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知识的记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是一大难点。我想:把科学知识编进诗歌、散文、故事、童话、文娱节目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如:
我与空气的对话
我: 空气,你在哪里?
空气: 我在高山上,我在( ),我在( )。
我: 让我看看你,让我抱抱你,让我嗅嗅你?
空气: 你这小傻瓜,我是( )( )( )。
我: 空气、空气你到底是谁?
空气: 空气不是孤单的“人”,空气是个大集体。
我: 哦,大集体?这个集体的成员有哪些?
空气: ( )、( )、( )、( )和( ),还有其他有毒气体等都是我们这个集体的成员。
我: 啊,这么多!朋友们,你们好,请你们作个自我介绍吧。
氮气: 我是空气里的大哥哥,我占空气成分的 ( )。
氧气: 我是空气里的二老大,占据空气成分的( ),我的本领最最大,支持( )用度广,人和动物的( )要靠我。
??: 我的本领也不小,浓浓大火我能灭,制成干冰能降温,石灰水碰我变( ),请你猜猜我是谁? ( )
灰尘: 我是灰尘大坏蛋,钻入眼睛( ),钻进鼻孔又入肺,让你( )。
这算是一个科学科课业作品的案例,把空气的有关知识编进一段对话,以童话方式让学生将有关的空气知识进行回忆,并展开丰富想象抒发一点科学情感,增强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又让学生感觉到新鲜好奇,他们会认为这不是在完成课业任务,而是在参与童话故事、文娱作品的创作,一旦完成他们便会感觉到自豪,一种自编自写的动机将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