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阅读教学 >> 文摘正文
散文阅读品三味
          ★★★
【字体:
散文阅读品三味
作者:柳岸    文摘来源:浙江平湖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6
    读散文贵在品味。宋代姜夔说:“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矣。”味就是指作品中流露出的情趣、意味。散文有很多种类,我以为大多数情况下的散文阅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品味。
     一是生活味。散文即生活。散文的原色是社会性,散文是一幅铺开的生活画卷。任何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国度、一定的地域,他们的作品总是表现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生活。郁达夫的散文就明显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沈从文的散文,浸润着浓郁的湘西气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表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围绕榕树写了多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乡生活画卷,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我们解读散文就是解读一种生活,领略一种风情。真正能够写出生活原汁原味的散文,往往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这样的散文往往给我们许多的人生体验。
    二是人情味。散文尤其是中国的散文,往往以抒情为内核,情意性浓。散文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是不拘一格的心灵漫步,是心灵的赤裸,人性的袒露。好散文往往是情感的燃烧、精神是闪烁、生命的体验,是作者用心写成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之所以千古流传,充满人情味,感人至深,是很重要的原因;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催人泪下,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片深情。我们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披文入情,用心去体会、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那份真情。
    三是哲理味。散文作家许乐江《散文的意象》中说:“散文的本质是哲学的、理性的。写散文若不及理,是无散文也。天地间万物皆存有理性,写散文即是发现事理而叙述之。因之,这更需要作家的深厚学力和超凡的智慧。含理性的散文,才有生命力。”作家在散文创作中,总是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我们要细心捕捉作者在散文中传达的“理”。散文的理可以反映在景中,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运用冷静的直观抒写泰山的水、松、石、雾在“雨”中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作者的哲理思考。散文的理也可在事中体现,贾平凹的《丑石》就是借丑石的故事讲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美(用处),关键在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散文的理还可以渗透在情中,鲁迅的《风筝》写得痛心疾首,对自己的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进行了严格地自我批判,含有深刻的哲理。
    总之,散文是历史的记录,智慧的结晶,哲理的升华,读散文一定要用心品味。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