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阅读教学 >> 文摘正文
走进民谣谚语
        ★★★
【字体:
走进民谣谚语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27

走进民谣谚语

喜欢在春天的早上,到家乡的菜园子里转转。晨曦,轻风和鸟鸣,都象洗了一样干净。农人们早就手脚轻快利落的劳作了。不时的互相大声招呼着:“你看看,早晨浇下午浇,我这黄瓜秧光听着哧溜哧溜的长。”

“嗨,她六婶,看我这畦油菜,都挤得嗷嗷地叫了,快来拔点吃吧。”

“啊哟,看这会儿真是好,满满得那日头。”——其时,阳光普照,嫩绿的菜叶都兴高彩烈的浸在金灿灿的阳光里,饱满的生长,煞是惹人爱。

欣赏着春晨之景,听着这些形象活泼的话语,我不禁会心的微笑起来。语言,不单单用来表情达意,它实在是有生命力的啊。

文学起源于人民群众。生活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的课文内容主要是民俗风情,我与学生对语言进行了悉心的品味。当时学习时正接近麦假,我据此安排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搜集民谣谚语。开学后进行了两个半课时的汇报课,带给我与学生很大的惊喜。收获颇多。

学生次第进行了朗诵并解读。交流中增加了不少知识。如:“上山兔子下山狗”,“柴多无湿”,“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 “旱吃蚂蚱涝吃鱼”,“出鸡,三七二十一;出鸭,四七二十八。” “六月北风当时雨,好象她亲娘叫闺女。”“敞门风闭门雨”,“榆钱死在春三月,榆叶死在秋风凉。” “寸草遮丈风”……还有饱含哲理的,如:“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 “三年胳膊五年腿,十年练出一张嘴。”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 “卤水沾豆腐,一物降一物。” “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等既音韵和谐,易于记诵,又给人不少启迪。

在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我还适时的加以补充与引导,渗透一些欣赏文章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事物存在就是硬道理,自有它的价值所在。有人预计人的盲肠会退化掉,头会进化得很圆。我们长着盲肠和不很圆的头,但,是进化链条中不可断缺的。何况许多人传诵着的语言。首先,应认识到它的社会现实意义。如这则民谣:“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人们红红绿绿忙里忙外的闹出了浓浓的年味。现在呢,人们都忙着现代化,这种生活益发远去了,年轻人也没时间与兴趣传诵这些东西了。如此说来,这则记录了漫长的农村年景的民谣有保存的必要。还有个学生说“生闺女,有衣食,生个儿,当块泥”是民谣吗?乍一听,让人好生纳闷,时代不至于进步的这么快吧。该学生解释说他村子里很多妇女赞同呢。在贫困的山村,公婆给儿家下地干活,而媳妇打骂婆婆的事却频繁发生。他说这个麦假就有一个把她婆婆的胳膊咬透了,因活急,只简单处理,几天后,胳膊都肿了,最后去医院打了好几针呢。大家听后,唏嘘不已,并纷纷表示这种现象真是普遍并有蔓延趋势呢。现在约五六十岁的妇女,度过了战战兢兢的“婆管严”的年轻时光,好不容易松口气“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却又到了“媳严管”的时代,真是这一代人的悲哀。看来,目前倡导的“和谐社会”还要深入的做文章,精神文明建设仍需要加强。学生义愤填膺,当堂表示匹夫有责。有一个还提出了好的建议,暑假组织文艺队,通过编快板等方式严厉打击这股恶风陋习。我拍手叫好,并表示参与到他们的创作中。还有一名学生的父亲是客车司机,他提供了一则司机师傅们流传的几句话“一等人,不用人;二等人,人托人;三等人,慢慢挨。”大致意思是好懂的。看来,师傅们与管理部门内部人员关系的疏密影响了违章犯规时的处理结果。这就反映了一定阶段内管理上的漏洞。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精神意识的产物,作者有意无意的会反映出现实的某一方面。所以,读文学作品,就是走进了一个形象具体的社会,比概括的陈述更容易走进历史,感受当时的生活。我们读《哈姆雷特》就走进了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年危机四伏的英国社会。《双城记》向我们展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社会图景。《红楼梦》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腐朽以及不可克服的内部矛盾……总之,透过文学作品,我们会认识产生它的肥沃土壤,包括社会制度、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世态风情等。

