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韵译”——古诗词教学创新一法
          ★★★
【字体:
“韵译”——古诗词教学创新一法
作者:邹兆文    文摘来源:浙江临海市教育局教研室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9
  一、古诗今译与“韵译”
  古诗今译,在中学语文界乃至学术界都是很不时髦的做法。“诗无达诂”,更何况将极其凝练的古典诗词用现代汉语进行演绎,其难度可想而知!许多专家认为古诗词是不可译的,译成外语如此,译作现代汉语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古诗词是否可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可译性”的理解。如果把“可译”理解为绝对地、完全地传递原作的意义和韵味,那么,所有的文体都是不可译的,我们也没必要翻译许多外国文学作品(甚至其它一切文本)给中国的读者,也不可能将中国的文字翻译到国外了;而如果我们将“可译”理解为比较完整准确、甚至创造性地传递原作的意义和韵味,那么,古诗词能否今译就是一个不必讨论的问题。
  再让我们就中学语文教学的语境来谈这一问题。
  中学生的文言功底是相当薄弱的,这使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经常遇到障碍,含糊地跳过总不是好办法,而实践中确有许多老师有意无意地用“诗无达诂”“诗读百遍,其义自现”等说辞来敷衍过去。学生自无话可说,可其“义”却未必能自己主动显现,因为现在大多数的中学生,已经不可能有“读百遍”的时间和耐心了。
  再者,如果我们不是从古诗今译的结果,而是从其过程来看,不把译出精品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将古诗今译的活动作为提高学生鉴赏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那么,古诗今译不仅是可行的,而且,适当提高要求的古诗今译,还可能成为中学古诗词教学创新的百花园中一朵独具魅力的小花。
  我这里“适当提高要求的古诗今译”,简言之就是“韵译”。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今译也不是完全没有,最普遍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来翻译古诗词,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为指归,其成果往往在语言上比较粗糙,原诗的音韵、节奏、语言中的深层意义和意味耗损比较大。一句话:一翻译诗味就没了。另一种情况是只对诗中关键词句进行释译,全诗的意蕴则通过朗诵、品读、改写、补充想象等方式来把握,这应该说是比较好的一种古诗词教学策略。
  “韵译”则是一种完整的古诗今译,与前述第一种策略比较,它不仅要求比较准确地传递出作品的意义,同时还要求尽可能地传递出原诗的味道——诗的韵律、节奏和基本特色。
  二、古诗“韵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义。
  且看杜甫诗《月夜》的前四句“今夜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面对这“怜”字,许多学生本能地想到“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幕江吟》)的句子来。白诗中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因而许多学生将本诗的“怜”译作“怜惜”“怜爱”。越是基础好的同学越不会想到这里的“怜”的用法其实与现代汉语相同,是“怜悯”“同情”之义,因为他们往往更自觉地用词语的“古义” (其实“怜”在古诗文中本就有“怜悯”之义,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句子,只是应试训练中的学生,往往习惯于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罢了)来解读古诗。通过教师引导和师生共同探讨,大家意识到,安史之乱中,杜甫一家人逃难到  州,同看一轮圆月,虽不幸却又万幸地能一家团圆。而今夜,丈夫被判军掳在长安,妻子一人望月,其怨、其苦、其忧是可想而知的。最让人怜悯痛心的是,孩子们还太小太小,还不懂人间离乱的痛苦,还不理解母亲“忆长安”的深切忧虑,还不懂这父子暂别或许将成为永别……这样理解“怜”字,其饱含的情思,才是深沉蕴藉和感人肺腑的。而“值得怜爱”的理解,虽能说通,却肤浅,平俗,不能产生震憾人心的力量。
  一般来说,学生在韵译和交流过程中,能够对不懂之处以及一般自以为懂得了的地方进行细致地推敲和研究,从而更深入准确地理解作品,而粗放式的今译和排斥今译的做法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二) 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原诗的特色
