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上 >> 九上六单元 >> 教案正文
《陈涉世家》教案设计9
        ★★★
【字体:
《陈涉世家》教案设计9
作者:huquan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7

21 

教学课时:3课时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史记》,及人物形象。

2.了解一些词古今的不同意义。

教学设想

  1.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读准句中停顿)、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的二人小组试泽全文,流通文意,其中,读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

  2.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落实训练重点

  3.在熟悉课文、疏通文意基础上,通过填空题,达到理解基本内容的目的。

  4.用复述主要内容的方法,强化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1.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2.解题。学生阅读注释,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皇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不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大事年表)、八(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将相)、七十二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 

秦始皇统一中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天下苦秦久矣,简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达了人民群众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抗情绪,揭示了暴发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举行起义,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陈胜坚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到宜多应者的效果。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

二、初读课文。

1.正音(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闾()左    谪戌(zhé shù    当行(háng    度已失期(duó

以数谏(shuò jiàn    罾(zēng    间(jiàn    祠(

陈胜王(wàng   忿恚(huì   笞(chī        以应(yìng

宁(nìng)有种乎    蕲(    谯(qiáo    会(huì)计事     长吏(

[说明]本文较学过的文言文长一些,需要注音的字多。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先读注解所注的字音,然后读课文;或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掌握字音;也可以在学生自读后,集体对一些字正音,同时,结合注解,理解其意。有些字的读音,不可能一下子记住,在下边的教学中,随时复习。

2.试译课文

二人小组,结合注解疏通大意,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说明] 学生分小组疏通大意,教师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只是疏通大意,不需要逐字对号入座。指导学生练习在书上做点笔记。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一、检查作业,温习课文。

  讨论练习一

  [说明]从检查作业入手,并通过朗读,温习课文内容,为下边疏通文意做准备。

    听范读

  要求:听读时,想每句话的大意,想上节课有问题的语句现在明白了没有;准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二、集体解疑,疏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具体方法:

  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说明]让同学之间互解疑难,既使之产生兴趣,又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二人小组,讨论课后练习二,填空。

l)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

2)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①_________________

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4)是起义的第一步        ;接着用          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5)起义的性质                伐无道,诛暴秦

集体讨论填空内容。

  [说明]能将上面每个空填准,对课文内容就有了基本理解,教师不需要在这方面作过多讲解。集体讨论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阅读指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复述课文的内容。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可参考前边所做的填空练习。

四、重点分析课文第3

1.教师领读或由学生自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2、这段文字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

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通过三个步骤:并杀两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接着发动群众参加起义,然后建立领导系统。并杀两尉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又设下激尉要杀吴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之有理。这又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杀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义,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 

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

    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后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巨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 

3.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详略结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尉、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记叙方法上的特点是,以侧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民起义的功业,以诸郡县杀秦朝酷交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

四、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五、课后练习与思考:

复习课文,注意保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内容: 

领会课文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默读课文后,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识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三、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①“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文言文在表达上常出现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有些句子还形成了特有的固定形式。讨论下边句中加点词的

词义和用法:

项燕为楚将【大将,名词】   

上使外将兵【率领,动词】

公将鼓之【将要,副词】

以数谏故【 因为,连词】

杀之以应陈涉【虚词,连词】

祭以尉首【用,拿,介词】

以上两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词性也不相同,有的读音也不同,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确定们不同的意义。再讨论下边句中成分省略情况:

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主语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土气)衰,三(鼓)而(士气)竭。【谓语 主语 谓语 主语】

扶苏以数谏(上)故,上使(之)外将兵。【宾语  宾语】

 

教学反思: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