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教师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
【字体:
教师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8

教师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作者: 邱祖红
 


教师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华师附小  邱祖红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素质的高低不仅仅表现在智力因素上,更大程度上表现在意志、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上。而当今的独生子女智力发展较强,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广博,比较聪明,但不少孩子怕吃苦、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人际关系差。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给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教师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教师应如何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呢?下面就谈谈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1.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使许多孩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能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有些孩子过于自信自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而有些孩子又过于自卑,封锁心灵,找不到朋友,感受不到友谊的快乐。教师应不失时宜地引导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能达到的知识水平,注意培养自己的性格和修养,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自己,调整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曾深刻的指出:“教育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完。”的确,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们获益多多,甚至受益终生。作为教师,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卫生等习惯,应使他们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帮助他们明确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能怎么做,不能怎么做,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行为的表率,所谓“言传身教”、“身正是范”是有它永久的魅力的。 
3.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品质对孩子智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合理、正当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的兴趣,崇高的志向,出众的能力和优良的性格都是人们学习的推动力量,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调查研究表明:正常儿童一般都具有勤奋、上进 、好奇、爱问等个性特点,这些个性特点促使其智力得到不断发展。所以智力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必须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结合起来。 
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首先要了解和研究儿童的个性特长,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全面发展。对于个性强、脾气犟、吃软不吃硬的学生,用心平气和、因势利导;对于“吃硬不吃软”的淘气学生就不要过于迁就或温存。当然,既要培养儿童很好的性格,又要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特别是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力,开展“挫折教育”,努力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 
4.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类精神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产生一种无形的合力和一种互补作用力,还能融洽人的思想感情。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儿童乐观的心境.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以我为中心”,不善于交往,与同学相处时总会有矛盾发生。怎样引导儿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也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首先,教师的处世态度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教师对待学生态度温和友善、关心爱护学生,他们会对教师产生尊敬可亲的印象,这样易和孩子形成积极交往意识,相反则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交际方式往往给孩子树起鲜明榜样,对学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这一点,我的体会犹为深刻。其次,教师应鼓励儿童走出狭小的天地和同伴交往,通过交往,相互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感受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的异同点,同时,教师应教育儿童心中有他人,教会儿童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不顾他人的利益他人的需要。 
总之,教师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既应重视儿童智力的开发,又要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最为全面发展的人,最具开拓精神的人,最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