  如杜甫诗《旅夜书怀》中的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两句诗分别由三个名词性结构联缀而成,句中没有谓词,这是古诗词追求凝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同时,为了符合声律要求,诗句在词语组合的顺序上也大异常规,学生读后颇有凌乱之感。试让学生韵译,其一为:“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是“微风-岸-细草 / 夜-危樯-独舟”的顺序。)在古诗和“韵译”的对比之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用词凝练,句法灵活的特点就有了深切的体悟。当然,上面两句诗还可以译得更好,体现出原诗一种蒙太奇般的意象组合效果,后文另有论述。
  (三) “韵译”的过程既是准确地理解原诗意义和表现手法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过程。 
  要想译得真切,译得传神,就必须对原诗的诗意和表现手法有深刻的把握,而选用什么样的词语、句式,押什么韵辙,体现什么样的风格……这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思考,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挑战。“韵译”后,不同的译文的比较、品评中,学生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并能获得创造的快乐。
  且看同学的对《诗经•静女》的韵译:
  “娴静的少女真可爱 / 躲在城墙角不肯出来 / 你藏在哪里啊,怎不让我瞧见  /  叫我这傻哥哥挠头又徘徊 
  娴静的少女真美好 / 送给我红色的长笛 /长笛红艳艳光鲜润泽/  我喜爱的你如此美丽  
  你采来送我的茅草芽 / 实在是美丽又新奇 / 并非是这茅草芽有多美 / 只为你身上有姑娘的香馨。
  这首“韵译”诗,比较准确地传递了原诗的意义和韵味,再现了热恋中的毛头小伙的痴情和欢乐,风格上也保持了自然流畅的民歌风格。特别是一、三两节的最后一句的翻译很传神,是同学们“疑义相与析”,共同创作的结果。
  第一节末句的翻译最初没加“傻哥哥”三个字,为“叫我在这里挠头又徘徊”,改过后更加恢谐生动而又不违原诗的情调。
  第三节的末句,大家争议的是主语前的代词用“它”还是用“你”,讨论后基本达成一致:用“它”与前文承接自然顺畅,固然不错;但用“你”却仿佛在我们面前浮现出小伙子手捧茅草芽自言自语,痴心无限,幸福无比的憨态,最为贴切传神。
  应该说,这首诗的译得还很幼稚,但在“韵译”与一同品赏修改的过程中,同学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这种对语言孜孜以求态度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语文的味道和具有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的欢乐。最后,教师推荐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的译作①给同学们欣赏,同学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作品虽不如余先生的整齐流畅,却也有自己独创的传神之处。
  三、古诗词“韵译“的原则
  “信、达、雅”三个字,可以说是翻译标准的最好的概括,对中学生而言,古诗词“韵译”则可给予更简便、更易操作的指导。
  (一)意真,即翻译不能出错,并要准确传达原诗的基本意义和意味。比如前文对杜甫诗《月夜》中“遥怜”的“怜”字的翻译,就须仔细推敲,既要考证“怜”字的几种常用意义,同时还要结合语境,根据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加以准确判断。
  (二)音美。古诗词是讲究押韵的,译诗要给予充分的考虑。最好能押相同韵辙,如不能,也要考虑到韵辙的开口度、响亮度、清与浊等对表现力的影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表达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在用韵上,采用的是齐齿呼的“一七韵”,该韵母发音纤细,与词作所要传达的哀怨凄切的思想感情是同构的,同学“韵译”时就不宜选用开口度大、发音响亮的“发花”“言前”“江阳”等韵辙。
  此外,格律诗音律和谐,句式齐整,在翻译中也要予以充分的考虑,不能把诗句译得过于零乱,可引导学生模仿闻一多和徐志摩等人的新格律体进行创作。
  (三)体现原诗的风格。比如前边提到的《诗经•静女》,就要体现原诗纯朴率直、自然流畅的民歌特色,并力图象余冠英先生那样,译出原诗四言为主的整饰之美。再如前文提到过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翻译,除应补充省略的谓词,并按语意关系重新调整语序外,还应译出诗句蒙太奇一般的跳跃性和多重意象组合的新奇效果。笔者试译如下:“微风轻拂。江岸。细草如丝般轻颤。/深夜。孤舟。高耸的桅杆。”这样的译法,也许并不恰当,但这种对语言和作品风格的执着追求,我以为恰是对原作者最大的尊重。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