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论语感的特征与培养
        ★★★
【字体:
论语感的特征与培养
作者:王  云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26

论语感的特征与培养


射洪沱牌实验学校   

摘要语文的最高境界,是具有丰富、敏锐而完美的语感,因而要求在语文学科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锐敏性、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体验性。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如何重视语感的培养呢?笔者尝试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形象感受,朗读吟诵,理性探究,启发想象,激活表达。

关键词:语感  体验  朗读  理解  想象  表达

 

古人说:“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观文入情,强调了读文章要体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郭沫若同志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和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是很必要的。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在语文学重视良好的感,既有利提高文能力,也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則。 

一、语感能力的内涵

关于语感,人们有不同的理解:

“语感就是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它意味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触、感受、领会、认知、验证、考察、切近物象,从而深入具体地把握作品的本质。”①

“语感是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直觉,它往往表现为对作品隐含意义的顿悟。”②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③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个人经验色彩的语言领悟能力。” ④

“语感是一种感觉、感知或感受,毋宁说语感是对具有知、情、意诸元素的言语对象的直觉感应。这种感应,既包括对内容的领悟,也包括对语言组织规矩的把握。” ⑤

这些观点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语感的性质和特征,丰富了我们对语感的认识。综合分析这些观点,可以看出语感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义,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而语感则依赖与直觉思维的作用,既不需要逐步的条分缕析,概括归纳,而迅速猜度问题的精要。语感表现出丰富的联想性,善于构成语言描述的具体对象。语感要以理解为基础,但它在此基础上还善于领会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弦外之音,体味作品复杂微妙的情感。语感还表现为非常谙熟语言表达的习惯,它不需要做语法分析,却能对语言组织规则做出迅捷的反应。语感基于理解,但又能加深理解,而理解能深化语感,却不能取代语感。

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是夏丐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呂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创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1]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2]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

新课标则把语感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3] 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语感地位的提升令人瞩目,究其原因,是语感固有的文学意义、以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华与“语文素养”的新理念的合拍。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培育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1、“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2、新课标还把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内容具体细化,“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无庸讳言,在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中,文学性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特征,这不仅可以从新课标制定者的解读体会出来,还可以从新课标实验教材大量增加的文学作品得到佐证。

语感的综合性、情感性、形象性和语文素养的特征的高度吻合,从而使语感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什么是语感?笔者比较认同叶圣陶的观点。叶老曾经作过明确的界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简单地说,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可以说语感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锐敏性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 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这,就是对语言锐敏感知的结果。    

(二)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靠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捉到某种语感。

例如,《木兰诗》的开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主体者透过(十三辙)“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便能感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在她凯旋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通过改用(十三辙)洪亮的“江洋”韵:堂、强、郎、乡,也便感受到她欢乐愉快的心情。这种带有直觉感受、直觉判断性质的语感,即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

 (三)整体性

  感受的整体性,指的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 理解和切分。如读到“狼烟”一词,不必训诂式地具体理解为古代边境上将狼粪燃烧后垂直升起的烟雾”,整体把握为“战事”即可。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围绕故乡的榕树,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的人、事(儿时划 船的趣事、神话传说、烧纸钱、用液汁治癣、折枝祭祀、榕树下的休憩谈笑、夏夜纳凉……),其深厚的意蕴便是旨在抒发他长期蓄积在心头的浓浓的思乡情。

 (四)联想性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读巴金的《灯》,便会从作者“眼前的灯——回忆的灯——联想的灯” 的联想与想象中,领悟出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领略到作者在抗战的年代向往光明与胜利的信念,造成丰富的语感。

 (五)体验性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联系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 切的语感。

  语感虽然具有模糊性、会意性,甚至“非理性化”,但仍可将它作科学的、辩证的分解,从而分项确定其 训练目标。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

对于中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和畅达感。这里的形象感是指在阅读时脑海里要把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活泼的主体画面。意蕴感,就是读出文章文字背后的意思,领悟寓藏与文字之中而放逸于文字之外的风骨神韵。情趣感,就是要披情入文,品味文章所包含的人生况味,与作者同喜同乐,产生情感的共鸣。畅达感,就是要把文章的思路和语言组织规则印入脑际,以致形成熟悉的“套路”。

二、语感能力的提出与训练的意义

的确,具备了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 [4]更能使之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但很长时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语感教学”的探索领域之外徘徊,更不敢妄谈重视语感的培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内容的训练而忽视语感的培养。“不能把传授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要把语言知识当作深化、强化学生对课文言语的感应、领悟的武器,使之服务于语感的培养。” [5] 现实中,还有许多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被应试教育的枷锁束缚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却用繁琐的分析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只注重于字、词、句的各种形式的练习,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是许多老师现在还欠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经验。论述语感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数文章停留在对语感性质、特征的探讨上,只有少部分才论及语感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更有老师认为语感的培养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只是针对少数悟性高、禀赋好的学生而言的,所以也就失去了努力探索的热情。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及任务,其实也就是通过反复地讲授、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有了语感就会阅读,能应试,所以,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建立在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为核心的基础上。
    首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使学生懂得阅读写作是需要内外部言语相互转化的,要想解决内外部语言转化的矛盾,就必须接受外部言语表达训练,形成外部言语表达所必需的各种"习惯"。
    其次,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各种规则,深入探讨语感训练的途径,结合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语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途径

