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②。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③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④田,或翔于云表;暮则ィ素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选白《放鹤亭记》) [注释]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 ②扉(fēi):门。 ③适:恰好。④陂(bēi):水边。 ⑤ィ素(sù):向,沿着。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②作亭于其上 ③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④故名之曰“放鹤亭” 9.下列句中的“于”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告之于帝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皆以美于徐公 D.每自比于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