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以人为本,实践中育人
        ★★★
【字体:
以人为本,实践中育人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完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明确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中央的《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的《谈话》特别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在这世纪之交,面对信息化的社会,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如何找准突破口,推进素质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人?我们的做法是:“一个解放”、“两个突破”、“三个培养”。
  一、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一个“解放”
  国家教育部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这是英明的决策。但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减负”工作小学是“解放区”——较易做到;初中是“游击区”——时不时偷偷给学生加重负担;高中则是“白区”——最难做到,即使学校减了,家长也会给子女加重负担(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我们认为,教育部“减负”的举措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学校切实解放学生的空间,还给学生时间,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为此学校构建了“特色班”如“电脑班”、“陶艺班”、“手工制作班”、“武术班”、“乐器班”、“语言训练班”、“奥数班”等等;开设了近30个课外兴趣小组……;成立了假日服务小队;红十字服务队;少年交警队;环保小天使;爱心公益服务队;社区服务队;举行专题活动,如: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共贺新千年、同颂华夏情活动、忆先烈继传统系列活动、自我管理活动、快乐体育活动、我是小能手活动等,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积极锻炼,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明确育人目标,实现“两个突破”
   “两个突破”就是我校在德育工作的育人目标上力争实现教育时空上的突破和教育对象上的突破。教育时空上的突破就是教育时间空间上的突破,时间上的突破倡导终身教育;在空间上的突破,推进教育社会化。对象上的突破,实施全民教育。教育的场所,主要是学校,但对学生的教育,绝不是学校可以包办的事情,尽管在教育中,学校教育处于中心地位,但学校毕竟是教育场所的一个部分,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就得突破学校的“围墙”扩展教育的空间,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然而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为此,我校精心设计了实践活动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步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指导和社会评价,形成实践的成果。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向社会成熟、思想成熟、技能成熟,为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实现“三培养”
  (一)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少年儿童做现代中国人的需要,也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需要。然而,一段时期却出现了一些青少年道德滑坡,民族意识减弱,爱国主义观念淡薄的现象,为此,学校在社会实践中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学校抓住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纪念日、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澳门回归祖国、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寻找先锋足迹系列专题活动、环保教育系列活动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专题活动中,虽然新闻媒介做了全方位的报道,很多少年儿童都知道哪日回归,但大多数少年儿童感到疑惑:澳门为什么要回归?澳门的过去、现在是什么样?将来会怎么样?于是我校开展了“迎回归”系列活动,一是“不忘国耻”,要求少年儿童查阅书报、了解澳门的沧桑。二是“一国两制”,要求少年儿童了解邓小平爷爷的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的内涵。三是“我为回归做什么”。在活动中,通过报告、读书、班队会等形式使少年儿童明白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是洗刷中国人民的耻辱,国家强盛的必然。迎回归就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做有益于集体、人益于社会的事。在“缅怀革命先烈,寻找先锋足迹”的专题活动中我们提出了“十个一”活动:①阅读一份革命书报②观看一部革命电视影片③聆听一次革命战斗史报告④走访一位抗战老革命⑤参观一次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活动)⑥讲一个革命故事⑦写一篇革命英雄事迹的心得⑧学会唱一首革命歌曲⑨慰问一位革命老人⑩找一张革命英雄人物的图片或相片。我们组织学生从学校步行到孙文公园孙中山先生铜像前举行主题活动听老人亲身经历的革命抗战故事,开展革命故事演讲比赛,利用双休日以“缅怀革命先烈,寻找先锋足迹”为主题的手抄报等。通过活动,教育学业生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刻苦学习,练好本领、将来为报效祖国而奋斗。难怪学生参加了专题活动后,在日记上写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校就是这样在具体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行为,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假日小队活动,在实践中参与体现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体现教育是在全国第四次少代会期间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她强调让学生参与实践,参与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感知真、善、美、假、恶、丑,并在正确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健康的个性人格和科学的创新意识。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倡议下,由队员们自我组织成立了20多个假日小队。他们自己拟定活动计划,操作实施,利用课外、假日时间,开展系列活动,有爱心慰问活动、义务劳动、社会调查活动等。