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巩固基础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默写。
1.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论语·学而》)
2.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二)阅渎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
(3)父异焉( ) (4)即书诗四句( )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6)泯然众人矣( )
2.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项是 ( )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余闻之也/久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题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②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③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④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