“语感教学不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创造,也不是教学模式,而是对影响人们多年的通过语言知识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话写作的旧的‘语文教学思想的改造’。” [6]语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的培养训练,它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知识积累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尝试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验生活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认为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7] 由此可见,生活是产生语感的摇篮。凭借生活经验获取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 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这字念 得很高拖得很长)怕也难以体会这字的情韵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把生活体验与语感培养结合起来,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

(二).吟诵体会

古今学者十分强调“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 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周先生又将诵读与默读相比较,“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虽然可以得到启益,但跟因声 求气达到的“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境界还有区别。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

朗读是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朗读犹如一条潺潺流动的动脉,使语感生生不息。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8]要学好语文,务必把握好朗读的方法。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要求读者能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反复吟咏,再三咀嚼中,体会作品的含蓄蕴藉。“语忌直,意忌浅,咏忌露,味忌短”,是文学作品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作品中词汇的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体会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单是从题材与描写手法看,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作者通过父亲往返铁道,攀爬月台买桔子的艰难形象,透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怜与依恋,而儿子的内疚、自责,对父亲的感激、哀怜之情,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了。再加上当时的生活背景、当事人的种种遭遇,更为父子离别增添了一份惆怅。对这类课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认真体味。

 (三).理性探究

叶老又指出:要把握好吟咏,必须先了解文意,无论是白话文或文言文都需要吟咏。[9]意思是说在吟咏作品的时候,必须依据文章的了解与体会。

看来,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进行透彻理解,使学生对它们不仅仅是有所感觉,而是有更深的领悟。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除字、句的基本意义外,还产生理性、形象、感情等附加意义,要细体味,深领悟。例如,学习王维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教师要启发点拨,洞幽发微,让学生达到深刻领悟的程度。抓住“深林人不知”中的“人”字,是谁 ?是诗人,还是外边的人。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到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沉浸于大自然,浑然忘我,以至不知不 觉明月已爬上树梢。诗句体现了诗人沉醉大自然的心态,从而悟到其写法的妙处。

 (四).启发想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要以文中的形象因素为媒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以想象和补充,在“活”的发散思维中,通过积极的体验,使学生的语感像长了翅膀的小鸟越飞越高,达到美的升华。这是培养语感的好途径。

艺术创作往往是藏锋不露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阅该文章,一般可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茧础上,进行联想与想象.对那意义深层的“七分”用意仔细揣摩,从而欣赏文字的精妙之处。比如小说《祝福》,我们首先看到样林嫂拄着“下端开了裂的”竹竿,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碗,“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神色”。阻着情节的展开,我们逐惭了解了鲁镇这一环境,祥林嫂的性格以及她的生活经历;再联想到旧中国劳动妇女没有地位.受压迫凌辱的生活情景,并通过想象自然而然地把它融入到小说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性格中去。这样,祥林嫂的形象、生活的环境以及她的所作所为逐渐明晰、具体、生动起来,学生就可以摆脱泛泛的,即兴式的欣赏,从形象中超越出来,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认识到祥林嫂之死的悲剧性,加深学生对黑暗社会的憎恶感情。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找准“活”的发散思维点。所谓的“活”是指因“点”找得准,从而使学生产生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活跃的发散思维,使语感美达到升华,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激活表达

语感更重要的作用,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一个人凭借自己已形成的语感,可以鉴别自己的语言所表达得是否准确畅通。语感强的人,可以凭借自己已经形成的语感,判断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完美。恰当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现手法的选择,使自己思想感情表达自如而又得体。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目的是要学生能有最优化的表达,用表达来激活自己的语感,提升自身的语感水平。

 

在语感培养过程中要摆正以下两种关系。
  1.知识积累与能力训练的关系。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认识一定规律的基础上养成的,哪些知识和规律对语感能力形成起关键作用呢?现在教学中反复训练的篇章知识、文体知识及语法知识与语感能力到底是什么关系?老师应如何使之纳入有效的语感训练中?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以便使语感训练更有实效。
  2.能力与技能的关系。能力是在顺利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是因果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不能等同也不能割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天地。

注释:

①吕俊华《谈体会》(《百科知识》总625期)

②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方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10期)

③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

④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⑤蔡澄清、汤国来《语感思维刍议》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年,第一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月版。

[4] 卞安宇,《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11期。

[5] 王尚文,《语言教学的错位现象》

 [6]毛光伟,《语文学习》〈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1993,第4页。

[7] 叶圣陶,《叶圣陶語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8]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9]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论语感的特征与培养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