如:四(3)中队的第四小队到中区一特困户小文家慰问。他们由小队长组织一天中午,第四小队带着从自己家里拿来的高级糖果,香甜的巧克力,学习用品,乘坐一位同学爸爸的汽车,来到了石岐中区解困户小文家里。队员们踏进小文家,看到屋子里没有几件家具,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刚好小文家在吃午饭,饭桌上摆着一碟很小的鱼和一碟青菜等。小文家陷入了困境只因父母双方下岗且妈妈重病在床。看到小文家的一切,队员们心里是多么沉重,语言不多了,队长代表队员送上带来的礼物,小文已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接过礼物情不自禁流出了眼泪,并说自己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的东西。离开了小文家,队员们商量着下次为小文家送去一张书桌。在他们的日记里,其中有一位学生写道:“看到小文家的一切,才知道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生在福中不知福,从这天起应该勤俭节约,不挑吃,不拣穿,尊重父母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有些小队则到社会福利院、特殊学校,为被无良的父母抛弃的孤儿送去温暖,送上自己心爱的玩具,为他们义演,做游戏、玩耍,帮他们洗脸、洗手,把弃婴视如自己的弟妹。给老人拖地、擦窗、倒水,送上好吃的东西,与他们联欢,为他们送去自己省吃、俭用的零用钱。让他们感受人间的温暖。在这些活动中,尽管他们在交往中彼此没有直接提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名词,但队员感受到的却是深刻的东西。我们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同学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吃早餐、午饭时要讲究节约,不浪费,把饭菜都吃完,你们能做到吗?”孩子们会发息内心地说:“能做到,要节约,不浪费。”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有的会毫不顾忌地把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一大把的倒掉,甚至有的孩子宁可挨饿也不想去吃不喜欢的东西。对农民用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粮食一点儿也不怜惜。我们认为单纯的说教,空洞的说教激发不起学生的情感,促动不了学生自身行为的转化。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投身于实践活动,寓教育意义于活动之中,才能激发起学生情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总结中说:“无论要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教育,都必须让学业生亲身参与、体验。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动之以情。”
  (三)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磨难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活动的本质、内涵是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完成体验。我校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把学生送到广州黄埔军校、市军分区、市中小学德育基地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利用学校的体育园地开展越野障碍赛,步行到活动地点等。让这些“骄”、“娇”二气,在家里充当“小皇帝”、“小宝贝”的学生在磨难中受到教育。例如,我校今年组织五、六年级400多学生到市德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在一周的军事训练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有的学生是第一次“长时间”的独立生活;有的是第一次自己洗衣服、有的是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是的,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学生是在糖水中泡大的,吃的是好、穿的是名牌的、住的是“小洋房”,上学、放学有专车接送,自己想要什么,家里准能超标满足。难怪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着:“我从美好的人间被‘逼’来到了‘地狱’,在‘地狱’里受尽‘苦刑’,冲过独木桥,跨起‘拱桥’,避过枪林弹雨,终于我从‘地狱’中释放出来,到达了‘快乐天堂’。‘嘭嘭啪啪’野炊场上响起了一曲锅瓢、碗、勺的大型交响乐,虽然野炊分工明确,由于自己是第一次做饭,洗米会了,但不知放多少水,于是凭感觉胡乱放了一些,把饭煲放在炉灶上,想起了‘芭蕉扇’的作用,水开了,自己不知道饭几时熟,心里害怕煮不熟,于是三番四次打开盖子,‘视察’,原来煮饭也这么讲究,忙碌了一段时间,忽闻一阵烧焦味,起紧熄火,我的饭煮好了,别的同学的菜也做好了,吃饭了,谁知,饭菜一进口,饭是生米,鱼有点腥味,蒸蛋忘了放盐、没味……但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吃下去别有一番风味……”。我校让学生参加军训,使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实践活动中学习了书本上没有的军事知识的同时,还接受了生存、生活、挫折、失败、困苦、磨难及自主、自强的教育,增强了竞争意识、心理承受能力。许多家长送来了感谢的话语,一位家长说:“我的儿子平时在家里不听话,去军训回来后对我说:当什么事儿都要自己做又不会做时,只想哭,这时最想爸爸妈妈了,这时才知道爸爸妈妈好。”让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去接受实践生活,去锻炼,他才感到父母的可亲可敬,感受到父母的亲情的所在、感觉到父母的伟大。也只有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加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在人的全面素质及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科学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谈话的精神实技。明确德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减负的实质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那么就让学生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秉赋和潜能开发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跨跃新世纪的门槛,将接受时代对我们的考验。立足现实,面向新世纪,以人为本,实践中育人是我校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校一项长期的,常抓不懈的持之以恒的战略任务,处于世纪之交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今后,我校必然重在实践探索,加强理论研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学校德育工作推向新台阶。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贡献,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