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苹果里的“五角星”
        ★★★★
【字体:
苹果里的“五角星”
作者:储开芬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1、板书课题:17、苹果里的“五角星”。

2、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⑴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⑵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语句和课文。

⑶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出示:

清晰    生疏    苹果核    循规蹈矩    感触

魅力    图案    创造力    鲜为人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

⑴抽读生字。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清晰:清楚明白。

循规蹈矩:遵守规矩,这里指按一般的做法办事。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创造力:创新能力。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⑶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人中得到什么启发?

四、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6个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两遍。

2、读、抄词语。(文后练习3,每个抄两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的哪部分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1—4节)

课文的哪部分讲“我”从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中感悟到:创新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5节)

二、细读课文。

1、学习1、2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思考: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从哪里看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的常客?他来干什么?

⑶讨论。

⑷小男孩的话,“我”的话该怎样读?为什么?

⑸分角色读小男孩和“我”的话。

2、学习3、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讨论。

3自然段开头两句写小男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第三句话写“我”看到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和人们通常的切法有什么不同?第四句写小男孩什么表现?说了什么?这里写小男孩动作时用了一个“举”,表示他什么样的心情?这一自然段哪一句体现了小男孩的新本领?

4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课文中通过哪些词语写出了我惊奇心情?

⑶有感情读3、4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评价)。

3、小结:谁能说说第1—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4、这4个自然段里小男孩说的话该怎么读?“我”说的话和我看到的内容该怎么读?

5、分小组讨论,分角色练读。

6、回报、评价。

7、学习第5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讨论。

①这个自然段里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指的是什么?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这一句该怎么说。

②第二句到第四句说的是“我”的感触。第二句中“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它“竟有这么大的魅力”?

③二到四句该怎么读?(该读肯定语气)

⑶反复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⑷小结:第五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横切苹果的新奇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四、课堂练习

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什么。

(文后练习4)

五、布置作业

用“清晰、魅力”两个词语造句。

 

板书设计:

                         常客  显示新本领  拦腰横切

17、苹果里的“五角星”   清晰看出 从未见过 更没想到   创造力

                         没有感触  有魅力 传秘密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