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尝试:回答问题‘不举手’
        ★★★
【字体:
尝试:回答问题‘不举手’
作者:欧昌兴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8

 尝试:回答问题不举手

重庆市巫山县白坪初级中学教师  欧昌兴

摘要:语文课上我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改变——回答问题不举手。课前我和学生约法三章:对老师的问题你有话想说的可以不举手站起来说,如果遇到几人同时站起想说,谁先发出声音的谁先说,其他同学自觉地坐下等下次说。课堂由此显得更加自主。学生之间相互竞争发言的气氛也特别浓厚,竞争中促进学生个性感悟和表达。

关键词:回答问题   不举手

周而复始,初三的语文教学工作才刚刚结束,又迎了初一的教学活动,我以为刚进初中的学生肯定会很爱说,上课很爱举手回答问题,没想到我错了,他们比我教过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更“深沉”,急的我真的是团团转,我急呀!!!!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反思我自己,是不是我没有魅力,我上语文课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可是时间一长,我错了,这些学生上每一门课程都一样,我急了,语文课就是将一个人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进入到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营养、能使学生高度吸收的语文环境中,而这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你这们学科感兴趣,没有了兴趣,一切都无法谈起,更不用说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了,更无法让学生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其实,学生不举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安全是首要原因,个性的原因,还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的习惯、学习习惯等原因。举手需要研究,特别是在出现教学裂痕不举手时,只有深入现象抓住本质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如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有教师心想让学生举手合作,学生总是不举手,甚至到了“打死也不举手”的地步。老师无奈,只好进一步地采取“谁不举手就叫谁”的策略,结果也收效甚微。为什么仍旧是教师启而不“举”?有些专家通过多次课堂实践研讨发现,“不举”,多是学生应用无声的示意教师,你的课堂有“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学生的不举手,多能进一步地说明教师在课堂中还缺少驾驭无声语言的修养。学生上课不举手,发现90%的问题因教师而起,有时病灶在某一课堂发作,病根却久远。如,课堂语言描述不严谨;提问不具有挑战;评价不能促进发展;交流时无法真诚感受生命等。如,教师课堂表情没有丰富内涵;眼神不能调控课堂;动作毫无增添亮色等。举手,实际是一把衡量教师是否是有效教学的尺子,课堂交往,20%取决于有声语言,80%取决于如举手类似的无声语言。课堂师生互动中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协调,交互反馈师生心灵对话的质量。

对此,语文课上我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改变——回答问题不举手。不举手回答问题,班上的正常教学秩序会不会乱套,起先我也担心,这么多学生如果不举手回答问题,课堂不就成了一团糟了。刚开始的时候我只在我所教的其中一个班“试行”,我把我这个想法在学生当中广泛的征求意见,于是有同学说“这岂不乱套了,对老师不尊敬?”,不过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赞成试一下,毕竟是新事物,再说经常举手也举烦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们开始了尝试。最初一两天回答问题的还是那些平常爱举手的“大胆人”,于是我知道该“浇浇油”了,我给大家分析到,从小学到现在,你们都认为老师最偏心了,专门喜欢成绩好的同学,答问题也是他们的专利,“他们吃肉,你们连汤都没得喝。”,话一出口,有些同学哄堂大笑,言下之意是你知道就好,懒得我们说出口。我马上抓住这一点,说道“你们看老师是那样的人,我给你们舞台,你们呢?”大部分的同学低下了头。我不错时机语重心长给同学们分析了回答问题的好处,每个老师上课都希望班上的学生能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学生间能够相互激发思考,对一些上课思想容易开小差、不喜欢积极思考问题的学生也起了督促作用,上课效率会更高。不仅如此,有时课堂上学生们回答问题时由于各人所持观点不同而引发了激烈争论,此时班上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热烈的学习气氛,这种气氛是一般课堂上见不到的,也是每个老师在上课时极希望见到的,然而这种学习气氛在现实课堂中由于种种原因不经常见到,老师们是多么希望每堂课都充满这种学习气氛啊!我当然也不例外。但现在我们班绝大多数学生上课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我该怎么办呢?

第三天,第四天,我发觉回答问题的行列中多了一些面孔,这时候我表扬大家了,说大家有进步,一周,两周、、、、、、现在已经是第八周,上课回答问题成了全民皆兵了,再也不用我发愁缺乏后备力量了,学习上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我第一单元检测中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赶紧把这一思路在我的另外一个班进行了推广,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不过尝试下来,发现只要说明“游戏”规则,完全不用担忧学生的纪律。课前我和学生约法三章:对老师的问题你有话想说的可以不举手站起来说,如果遇到几人同时站起想说,谁先发出声音的谁先说,其他同学自觉地坐下等下次说。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我感受到和以前课堂完全不同的气氛。虽然以前课堂虽然也是请举手的同学说,但是举手的同学心理上仍然是被动的,而现在不同完全是自己有话要说。课堂由此显得更加自主。学生之间相互竞争发言的气氛也特别浓厚,竞争中促进学生个性感悟和表达。同时,这种不请自答的形式有效地节约了课堂时间。你想嘛,综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要回答一个问题,必须经过自己先举手,老师在点名要你回答问题,然后学生站起来,站好之后再动口回答,最后答完了老师再叫你坐下,这五个环节缺一不可。其实真正实质就是要学生回答问题,而五个环节中无关环节占了四个,我觉得真的太浪费学生的时间了,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就浪费在这上面了,其实让学生也不用举手,不用老师点名,学生站起来直截了当的回答问题,更省了老师的“坐下”。再加上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活动要求每节课要喊15位左右的学生回答问题,那么总的浪费时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因此,我坚决反对这一套繁文缛节,给学生减负。

由此我想有些时候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可能仅是一个很小的改变,却会带来很大收获。同时,我也知道,现在都在说如何让不举手的同学“举起手来”,而我却在与大众唱反调,我觉得这仅仅是我的一种教学尝试而已,成功与否,有待检验。

 参考文献:1、中学教育学

           2、中学心理学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