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八年级下 >> 八下三单元 >> 教案正文
《旅鼠之谜》[教学创意]:多角度阅读
      ★★★
【字体:
《旅鼠之谜》[教学创意]:多角度阅读
作者:芳菲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9
[教学创意]:多角度阅读
创意说明:本文与一般科学小品不同,它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且介绍的自然现象又别富深意。采用多角度阅读,可以充分训练整体感知、信息提取、主旨探究、知识积累等各种阅读技能;还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有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步骤:
一、多角度感知
1.多媒体播放电视纪录片《北极纪行》片段。
2.伴随各种“旅鼠”图片,播放课文的音频朗读,学生听,思考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3.将感受用“从          看,这是一篇               的文章”表达出来。
提示:可以从内容、构思、表达方式、写法、主旨等方面说。
如:从内容看,这是一篇介绍旅鼠之迷的文章。
从构思看,这是一篇通过对话展开内容、表达知识的文章。
从表达看,这是一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知识性和趣味性完美融合的的文章。
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特点的文章。
二、多侧面探究
1.探究文体特点
有人说,这是一篇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特点的文章,我们就分别将其作为记叙文、说明文来读,从记叙的要素、说明的方法两个侧面来探究。
①读记叙文,找出记叙的要素。
提示: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
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②读说明文,体味说明的语言。
典型的说明性语言示例:
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用作比例、列数据的方法使要说明的道理准确、严密)
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物遍布北极草原,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还是地广鼠稀,不可能发生严重的饥荒。“啮齿类动物” “每公顷250只”都显得非常严谨科学。
③小结
这样看来,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2.探究文章启示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请从不同角度思考。
点拨:
①“旅鼠之谜”“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明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②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③美国的丹尼斯、中国的位梦华等科学家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④“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⑤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⑥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三、多方式积累
①提要式。可以用概括提要的方法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如:旅鼠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旅鼠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②摘要式。
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③感悟式。
将自己读文章后的所思所感记下来。
如: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扩读材料
生存智慧
张  平
自然界常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黄色,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的捕食仍不足以尽快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的黄山。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状态的临界点,族群成员以生命来维护这一状态——每当族群数量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
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
然而,动物界的这些行为又能赢得我们人类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价值理念总使我们习惯于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我们自居价值优位,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更要紧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
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然而翻阅一下人类那充满全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望一望那在儿童的记忆里不曾是蓝色的天空,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这实在是一个令我们回答起来气短的问题。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的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头颅,收勒征服的欲望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首先是要实现人类的态度、立场、观念以及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趣向。   
                         (选自《读者》2003年第10期)
使用建议:这篇文章与课文的主题相似,但与课文相比,这篇文章的观点表达得要直露得多,可以在挖掘课文主题时当作扩展阅读材料引进课堂,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
2.其他相关资料
●世界动物未解之谜
①地球还有活着的恐龙吗?②人类始祖是恐龙吗?③中国九头鸟之谜 ④神秘的蚂蚁王国 ⑤虎狮之争之谜 ⑥海洋巨蟒之谜 ⑦神秘的海妖  ⑧鲸鱼自杀之谜
●世界植物未解之谜
①树的年轮之谜 ②植物神秘的心灵感应 ③植物能接收太空发来的信号 ④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⑤南非吃人树之谜 ⑥植物吃动物之谜 ⑦植物的防御武器之谜
摘自《世界未解之谜》(京华出版社出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