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上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后齐读。
2、读了课题,想问什么问题吗?
(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话呢?人怎么能呼懂鸟儿的话呢?……)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
⑴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通晓 矫健 犒赏 催促 无拘无束
疏忽 怠慢 预报 应验 呆楞呆楞
⑶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检查自读课文。
⑴检查生字读音。
①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②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催、猜”是平舌音,“傻、疏、喳”是翘舌音,“碌、愣”是边音,“愣、莺”是后鼻音。
③齐读。
⑵交流词语掌握情况。
矫健:强壮有力。
通晓:透彻地了解。
犒赏:犒劳赏赐。
疏忽:粗心大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拘束,形容自由自在。
⑶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讨论。
3、全班交流。
第一段(1—3):“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4—11):“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12):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作业。
1、区别形近字组词。
治( ) 催( ) 顽( ) 猜( )
冶( ) 摧( ) 玩( ) 情(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指导。
1、学习第一段。
⑴①自由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爱鸟的原因。
②填空。
我从小就爱鸟,爱看( ),爱听( )。
③齐读。
⑵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讲公冶长的故事。
理解“通晓”。
⑶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这句话怎样读呢?(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哪几句话最能反映“我”的这种心情?(抓住“即使……也……”)
导读2、3两句。
小结。
2、学习第二段。
⑴自由读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读后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①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
a.从哪两个词可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
b.指名读,读出喜爱之情。
②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a.“无拘无束”什么意思?
b.联系上下文,想象人与鸟和谐相处,相互对话的有趣画面,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c.指导朗读“我”与布谷鸟的对话。
同桌互读,指名分角色读。
③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a.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b.指导朗读。
④练习朗读4—9自然段。
⑵读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引导读第10自然段。思考:
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喜欢喜鹊?
从哪儿可看出“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②指名读第11自然段,从哪些语句可看出“我”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指导朗读)
③小结:鸟儿的语言多样、多姿,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我”不仅听懂了鸟语,而且还从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3、学习第三段。
“我”与鸟儿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讨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3、说话:因为鸟儿( ),所以它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4、总结: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来做爱鸟卫士。
四、作业。
1、造句。
疏忽——
顽强——
2、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板书设计:
15 鸟语 倾听 猜想 (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