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正确辨认容易混淆的韵母。
2.通过比较字形和组词,让学生提高形近字的辨析能力,以减少错别字。
3.采用根据意思写成语的形式,复习巩固学过的成语,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4.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让学生学习使用顿号、逗号、书名号、句号、感叹号,重点练习使用顿号。
5.熟记8个成语。
6.读背马克思、鲁迅的名言各一句。
7.根据提供的材料,续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继续训练学生合理想象,把故事内容说具体,说明白。
8.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1.今开我们一齐来完成练习四的1、2、3、4项练习。
2.板书:练习四。
3.投影出示练习四1、2、3、4内容。
二、学生自练。
1.审题。
指名四个学生读四个标题,弄清每道题目的要求。
2.练习。
学习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练习。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教师行间巡视。
三、交流检查
题1: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带点的字,及时正音。
3.让学生用笔圈出带点字音节的韵母,比较它们的不同。谈谈自己正确认读的经验,复习复韵母的认读方法:前音滑向后音。
4.出示八个韵母,开火车认读。再集体齐读。
题2:
1.投影出示几位同学的练习,集体评议。(完成得好的,表扬鼓励,对错误及时纠正。)
2.交流正确区分以上形近字的方法,如:“未”、“末”两字是会意字,“欺”、“期”、“状”、“壮”则是形声字,“陪”、“部”则可用儿歌法帮助区别:左耳陪,右耳部。
3.总结区别形近字的方法,投影出示:
(1)利用汉字造字法区别;
(2)利用儿歌帮助区别。
题3:
1.指名读两个成语的意思。
2.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出这两个成语。(永垂不朽 若无其事)
3.集体评议。注意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别字。
题4:
1.指名一学生读短文。
2.投影出示学生完成的练习。(可选择一人份正确的答案,一份错误的答案。)
3.学生评议,充分讲明评判的理由。
4.教师小结:正确地运用标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语义。顿号是我们刚学习运用的一种标点符号,要记住它是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的。
5.集体齐读加了标点的短文。
四、迁移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以下练习。
夏天来,核桃树上结满了果实,在树上晃悠晃悠的,好像就要掉下来似的,把树枝都压弯了,柴大爷从来不许小朋友乱打,他组织我们一起打核桃,谁能不想到关心集体,心理善良地柴大爷啊。
1.将画线的短句换成成语写在括号内。
2.给短文加上标点。
第 二 课 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接着完成练习6的5、6题练习。
二、教学第五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
(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马克思的话是用比喻的方法提示 了这样一个真理:从来科学研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只有不畏劳苦、坚持不懈、勇于去战胜困难的人,才有希望取得成功。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抒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马克思、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第 三 课 时
一、审题
1.揭示说话的话题:狐狸和乌鸦。
2.学生说说题目的要求。
二、指导
1.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指名一学生背诵《狐狸和乌鸦》。(如记不清,全班学生可一起帮助。)
2.简要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狐狸是怎样骗乌鸦嘴里的肉的?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的呢?
板书:狐狸 狡猾
乌鸦 爱听奉承话
3.出示练习提供的材料,指名一学生读。
4.学生自由读材料,思考:乌鸦一直很后悔,它会想些什么呢?假设你就是那只乌鸦,你会怎么想?
板书:后悔
5.交流讨论以上问题。
6.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及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又碰上狐狸,它会想些什么?狐狸又看到乌鸦叼着一块肉,它又会怎样想呢?它会说些什么呢》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同座位的两位同学一个假扮乌鸦,一个假扮狐狸,讨论以上问题。
7.交流讨论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8.学生将想到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说。
(2)汇报交流,加以指导。不强求故事的结局一致,只要合理,只要符合角色性格发展的逻辑,都应给予肯定。
三、练习
1.吸取发言同学故事中的优点,学生再次练习说话,完善故事情节,把故事讲具体,讲明白。
2.同座位相互练说,要求能评出对方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巡回指导。
四、反馈
1.请几位同学到讲台前讲故事。(不同结局。)
2.总结全班编故事情况,以表扬鼓励为主,抓住一两点评议。
第 四 课 时
教学第八题:学写毛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