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语文课应重视“‘一’言堂”
        ★★★
【字体:
语文课应重视“‘一’言堂”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9

作者:淅川县第二高中   刘慧 邮箱:rushihuizi@263.net


    我们当然不会为臭名昭著的“满堂灌”喝彩。当满腹心酸的语文老师们在“误尽苍生”的指责中走上倍感艰辛的改革创新之路时,我们的语文课堂顿时五彩缤纷。“南钱北魏”(钱梦龙、魏书生)的教学模式也随即成为曾经辉煌的昨夜星辰,语文课的创新家们在三尺讲台上各领风骚。但在“一言堂”早已成为人们懒得唾弃的东西时,我要说,语文课不能忽视“一”的作用:解决一个目标、攻下一个重点、突破一个难点、找好一个切入点、选好一条线索、培养一种能力、运用一种教法,一个连贯的教学流程,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完美的结尾……语文课堂是由几个“一”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一’言堂”。

一.解决一个目标

    语文以其广、博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了“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新教材·语文·说明)。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某方面能力等几个目标。试问:一堂课或者一篇课文真的如此神通广大?一堂课能解决一个问题就很不容易了,目标越多,越容易“有的”而无法“放矢”了。

    目标只要一个,也不能过大。《荷塘月色》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景中饱含的情,《我与地坛》中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米洛斯的维纳斯》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灯》让学生会用象征手法,《雷雨》理解戏剧冲突……

    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重视点滴的积累,一节课就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了。对于要几节课才能完成的课文,可定出不同的目标分别在不同的课堂上解决。如《祝福》第一课时理清情节,第二课时分析人物,第三课时分析环境的作用。

二.找好一个切入点

    切入点是攻克目标的关键。找好了切入点,才能真正实现解决一个目标的问题,也会使整堂课显得集中而凝练。如《故都的秋》要解决体会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这一目标,切入点不妨为“写了哪些景(秋声、秋色、秋形)?为什么单写这样的景?”以此为切入点,就便于让学生在瘦削的秋形、冷色调的秋色、低吟般的秋声中体会作者心的悲凉,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琵琶行》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切入点,由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而到琵琶女的“五陵年少争缠头”和“老大嫁作商人妇”,能真正体会到“江州司马”为何“青衫湿”了。此课也可以琵琶曲为切入点,琵琶曲调的变化暗含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仕途的沧桑,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带动整首诗的理解。

   《林黛玉进贾府》以进府的路线为切入点,更便于让学生理解浮萍一样低微的林黛玉“处处留心”的性格了。《读〈伊索寓言〉》以9个故事为切入点,就能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文章的底层,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了。

四.选好一条线索

    一节课应是任课教师的一篇习作。要把课堂的众多条块呵成一气,线索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喜欢用设计问题的方式来组织课堂,这不失为一条好路子。但还可以寻找别的路子走的。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诗人为切入点,以诗人的梦为线索,就能使学生把握诗人的处境与理想的反差,诗人的抉择也有了丛生的土壤。《兰亭集序》以“乐”和“悲”为线索,更易把握文中抒写的“人生苦短,欢乐难再”的人生感悟。《季氏将伐颛臾》以“德”为线索,从师德的角度去理解孔子冷静、庄重而又极其正直的教育家形象,从人德的角度欣赏孔子尽职尽责、进退不苟、极富同情心的道德家的风范,从政德的角度感受孔子善良、正直的政治良心。《庖丁解牛》以《庄子》的艺术成就为线索,(《庄子》的艺术:夸张的浪漫主义、善用譬喻说理、声调铿锵和谐),可以带动全篇的学习,由表及里地参透养生之理。

    线索对一篇文章不可或缺,一节课要想使学生便于把握,也要用一条线索为学生铺就一思维运行的轨道,使学生的思路不至于天马行空。

四.培养一种能力

    虽然在一节课中不可能使某种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但这也说明更不能在一节课中去培养多种能力。恨铁不成钢的老师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欲速则不达的古训又不能不成为我们的警言。一节课应注重培养一种能力,宁缺毋滥。

   《过万重山漫想》可侧重于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神奇的极光》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米洛斯的维纳斯》培养审美能力,《滕王阁序》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祝福》训练对人物的描写,《荷塘月色》对景物的描写,《群英会将干中计》对场面的描写,《母亲》对心理的描写,《荷花淀》学细节描写……

我们很容易发现,几乎每篇课文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我们必须学会放弃,舍弃局部才能确保整体的完美。如果仍是苦口婆心,碰到什么讲什么,认为讲不到就是有违于自己的教学良心,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于是面面俱到,结果将语文课又滑入到肢解课文的尘泥中,把学生带入知识点考点的演练场,枯燥、乏味,使那一点改革的馨香也消失殆尽了。

五.运用一种教法

    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的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教与学的堤岸,我们随便拾取一颗,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到杜威的“五环节”(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从魏书生的“教学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教学在一个个教育家殚精竭虑的实践中已翻开了尊重权威但否定模式的新篇章。在教学原则的旗帜下,各路人马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教无定法”的实弹演练。但要记住,一节课只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教法或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要么组织讨论,要么进行辩论,甚至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或者将课堂变成剧院,变成创作间,变成凭学生任意涂抹的画布,变成师生间唇枪舌剑的战场……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不可能一‘法’到底,而必须是讲授法、情境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且不说这里所说的几种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模糊性,单就我们的教学实践而言,真正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时候,是在观摩教学和公开课中,这些集主讲教师心血、凝众多教师智慧的教学,的确能给我们不少教学法的启迪。但也有不少观摩课给我们的感觉是“扎扎实实摆花样,热热闹闹走过场”。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法),学生交头接耳一番就结束。如果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能马上进入“讨论”状态,这一问题本身就没有讨论的必要,“讨论”的问题能在一两分钟达成共识,这个“讨论”也太没价值了。当然了,观摩嘛,那是做给听课老师看的。T形台上的时尚,又有多少能够走进大街小巷?

    况且,一节课三四十分钟的有效时间,也决定教学的集中与凝练,教法也应简单而实用,数法并用时,对学生可就是“数罚并用”了。相信我们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编写MTV时,那个眉头紧锁、目光深邃的杜甫老人随数百流离失所的难民流浪的场面,和与之对比的豪华庭院内的歌舞升平的画面,以及苍老而悲凉的话外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景象会久久萦绕在学生的心头,促使他们走入诗歌的深处,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开阔胸襟与政治理想。

    ……………………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不否认电闪雷鸣后的暴风骤雨能带来短暂而斑斓的彩虹,但我更主张:语文课应达到“天街小雨”那“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语文课堂应是教师自编自导(有时自演)的一出不长的独幕剧,要考虑舞台的单一性与演员的可塑性。“一”是戏剧创作的基础原则,我们的课堂就不能不“‘一’言堂”了。



主要参考资料:

《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广西教育出版社)

《从批判走向建设》(李镇西,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语文教学设计论》(韦志成,广西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园地》(河南大学编辑出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