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方案
        ★★★
【字体:
“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9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初中   吴云

一、 问题的提出 

1、学生应在怎样的环境中学用语文?

教育的任务是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社会学告诉我们,人类为完成自身精神、肉体上的延续,必须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这一过程,即为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社会化进程是由教育来完成的,教育的直接目的便是把人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我们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交际工具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人做为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而存在,其借助语言文字与别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进行交流,完成信息的传递、感情的交流等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环节。所以,培养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最基础的便是培养其能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和生活,语文教育便承担着这一任务。语文学科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在人的社会化教育中承担着奠基的作用,语文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关于人的心灵的学问,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借助语言文字认识、了解、改造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语文教育是从人的活动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考察、理解、评价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过程,有着自身的规律。语文学科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场所的设备、布置等有形环境,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和学习氛围等无形环境,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狭隘的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

这个环境是怎样的呢?我们应在什么时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呢?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习语文”。可惜的是,学习语文的最广阔的天地在以前没有受到重视,甚至遭到人为的封闭,这种封闭的语文教学有以下特征: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里,把“窗户”关得紧紧的,手捧着书本,天天重复这样的劳动:划分层次结构、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概括写作特点……封闭终于招致社会的责难,甚至有人说这样“祸国殃民”、“误尽苍生”。痛定思痛,改革的春风吹来了,终于有了变化,教师打开了窗户,外面的新鲜空气进来了,给人以生机和活力。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有了提高,长久的分歧也得到了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标志着新一轮语文教育革命的到来,许多人认识到:语文教学再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存在了,在探索者的不懈努力下,令人欣喜的语文教学新思想、新理论得以不断涌现。现在,我们意识到:不能把语言与其背景割裂开来,不能把语言简单地当作抽象的东西来进行分析,那种“重‘死’的语言、轻活的语言,重语言的形式、轻语言的内容,重语言的组合、轻语言的运用”的支解式教育再也不能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了,取而代之的应是“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从现代生活发展远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的富有形象思维、富于情感表现、富有生命活动的新型语文课,而且,语文教学本着“让生活的观念统领教学,让教学的过程贴近生活”的原则,“按照人们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读写听说的规律来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应做到“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再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既然教学要从语文的实践性出发,那这种实践性的环境应如何创设呢?课程标准没有给我们指明,“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课程标准也没有做进一步的诠释。这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探寻。

2、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育的任务是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语文教育在将人从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承担的是最基础的工作,即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语文人。语文人最基本的素养便是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简言之,在此阶段,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为此阶段合格的社会人的基础。语文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不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相加之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关照和认识语文素养(不是语文素养可以分成这样的三个部分):一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语文素养侧重于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是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三是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是个性的,是个人在语文方面的素养,它的形成有赖于语境的优化、语用的训练和语感的培养,语境、语用、语感便成为制约个人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这三大因素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而这三大因素又可归结于语文交际圈,所以,对语文交际圈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就其实质便是从语境、语用、语感三个因素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所做的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内涵 

1、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也是教师

交际理论告诉我们,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交际参与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又是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

由于交际与生存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均处于由语文信息构成的语文交际圈里。语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语文学习与运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语文教学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单个的交际主体是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话题进行交际,构成语文交际圈。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交际主体通过交流学会使用语言;交际主体在一定语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不断增强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以此培养语文素养,获得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这是语文交际圈的基本特征。

处于语文交际圈里的教师与学生以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双重身份存在,交际主体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完成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基于语言文字使用上的平等,教学应在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以个体而存在,学生也以个体参与到教学中去,同为个体的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他们都以语言文字为交际介质,所以,均为语言活动中心。他们自已决定选择什么人做为自己的交际对象,自己决定运用那些字词组成句,完成交际,所以,他们又是交际主体。做为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交际的开始直至结束便是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重要交际工具、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共同参与的交往。

本课题从研究处于语文交际圈主体地位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师生关系做一新的定位,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构想。

2、语文教学有赖于在优化的语境中进行语用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场所的设备、布置等有形环境,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和学习氛围等无形环境,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狭隘的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广义的生活环境或学生所处的生活场景在某些时间固然能对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有所帮助,但若要使这种生活环境或场景发挥最大的效益,我们必须加以优化。

课堂语文教学是以语文资源为载体的教学,有明显的“借书育人”特点。基于课文的语文教学只能在由作者、文章所展现的环境、学习者、施教者等构成的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交际主体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这里获得。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或开展与之有关的语文活动,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语文素养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语文人,这与其他学科的任务是不同的,是高度优化了的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语文这一方面的目标。在课外语文活动场所,交际主体大多进行专题或类似专题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针对性则体现了此语文交际圈的优化特色。课外语文活动是学习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实验的最佳场所,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主体性方面也只有在这个环境里,才能得以最佳发挥。而家庭和社会做为学生社会化活动的“终点”,是语言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自由天堂”,是语文活动不很优化的场所,语言学习者进行语言运用的最宽泛场所。在这个场所,交际主体处于完全自由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角色,也只有在这个场所里,语言学习者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化”。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就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言,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是对人类大观所经历的某些必要过程的“亲历和再现”,是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做的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一种“去问题教学”,即教师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若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成为教师教学的最明显特征。学生把教师的解读或教材编写者的观点当作对课文的最佳的解读,如此的教育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及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教者的观念、教法也应发生变化。