分析民谣谚语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汲取些营养。在学生所搜集的近50则童谣中,大部分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举例:“扁豆花,紫殷殷,我上姥娘家呆一春,大舅大舅你别瞅,麦子发黄我就走。”正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样,使表达不致于太突兀,并与下文押韵。这种手法在《诗经》中与现代的民歌中很普遍。我们还可以学习其直率朴素的语言风格。刘墉也说过,有时我们会莫名的喜欢一本书,却说不出理由。我本人就很喜欢诙谐朴素的文章,如张贤亮的文章,不装神弄鬼的吓唬人,读来很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巴金也说过,作文要明白如话。群众语言滋养了文学语言,“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受恩莫忘,施惠莫念。”等出自群众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我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写作中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莫唱高调,说假大空套话。经常这样的话,会找不到自己了,厌弃写作了。当然,我也鼓励学生大胆写作,有自己的风格。或庄重典雅,或寒峭峻切,或热情奔放,或精致优美……“文如其人”嘛,学生生活历程、性格、喜好不同,风格也百花齐放。我都给予了鼓励。另外毕竟中考作文是一个展现学生思想与语言艺术的舞台,我也汲取我县其它教师的经验,如巧用句式、妙用修辞、恰当引用等。总之,给予学生指导,学生有兴趣写作了。

民谣大多叙事性强,能在直白朴素而又淋漓尽致的语言中刻画出生动的形象。如这一则,表现了一个勤劳的妇女在亲家突然来访时的慌乱:“‘小叭,小叭,你在家里看家,我上南园采黄花’。一朵黄花没采了,听着那小叭在家里咬。‘小叭,小叭,你咬什么?’‘亲家来得早’。啊?!上炕摸花鞋,裤子穿倒了,嘎嘣一个屁,这该怎么治!”再如一则,表现出一个小孩子的无忧无虑:“小笊篱,弯弯把,我上南园看菊花,家雀来了我就打,家雀不来我就耍。”还有近十则,拿上不得大堂的“屁”作文章,也让人忍俊不禁。如:“屁呲一溜风”多么形象!象咱们语言中的“一溜烟逃了”。屁影响空气指数,令人讨厌,但闻屁人“拿屁没拿着”,自然,拿着的话会一顿很打。怎么办?“拿了个屁祖宗”,拿这个产屁人吧!狠骂一顿,以解心中怒气:“青草芽子驴屎气,臭得老子怪不济!”文字简单明白,一读,屁的矫健身手,火冒三丈粗鲁的闻屁人,甚至于产屁人突然遭受责骂的手足无措,活脱脱出现在人们面前。原始人一起抬木头,很累时,为一齐用劲感觉不累。一个人想出了个主意,咱们说“嘿哟嘿哟吧!”鲁迅说这个人就是“嘿哟”文学派的开创者。看来,倘若忽视历史的长河,关于屁的文学简直处于高级的形态上了。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要有借鉴的眼光,辨证的看问题,正如毛泽东所倡导的,要取其精华。有些同学提供的如“鸡和猴,不到头”,“一漩好,二漩坏,三漩死得快”,“女大三,抱金砖”等含着极大的迷信色彩,毫无科学道理,再如“知足常乐”,也有消极因素,“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要分在什么社会及对待什么人。“无理争三分”实在可恼,可是写作议论文的精神支柱。读文章,要看到作者思想的局限和观点的偏颇

我认为这次活动,同学们兴趣很大,也主动思索,口头说话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锻炼与提高。今以贵刊作为交流的平台,希望能给同行一个借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