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从《宽容序言》的扩读看教师的导学作用
        ★★★★
【字体:
从《宽容序言》的扩读看教师的导学作用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宽容〉序言》跟一般序言不同,很像一个寓言故事,而叙述的笔法既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性散文。针对《〈宽容〉序言》一文的几个难点,我分别找了几篇时文来对比阅读,希望能通过此类文本的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对此类抽象文本的解读。

一、先驱者为何注定是悲剧人物

序言中的先驱者是一个英雄般的人物,他具有所有英雄人物所具有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从容赴死的气概。在那个封闭的山谷社会里,他面对的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双重惩罚,他靠着百折不挠的毅力,躲过了大自然的劫难活着回来了,但面对守旧老人的律法,他死在了山民的乱石中。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但问题是历史上先驱者为何往往注定是悲剧人物?为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我给他们介绍了卞毓方的《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卞文是赞扬先驱者马寅初的,马寅初是《新人口论》的作者,一个现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的遭遇可以作为《〈宽容〉序言》中的一个经典例证。50年代初,当人们还在为人口高速增长而大唱赞歌时,马寅初却以他超前的眼光指出:人口多,就是我们的致命伤。但《新人口论》生不逢时,在极左思潮的狂热中,在陈伯达、康生一伙的煽动下,全党全民共批之!注定了马寅初及他的《新人口论》的悲剧性结局。但马寅初却公开宣布:我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什么是先驱者?马寅初就是先驱者。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卞毓方对思想者的三种命运作了精彩的诠释:一种思想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转瞬就有可能化作明日黄花;一种思想是超前半步,属于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一种思想是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马寅初与他的人口理论演绎的正是思想者的第三种命运。至此,什么是先驱者,先驱者为何是悲剧者,学生听完马老的故事已不言自明了。通过扩读,学生对先驱者的认识比只读文本深刻得多了。学生得到的不光是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他们也受到了一次思想启蒙教育。

二、提倡理性,宽容异见

《宽容》的作者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讲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解放,主张对异己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而序言中所讲的故事是先驱者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就得被处死,且处死的方式极其野蛮,众山民扔乱石使其粉身碎骨。这使人们想起了中世纪罗马鲜花广场发生的僧侣焚烧布鲁诺的故事。在我看来,对异见者是凶残杀害还是提倡宽容,这是专制和文明的分水岭、试金石。历史上也有一些异己者彼此宽容、互让互谅。最典型的是国共两党的著名异己人士胡适、陈独秀。为深入探讨此问题,我给学生阅读了《书屋》杂志2001年第5期上的一篇文章:《宽容与民主同是五四的珍贵遗产》。该文对宽容这个话题有详实的探讨。文中有这么一些话语:在胡适看来,能不能宽容异己者的意见,这是区分中国是否已经从中世纪制度进步到现代制度的根本界线。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一封信中更是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因为争自由的惟一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者未必真非。争自由的惟一理由换话说,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异己的意见与信仰,凡不承认异己者自由的人就不配争自由,就不配谈自由……我们两个老朋友,政治主张上尽管不同,事业上尽管不同,所以仍不失其为老朋友者,正因为你我脑子背后总还有一点容忍异己的态度……读到这里,面对前辈大师的精辟言论,学生们无疑得到了一次思想启蒙的深刻教育。学会宽容,善待异己,在人生乃至人类进化途中才不至于走向极端与歧途。我又以历史及现实生活为例进行引导。民国初年,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实行兼容包并制校方略,北大有了历史上最为生气勃勃的发展;我们中国今天的社会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具包容性,小如言论与学术自由,大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提倡求同存异,提倡多元,才造成了今日之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局面。

三、闭塞是诸恶之源

《〈宽容〉序言》描写的无知山谷在作者笔下是有深意的。自然条件的恶劣造成了封闭落后,也造就了山民的愚昧无知。可怕的是他们十分满足于这种落后的生活状态,更可怕的是他们迷信于控制他们一切的守旧老人。这似乎印证了越是闭塞越是落后,越是落后越是闭塞这个可怕的循环的怪圈。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我给学生读了余秋雨的《行脚深深》一文,这是余秋雨先生在台湾对佛教界的一份演讲。余先生在文中指出:事实证明:闭塞是诸恶之源。因为闭塞增添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盲目的对抗性和互伤性,这正好与佛教的理念相背悖。所以历代佛教旅行家的长途跋涉都包含着突破闭塞的精神使命……由此可见,任何走向开阔的人都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开阔,从闭塞走向开阔,这并不仅仅是古代的事情,到了今天,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闭塞的外部原因已经渐渐消失,而内在原因却未必容易消除。故步自封,以邻为壑,尽管与古人相比,现代人可以轻易地驰骋国际,熟知天下,而内心却常常拘囿自闭,互相觊觎,让自己与别人都快乐不起来,这样的人物不是处处可见么?以上余秋雨先生对于佛教旅行家的赞颂无非是对打破闭塞,走向开阔的赞颂。我们阅读《〈宽容〉序言》也会自然联想到,任何社会不管它有多么强大,只要他妄自尊大,不思进取,它终将一步步走向衰亡;反过来讲,任何社会不管它一时多么落后,只要它不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而是勇敢大度地开放国门,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它就有无限强大蓬勃的生命力,从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什么是宽容的最高境界

通过以上一些优秀时文的扩读,事实上我并没有过多地讲解,学生多数觉得已读懂了房龙的《〈宽容〉序言》。不过也有学生提问说,老师你讲的都是大的方面,如对于国家民族等等,即使讲的个人也都是名人。一般老百姓能做到宽容吗?我们都生活在各种矛盾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是非常难的,在工作与生活中难免不发生矛盾,有时甚至相互伤害。你在对手伤害了你的情况下能做到宽容吗?难道真的如《圣经》所言,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拿给他打吗?我们或许可以容忍别人的种种恶习、缺点、错误,但我们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致命的伤害和打击吗?有一位同学干脆就说,老师你能宽容别人对你的伤害吗?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位学生的提问,而是又找了一篇2003年第5期的《散文选刊》上的文章——《把伤害留给自己》给学生阅读。文章讲的是二战时期的故事:有两名战友在与德军的战斗中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两人不仅是同乡,而且是很好的朋友。两人在森林中走了十多天,可能是迷了路,但两人靠着互相鼓励安慰,艰难地跋涉着。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可以艰难地活下去。在一次与德军的遭遇战中,经过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时,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后面的战士惶恐地跑了过来,帮助包扎受了伤的战士。那晚,两人谁也没有吃那些剩下的鹿肉,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30年后,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但当晚我就原谅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剩下的鹿肉活下去,我也知道他活下去是为了他的母亲。……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原谅他。文章最后写到: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理、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惟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最高境界。读完这篇文章,我看见许多学生眼里已满含着泪花……我趁势讲到,有同学不是问我能否宽容别人对我的伤害吗?我的回答是:我肯定能!有什么样的伤害能比得上对生命的伤害?对生命的伤害尚且可以原谅,我能不原谅别人的伤害么!往大的方面讲,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伤害已经或正在得到互相谅解,如中日、两德和最近的巴以冲突。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趋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个人有什么不能宽容的呢!

教给学生扩读的方法事实上是教给他一种自学的方法。一篇文章有理解难度,可以多阅读几篇类似的文章以加深理解。扩读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延伸,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运用时文来诠释这个例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开启新思路,吸收新观点,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我认为一堂课只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那么就成功了一多半。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