我们都知道,语文素养不是一个知识点,也不是某一个概念,她的内涵极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形成,主要靠的是他对语言文字的“悟”,没有学生自己的悟,他便不可能有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学生对语言的“悟”,我们将其称为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知道,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运用不是分段、概括大意,说中心思想,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实现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能动地认识、理解自我和社会生活,进行语感迁移,进而形成自己的用语习惯和语言风格。语感属于人的认识范围,不能超出根本的认识规律的制约,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以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以上理论告诉我们,语感实际上是在语用过程中,学习者借助精选的文本材料(这种材料往往贯穿着写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蕴含着写作者个人的语用经验),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宜昌市语文教学采取了多种方式,一是在课堂,通过“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二是在课外,进行以“四大支柱”为主体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衔接教学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纵观衔接教学实验的教学层面,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好解决了“在语文交际圈里教师如何教语文的问题”。在衔接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了回归,教师与学生同课文之间,真正实现了对话,做到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第一,所有的课文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衔接教学努力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写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写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言活动中心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同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交际主体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和语感的迁移。

本课题是在继续深入研究衔接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方式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中语境、语用、语感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和谐关系做深层次的研究,探究其理论依据,形成教学新理念。

三、 研究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境、语用、语感和语文素养的有关论述。

②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一二三四五原则”,即“牢记一条主根,唱响两句口号,用活三种方式,建好四大支柱、阅读教学遵循五同”。

③现代交往论

二、实践依据

1、有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做底

我校语文教研组早自1997年秋便在市语文教研员余蕾先生的指导下从事“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研究,经过长达7年的努力,我校教师在实验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学校有一大批青年语文教师,他们在衔接实验中得以锻炼、成长、成才。这其中,有在衔接教学理论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教师吴云,在实验过程中,他先后撰写《搬电视进教室、引资源入教学》、《收视课,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发挥例子作用,抓好课外活动  谈衔接实验的课程资源利用观》等多篇论文在《现代教育报》、《湖北教育》等杂志上发表;有在教学格局上大胆突破的高义德、王建平等教师。这些,都是我校继续开展课题实验的宝贵财富。

2、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助力

正在全面推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课题提供了研究的平台,语文课程改革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成为课改的领头羊,课改是个大课题,基于大课题的小课题研究理应成为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研究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必将及时得到新理念的血液供给和精心指导。语文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尽早地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借课题研究可能是一条好的途姐姐女媭来径。所以,语文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我校的做法便是,借助课题研究与实验,让他们在课题中历练、在实验中反思、在反思中转变、在转变中适应、在适应中发展。

四、研究方法

一、“总课题+子课题研究”。总课题为“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验”,下设三个子课题,七年级语文组从事“语境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八年级语文组从事“语用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九年级语文组从事“语感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三个子课题研究互不独立,相互融合。

二、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语文、用语文,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从优化教育到不优化教育所做的有益尝试,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有利于把语文学习融进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实验。这是本课题实验的主阵地。基于课堂的语文教学,其特点就在于:课堂是高度优化了的语文交际圈,师生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语境创设、语用训练、语感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个主阵地不放,做有创造性地研究。

四、交流与合作。课题研究不能做封闭研究,它应是开放的,应在交流中进行,在合作中发展。我们将充分借助“请进来”、“走出去”两条途径,虚心向正在进行类似研究的学校、学者、专家请教,不断提升课题的研究档次,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

五、成果展示。这里所说的成果展示不仅包括最终实验成果展示,更包括阶段性实验成果展示;在表现形式上,不仅包括论文、课例展示,更包括调研报告、研讨会、社会实践活动影像展示等。

五、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语境、语用、语感(语文交际圈的三大内容)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进行研究。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从构成语文交际圈的三大要素(作为交际主体的人、作为交际介质的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场所的交际环境)入手,对语文交际圈三大内容构建(语境、语用、语感)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研究,以期形成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以及合乎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总课题名为“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验”,下设三个子课题。

1、七年级语文组从事“语境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

2、八年级语文组从事“语用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

3、九年级语文组从事“语感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

六、研究步骤和安排 

第一阶段:2004年5月--2004年12月,为项目研究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拟定研究计划及组成课题组,查找资料,构建理论框架。

第二阶段:2005年2月--2006年12月,为实验阶段,分三个子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

第三阶段:2007年2月--2007年5月,为实验总结阶段。全面总结研究工作,统计研究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评审。

七、研究的组织及管理 

由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负责对课题的管理和领导工作,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对课题的进展情况做直接指导。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熊作魁

副组长:吴     云

成    员:张文锋、吴云、高义德、向仕龙、郭全华

2.子课题分工

1、七年级语文组从事“语境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

负责人:吴   云    成员:王建平、韩芳等

2、八年级语文组从事“语用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

负责人:郭全华   成员:苏玉蓉、向喜平等

3、九年级语文组从事“语感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

负责人:高义德    成员:鄢小路、马德英、韩永晔等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及子课题研究报告

2、论文或专著

                                                                             2004年5月 作者邮箱: wuyun_0320@sohu.com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