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九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
        ★★★
【字体:
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康成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8

谈《故乡》的主题

  ——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  

  陈根生  

  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故乡》的主题,部编中学语文课本注释上是这样写的:“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一二十年来我们的书刊报纸上提到《故乡》主题也都是大同小异如上所述的,这还有何异议呢?

  最近,我们读到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上茅盾同志以郎损的笔名发表的一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其中有一段专门分析《故乡》主题的珍贵文字:

  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故乡》中的豆腐西施对于迅哥儿的态度,似乎与闰土一定要称“老爷”的态度,相差很远;而实则同有那一样的阶级观念在脑子里。不过因为两人的生活状况不同,所以口吻和举动也大异了。但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出“人生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这是作者对于“现在”的失望,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作者对于将来却不曾绝望;“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很盼望这“新生活”的理想,也因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正确阐发鲁迅杂文的是瞿秋白,第一个高度评价鲁迅小说的是茅盾。茅盾以其独具的慧眼,精到的分析,使鲁迅小说的深刻主题大放异彩。上面谨录的茅盾同志这些话,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鲁迅小说《故乡》的文字,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至今读起来仍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对我们重新认识《故乡》的主题是很有启发的。

  主题,是统领全文的思想,它能把作品中的全部人物都有机地串联起来,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杨二嫂与闰土,一个尖嘴贪利的小市民,一个忠厚老实的苦农民,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他们两个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茅盾同志这段话给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故乡》主要是通过闰土与“我”的关系来反映人们之间的隔膜和辛苦生活,但是小说也用杨二嫂对“我”的态度来揭示这个问题。你看,杨二嫂的一串怪腔怪调:“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面对“我”辛苦辗转的生活,她竟然胡说出这些话来,“我”只得“无话可说”了,跟她这种人解释有什么用呢?杨二嫂的“隔膜”还只不过使“我”“无话可说”,接着出场的儿时的亲密伙伴、忠厚老实的农民闰土与“我”的“隔膜”,就使“我”感到“非常的悲哀”了。因而,在作者笔下,杨二嫂与闰土只有主次之分,从显示主题的作用来看,都是一致的,杨二嫂对“我”的“不了解,隔膜”,是构成《故乡》深刻主题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倘若照现在中学课本注释这样,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形象与表现农村破产、农民生活悲惨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她不就要游离于作品主题之外了么?

  一般地说,小说总是用叙述、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生活,而其中抒情、议论的部分则往往带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故乡》结尾的抒情、议论文字,是我们研究《故乡》主题时必须予以格外重视的,茅盾同志分析时也是大段引录加以说明的。小说结尾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思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里“将我隔成孤身”啊,“隔绝到这地步”啊,反复揭示的不是一个“隔膜”么?用故乡的老屋、山水都不令人留恋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了儿时亲密伙伴闰土的“隔膜”,“使我非常的悲哀”,字里行间,情意充溢,读起来很是感人。可贵的是迅哥儿并不悲观,他用诗情浓郁的语句,色彩明丽的图画,尽情倾诉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热望下一代过上亲密友爱的幸福生活,这正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个哲理性的语句煞尾,表示自己的坚定信念,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小说结尾的抒情、议论着力否定现实的这一代的“隔膜”,寄希望于下一代的亲密友爱,《故乡》主题正在于此。

  那么,造成人们之间“隔膜”的原因是什么呢?茅盾同志那段话也作了中肯的分析:“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作品正是这样描写的。作为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的迅哥儿,阔别重逢时仍沿用儿时的亲切称呼:“闰土哥”,可是作为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农民闰土,可就不同了,“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儿时的天真无猜、亲密无间一扫而空了,代之以世俗的、不自然的神态、称呼,所以紧接着“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为什么“打了一个寒噤”?“隔了一层厚障壁”指什么?答案是很明白的。假如闰土不是那么“恭敬地”称“我”为“老爷”,“我”会产生这么痛心的感受么?可见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上下对立,尊卑森严的等级观念是造成人们之间隔膜的精神因素。

  问题还不止于此。精神来自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所以,闰土头脑里的等级观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身固有的,而是他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深重的阶级压迫、剥削的深刻反映。闰土上场共讲了七句话,其中称呼了四回“老爷”之后,便抖动着嘴唇,断断续续诉苦道:“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接着“母亲和我”的叹息又进一步归纳了他的不幸命运:“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作品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社会情况: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随着帝国主义铁蹄的长驱直入,中国社会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军阀混战频繁,农村破产,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闰土的悲惨生活就是在这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总之“我”回忆对比也好,闰土自己诉苦也好,“母亲和我”叹息也好,作者用近全文一半的篇幅,着力刻画了一个勤劳、忠厚、苦难的农民形象,反映了他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深重的阶级压迫、剥削使他终年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命运。鲁迅总是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来表现主题的,闰土与“我”之间的“隔膜”,究其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深重的经济剥削和阶级压迫所造成的,这也正是《故乡》主题的深刻所在。

  为此,我不揣浅陋,试根据茅盾同志上面的话,概括出《故乡》的主题: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一段经历,深刻揭示了人们之间的可悲隔膜,突出了农村凋蔽、农民破产的惨痛现实,热烈期望下一代能过上亲密友爱的幸福生活。——不知当否,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