,或典雅庄重,或机智风趣,或绮丽繁丰,或质朴清新……于漪老师在教读《雨中登泰山》时,这样开讲: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它,赞美它!五岳独尊嘛!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

热情洋溢、气势宏伟的语文给课堂创造了一种群体的感情氛围,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3、改变解题式、讲学式等错误的教学方法

①勇于打破常规

摆脱语文教材处理过程中的习惯性思维,是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意的关键。每个希望把自己的学生引向智慧之宫、引向文学殿堂的语文教师,都不应该拘泥于成说,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动用各种手段,发挥自己的长项,使文学作品教学方法丰富多彩。

②引导阅读、重视诵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讲究精炼,小说讲究生动,散文讲究优美,戏剧讲究传神。诵读美文,背诵名篇,既是文学语言的积累,又是提高欣赏文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好文章,要靠读才能“明其言,会其声,感其情,悟其旨,得其辞,体其义”。

③营造良好氛围

新教材中选编了很多情文并茂的文章,在讲授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很好营造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感情氛围,以便学生更好地进入意境、理解文章、受到陶冶。

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比如讲一个故事,描述一种情景,用美读的方式诵读课文,或者用绘画,或者用音乐,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拥有的材料而定。

④授课时应有因对作品的感知、喜爱和共鸣而唤起的激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火种,能点燃学生求知欲望与智慧的篝火。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教学之初,大多数教师都能很投入地、富有激情地讲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减少,成就事业之心的淡薄,年复一年,热情冷却,激情消失,教学就变成了机械操作,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这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以为简直是灾难。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有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外,还应该投入自己年讲授的作品之中,用心感受,深入理解研究,这样才能喜爱那些作品,讲出作品的内在美,而不致于冷漠地、言不由衷地作教参、资料的传声筒。 



                                                         ( 河南 刘伟英) 作者邮箱: liuweiying958@sohu.com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