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云南省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一、语文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依次为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是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 )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 )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A.qíng xián hé qiān
B.qín xuán huó qiān
C.qín xián hè xiān
D.qíng xuán huà xiā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大学实行阳光招生。(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地招生)
B. 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需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蔬菜)
C. 球迷们强烈抗议比赛不公,要求吹黑哨的裁判立即下课。(下课:被免职或主动辞职)
D. 沉溺网络、迷恋韩日漫画,已成为影响部分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杀手”。(心理杀手:指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3.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
A. 你欢迎,我不欢迎。 B. 你欢迎我?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欢迎。 D. 你欢迎我,不欢迎。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 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洲第一。
5.依次在下列语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霏霏的春雨,像轻烟那么迷濛,使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 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B. 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
C. 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