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求疑+求异+求活+求速=多思能力
        ★★★
【字体:
求疑+求异+求活+求速=多思能力
作者:芮绍华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7

求异思维在立论中的运用

马鞍山二中当涂分校    芮绍华

 

高考、中考作文以及学生平时的写作练习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雷同而且平庸的作文呢?究其原因,是由于那种懒散、呆滞、消极、被动的精神状态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智能的发挥。因为很多同学习惯于低层次的、固有的惯性思维,写起文章来,立意不深刻、不新颖,片面性、表面性、绝对性的毛病非常普遍。怎样克服这些缺点?笔者以为,在议论文写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是从方法论角度提高议论水平,进而写好议论文的有效而良好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好方法。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不按固定的习惯方向去思考问题,而是广开思路,不循常规,不受传统知识束缚,不受现代知识局限,独特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讲求思维的多向性,讲求标新立异,其核心是创新。鲁迅先生非常注重求异思维,他曾讲过:“改革者必须标新立异,敢于站起来的猴子变成了人,不敢站起来的猴子仍然是猴子。”

当然,求异思维不等于猎奇逐异,而应和求同思维一样,殊途同归,达到同一目的。

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以议论文写作实例,谈谈立论求异训练(即求异思维在立论中的运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议论文的论点,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是作者在议论文中对所论问题的主张和看法。因此论点必须正确。然而如果只要求正确,就有可能出现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所以论点还要有新鲜感、时代感,做到独树一帜,别出心裁。这就需要运用求异思维去思考,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深思熟虑之后,再确立论点。

立论求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1.逆向思维,确立论点。

作文时不囿于现有的观点,而是根据某一材料提供的信息朝着相反的方向思考,从而搜寻出新的信息,并提出新的、独特的、不落俗套的见解和观点。这就需要敢于破旧范,离旧轨,不迷信古人,不盲从权威,对于事物事理,不光看表面,还要看本质;不光看正面面,还要看反面。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新颖奇特、妙趣横生的好文章来。笔者曾辅导学生写过《“马拉松”精神应该发扬》一文。一提起“马拉松”,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它同办事松松垮垮、拖沓懈怠、相互推委扯皮之类的现象联系起来,“马拉松”几乎成了“官僚主义”、“低效率”以至“无效劳动”的代名词。这是正常的千篇一律的思维。但是,我们不妨这样考虑:“马拉松”比赛,不仅需要运动员有强健的体魄、优秀的竞技水平,而且更需要运动员有惊人的耐力,更需要运动员在整个赛程中始终保持百米冲刺的决心和劲头,否则不但难以取得好成绩,甚至会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半途而废。这就是求异思维。通过这种求异思维可以得到“新的、独特的、不落俗套的见解和观点”。

在此立论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阐发自己的思想。如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写道:

面对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既定的宏伟目标,我们不禁想起要使这设计中的美好蓝图成为光辉现实,不正要求全国人民都来发扬“马拉松”比赛中那种朝着既定目标,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终点的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勇于拼搏的精神吗?只有这样才能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我们的事业才能有成功的保证。这样看来“马拉松”倒应成为“办事坚定”、“脚踏实地”、“不断奋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写照了。我们都应该发扬“马拉松”精神。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让人觉着作者思维的活跃,让人觉着作者是站在新的高度去审视评定旧的观念,赋予旧观念以新的活生生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善于感应时代脉搏,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从而写出这类好文章;也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透出令人醒耳明目的气息。

再如,“事后诸葛亮”,习以为常的思维是应受到人们批评、责怪的,人们经常用以指那些临事无主张、事后说现成话甚至风凉话的人。如果要我们以“也谈事后诸葛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章,宜采取逆向思维定立论,即:肯定那种事后认真研究,总结各种经验,吸取各种教训,重新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事后诸葛亮”,并指出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事业要求多一些这样的“事后诸葛亮”。

2、多向思维,确立论点

多端性是求异思维的特征之一,也就是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的思考问题。

要使见解独辟蹊径,论点标新立异,有时还必须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同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几种不同的观点,以便于选取那些富有新意而不落俗套的观点作为文章的论点。

