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抑中有扬 扬中有抑——从写法上谈《阿长与〈山海经〉》的抑扬
        ★★★
【字体:
抑中有扬 扬中有抑——从写法上谈《阿长与〈山海经〉》的抑扬
作者:王宏伟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5

 

抑中有扬 扬中有抑

 

——从写法上谈《阿长与〈山海经〉》的抑扬

           孝昌二中王宏伟

“文如看山不喜平”,侧重写人的文章尤其如此,唯其这样,才能让人物血肉丰满,个性鲜明,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所谓不喜平,就是说:行文要有起伏,有跌宕,有抑扬。鲁迅先生笔下的阿长就是这样一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我认为:对这个人物形象刻画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三点,1.欲扬先抑;2.抑中有扬;3.扬中有抑。

《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共写了七件事:

(1) 喜欢切切察察,絮絮叨叨。

(2) 睡相不好,爱摆成“大”字。

(3) 过年时一些古怪的仪式。

(4) 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5)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6) 谋害我的隐鼠。

(7) 给我买《山海经》。

这都是一些生活的琐事,看似漫无目的的记流水帐,细细品味,原来这样的安排是大有学问的。

第一,先抑后扬,起伏跌宕。七件事中前四件事是“抑”,第五件事是“扬”;第六件事再“抑”,第七件事又“扬”;这样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生姿。喜欢切切察察已让我“讨厌”,睡觉摆成“大”更让我“多回诉苦”,那元旦古怪的仪式真是“辟头的磨乱”,至于她满肚子的道理那简直是“烦琐之至”。读到此处,那阿长的形象在我们心中真是坏透了。然而,作者的笔锋一转:“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接下来便是她讲的那个长毛的故事。“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一来到让我对她肃然起敬了。“一向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写到第六件事的时候,再“抑”,得知是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后,我气得“极其严重的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这一小小的波折更为后面的“扬”蓄了势。至此,作者不惜笔墨,重点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当她把我“渴慕”已久的书摆在我面前时,我的感觉是“像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我又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行文到此,“我”对长妈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结尾的抒情“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第二,抑中有扬,耐人寻味。如果把前面的四件事仅看成是对阿长“抑”的话,那未免有些对文义曲解。其实这四件事都是抑中有扬。阿长出身卑微,作为我们家的保姆,她却是尽职尽则,忠心耿耿的。喜欢切切察察,“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砖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这是对我的负责。“睡相不好”这是她出身低下,不拘小节,为人朴实的表现。元旦早晨起来的第一句话要说“恭喜”,还要吃“福橘”,这是她为了我“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至于她教给我的很多道理,什么“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什么“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等等,无一不是为了我一生能平平安安。这些朴实而特别的爱在当时固然让我“讨厌”,现在想来,这种爱又是多么珍贵啊!看似平淡的几件事,说出来让人觉得阿长确有“讨厌”之处,可细细品味,阿长的纯朴厚道,无私真诚,尽职尽责等美德已跃然纸上,甚至在阿长身上隐约可见一种特殊的“母爱”。这就是耐人寻味的抑中有扬。

第三,扬中有抑,错落有致。阿长毕竟是我家的女佣,我对她的敬意都是从儿童的眼中产生的,现在想来,她的那些“伟大的神力”似乎有些可笑。“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的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放就炸了!”说这话的时候,神情竟是“严肃”的,甚至有些洋洋得意,自命不凡。殊不知这是一种对妇女的侮辱,是封建社会下层妇女被迫害,被奴役的罪证,而阿长却不以为耻,反倒成了在我面前得意炫耀的资本。不能不让人为之悲哀,这样看来,她的那些“伟大的神力”又显得有些苍白了。至于买《山海经》一事,则主要是对阿长的“扬”,可仔细读来也不乏有些“抑”的地方。“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读者每每读到此处,都不禁为之捧腹。“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她居然听成“三哼经”,其笑容可掬的“憨相”历历在目,若能再想象一下她买书时所费的周折,闹出的笑话,就更让人笑掉大牙了。当然,扬中有抑的“抑”目的是在于把人物写活,使阿长更加栩栩如生,这些“抑”是不会影响阿长的形象的,这就是错落有致的扬中有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文章也要做到这样,叙事不能平铺直叙,记人忌讳专门“高大全”,否则文章会显得平淡乏味。《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为我们写人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直中见曲,平中有奇;波澜起伏,错落有致。一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阿长跃然纸上,作者对她的敬仰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让我们也来学学大师的手笔,在今后的作文中,适当的运用一下先抑后扬,抑中有扬,扬中有抑;或许能在我们写作遇到“山穷水尽”时再次出现“柳暗花明”……

2005-10-6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