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九下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孟子>二章》扩展资料
        ★★★
【字体:
《<孟子>二章》扩展资料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3
扩展资料

  一、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先秦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被尊为“亚圣”。

  政治主张:施行仁政。基本内容是:“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敛”。理论根据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理论是民本论,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与民同乐”,这也是他认为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哲学理论是性善论,他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四端,由此阐述了施行仁政的可能性。

  散文特点:具有论说文的特征,富有气势而笔锋犀利。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现存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主要是记录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论争。

  《孟子》在汉代开始受到重视,最早的注本是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十四卷。韩愈及宋代理学家将之发扬光大,朱熹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并撰写了《孟子集注》。较为详备的注本是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

  三、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当时,七个大国的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君贵民轻,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就深刻地揭露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悲惨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对不义战争提出了质疑,主张以“仁政”一统天下,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文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课文参考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星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五、有关名家评论

  清代人李耆卿在《文章精义》中对《天时不如地利》的评论:“《孟子·公孙丑下》首章起句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下分3段。第1段说天时不如地利,第2段说地利不如人和,第3段专说人和,而归之得道者多助。一节高似一节,此是作文中大法度也。”

  今人冯其庸在《历代文选》中对《天时不如地利》的评论:“孟子一贯主张行仁政,反对当时统治阶级为了争城夺地而进行的不义战争,在这一节文章里,他认为在战争中,得天时之利不及得地利之利,得地利之利则又不及得人和之利,孟子这里所说的‘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也即是内部的团结。同时,孟子又认为只有得道(指行‘仁政’)的人才能得到这种‘人和’,所以他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一定会得到胜利,失道者一定要失败。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卓越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

  今人李炳英在《孟子文选》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评论:“此章说明有作为的人物的成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是没有安闲平顺的道路可走的。人们要能正视矛盾,经受折磨,奋勇前进,不在任何困难和失败下低头,经得起考验,才能炼就担当‘大任’的力量和本领。而艰苦的客观环境,正是培养和增长这种精神的有利条件。如果避免矛盾,畏难敬安,任运流转,那就会堕落腐化,自取灭亡。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在人如此,作为一个‘国’来说,也是从艰苦奋斗中成长起来的。”

  六、孟母三迁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评点:(孟母是一个善于教子的母亲,“孟母三迁”、“孟母对织”的教子故事几乎家喻晓除此之外,《韩诗外传》还记载了他教育孟子认识自己的过失,自责自律的故事。)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