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提高能力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加粗词。
(1)人有鬻矛与盾者 鬻: ________。
(2)誉其盾之坚 誉: ________。
(3)俄而又誉其矛曰 俄而:________。
(4)物无不陷也 陷: ________。
2.翻译文言句子。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源于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它常用来比喻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最后一课
刘燕敏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