1980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读<画蛋>有感》。这篇作文运用多向思维,至少可从不同角度,提出议论观点:

   ①从达芬奇这位艺术大师的绘画生涯是从画蛋开始的这一角度可引出:无论做什么工作,要想取得好成绩,都必须练好基本功,万丈高楼平地起。

②从佛罗基奥严格要求达芬奇的角度可引出:严师出高徒,当老师的,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学生

③从达芬奇持之以恒,反复画蛋,最终寻得真谛的角度可引出:只有持之以恒,反复实践,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把握其中的规律。

④从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还可引出,名师出高徒,只要教者有方,学者不怠,内外因结合,就可造就出英才。

再如《薛谭学讴》(《列子·汤问》)的寓言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逐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求谢返,终身不敢言归。

如果要求学生根据这则寓言的寓意写《<薛谭学讴>读后》一文,从多向思维考虑可确立如下论点:

①学无止境,求学者应虚心好学,不可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②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敢于改正错误,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③教者施教应讲求方法,动之以情,不可强行命令。

以上都是根据一个题目,运用多向思维确立多个立论的例子。

3、比较求异,确立论点。

针对同一题材,运用多向思维,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这是求异立论的重要条件,但写作时还必须辅之以比较法,以寻求独到见解,作为文章论点。

比较求异,首先,要掌握比较的原则。这些原则大致上有:

要有新意和深度。 所谓有新意和深度是指论点要有时代感和新鲜感,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当然这个观点先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如前面所述《读<画蛋>有感》把“名师出高徒”作为文章论点就既符合题旨又不落俗套,有新意,有深度。

要有充分的论据。所谓有充分的论据,是指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看自己对哪一方面感受最深,并有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根据把观点阐述透彻。

要能去伪存真。所谓去伪存真,是指有些观点表面看来似乎与题目关联紧密,但细加推敲,实际上却不能扣住题意,因此 就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将其剔除,选择能够紧扣题意的观点。比如《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这则寓言,其寓意是提醒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严格遵守客观规律,否则必将受到惩罚。如果确定论点为讽刺农夫懒惰,或嘲笑农夫急躁等等,就会失之肤浅,若即若离,甚至不着边际了。

其次,要掌握比较求异的方法。比较时,要把几个观点都考虑进去,然后找出其中不同点加以分析,运用筛选法,先排除那些与题目若即若离的观点,再对剩下的观点按照“要有新意和深度”、“要有充分论据”的要求进行分析,选取其中一个最佳最适合自己的立论作为写作的论点。看底下的例子: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运用多向思维的方法确立论点,并选择最佳的观点立论,写一篇议论文:

一个刑事犯罪分子在他的反省书里写道:“我原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家我最小,又是独生子。妈妈对我非常疼爱,什么事都依着我,经常买一些零食给我吃。渐渐我养成了好吃零食的坏习惯。有时自己从家里拿钱买东西吃,妈妈从不干涉。升中学后我从小说、电视里学到一些坏人作案的手段,又渐渐染上了偷窃的恶习。……学校里只抓学习,你有啥思想没人管,也很少组织学生对一些不健康的小说、影视片展开评论……”

对这个作文题,运用多向思维,似乎可以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①学校应禁止学生看电视和小说。

②祸患积于忽微。

③溺爱并非好事。

④开卷并非都“有益”

⑤学校应加强组织纪律。

对这些观点,我们不能不假思索的“信手拈来”不能任意拿过其中一个观点就写,而应首先分析他们是否扣住材料原意,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经过我们分析不难发现,上述观点中①⑤与材料若即若离,失之片面,应该排除;观点③一般人都会想到,容易雷同,也不足取;观点②④则较为新奇,可以根据自己的材料积累、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选择一个来作。这样比较、选择,确立论点,就不会人云亦云,步人后尘了,就能写出有新意和深度的文章来。

以上简略谈了求异思维在立论中的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到记叙文体中去。如《童年漫忆》一题运用求异思维,确立的题旨可以是:表现童年时的天真无邪的纯洁心灵,喜奇好学的求知欲望,知错就该的诚实品质,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热爱生活的感情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积累选择一个写出好的立意新颖的记叙文。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