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字体: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郑志平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30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东孚中学  郑志平

 

关键词:多媒体  优点  误区  错误做法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中已开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它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认识上的误区,并由此而出现一些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做法,本文旨在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并就此初步提出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和应该处理好的一些关系。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象征,信息时代最流行的莫过于电脑网络,网上聊天让我们可以随意地和世界上某一角落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交流沟通;网上购物可以坐在家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世界的范围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小。而多媒体则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和信息高速公路一起,改变着当今的世界,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与课堂教学手段的日益结合,人们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即使条件较差的地区也能配以画册或配乐,运用直观教学,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其实追溯古老中国的国文传授传统,我们发现古人乃至近人更注重对文字及文意(道)的体味与鉴赏,从而摈弃单纯的文字层面的考据与训诂(即韩愈说的“句读”“小学”)。从诸葛孔明“好为梁父吟”的“吟”,到苏轼的“味摩诘之诗”的“味”,再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读书“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入神朗诵,我们发现了本为传统且应重视,却为今人忽视甚至漠视的“吟、味、悟、诵”以及联想和想象。多媒体教学为这些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与便捷性,因此,多媒体教学自然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首选。

细细说来,笔者认为多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将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多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苦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教育者,感谢高科技的发展,给了他们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口才绝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歇斯底里也力所不能及的。

(二)    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很早以前人们就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笔者认为多媒体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但这种重视必须坚持适量、适当的原则。有一些教育者夸大了多媒体作为辅助性教学手段的作用,这势必使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产生了许多误区。大致来说,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手段的先进,即是教育思想的先进。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培养素质统一起来。但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

(二)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多媒体的性质是什么?或许有很多老师都会回答: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真是这样吗?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三)以视听代替朗读。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由于存在以上认识上的误区,便造成许多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不当的现象,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颇具代表性,在此提出,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为了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精美或“完整”,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课件,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

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就是教师对课件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材料并不理想,但又不想使整个课件半途而废,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而这些内容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甚至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以前看过一个课件《故宫博物院》,里面涉及到了厅、堂、阁、亭、轩多种古代建筑,但由于课件制作过程中的图片没有找到,但又不想放弃整个课件的制作,只好找来现代建筑中一间装修豪华的的图片来充数,这既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

(二)过多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人”的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重难点的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是由过去教师“一言堂”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课件内容琳琅满目,学生也很活跃,而老师忽视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密度,使学生在课后脑子里空空荡荡,几无所得。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是机器难以完成的,所以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也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三)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以来都是课堂教学所提倡的,这样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感情的交流。尤其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更应突出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而多媒体教学中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象。教师忙着操作机器,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中间,又不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更没有以教师有感染力的语言、神态、体态等结合课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兴趣自然大减,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四)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灵活调度。

检验一位教师是否有经验,从他对课堂灵活性的驾驭能力上可以看出。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尤其是语文这门人文性、灵活性极强的学科,它几乎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课堂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一些同学提出比较个性化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课堂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有所限制,尤其是老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其答案都事先设计好了,课堂上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了一些有创意的见解,同时也大大牵制了教师的教学,使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

因为以上种种不当现象的存在,所以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至少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的关系。这里包括老师和学生,指的是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而的交流是单向的,且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这就决定了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时间比例上,要突出教师在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以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因此,制作多媒体的课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

(二)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由此带来的审美愉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这个图景可以因人而异。老师用现成的图形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动机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意到这样做的同时也忽视了审美的个体差异,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制作语文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可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小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或缺少相关生活画面但又与课文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加以呈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和再现有关图景。例如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和体会诗歌的意境,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生动画面,并把它们画下来,在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这样,既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又保护了他们的想象力,还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但也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图解课文描述的人和实物,而是借助图形图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并加以感受或表达,其终极目标是用图形图像唤醒语言文字的感受,进而创造新的生活图景,丰富情感体验。所以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这就象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前者在多媒体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拓展、丰富的作用。

(三)边缘知识与语文知识的关系:语文是一门工具科。为了体现其工具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这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势必要补充相关资料,创设相关情境。特别是一些说明文和具有深远历史背景的文章。为了创设情境或介绍相关知识,语文老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往往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素材,介绍说明对象,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它的认识和了解。这里就要注意把握尺度,因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非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对象。没有正确处理好边缘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关系,表现在制作课件的内容上就体现为:语文学科知识弱化,其他学科知识突出。例如,有老师制作初中课文《死海不死》的多媒体课件,收入了大量的死海的图片,旨在使学生对死海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却忽略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死海的图片并无助于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等课文信息,展示大量的死海的图片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把学习任务的重点转移,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课件制作和运用中最为常见,其原因就可能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有关。语文教师要注意避免走入边缘误区。

(四)课堂气氛与教学密度的关系: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事物的特点,寻找事物的规律,发现现象的本质等等。这样做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但是,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整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一两个问题去比较发现。一节课下来,回头想一想,头脑里似乎仍然空空如也,只是得出了课本上就有的几个结论或观点。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可课后学生脑子了空空荡荡,所获甚微。长期下去,学生会认为多媒体教学也不过如此,而丧失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实际上问题就出在注重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忽视了教学密度,主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突出,学生真正的收获很少,导致多媒体教学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能有助于课堂上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也要能引导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不可否认,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多媒体教学中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兴趣,甚至改变学生对这门学科教学的不佳印象,这是老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即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不一定能做到的。兴趣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要在课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知识向课外拓展,把问题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创新的能力。这样,多媒体课件就不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也成为提出问题的诱导载体。另外,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在教学中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还有其内在的教育作用,例如,培养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主动学习,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等。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育引导学生的。

 当然,以上只是本人的个人见解,总的说来,多媒体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可贵探索、全新变革,是势在必行的。新尝试新思维新气象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方向,我们必须以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并让多媒体教学服务于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尽快掌握多媒体技术,任何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心存介蒂、拒之千里的思维,都是不合时代要求的。教师要变传授型为引导型、导演型,将舞台艺术的舞美设计、灯光效果、声像艺术导入课堂,组建成语文课堂教学的舞台和布景。这也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但多媒体教学的评价系统应更趋科学化、客观化、实效化,应关注学生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文章的钥匙,而不应只看教师做了怎样的课件,用了什么画面,配了什么音乐,设计了什么动画。应以课堂教学效果的认定来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如此才不至于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继续摸索、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使它日趋完善,从而为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更好地服务。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