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让课堂贴近生活
        ★★★
【字体:
让课堂贴近生活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4
让课堂贴近生活
震泽小学  张颖若
     我校正开展“课堂教学生活化”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对此,我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我们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入学时间并不长,但是早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语言因素,只是不知道相关的字形,对于识字教学,就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
    10月24日,我校举行了秋游活动,全校师生到梅园游玩了一天。因为不久我们就要教“识字3”,这是一片与公园有关的课文,新课程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语言因素和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所以在公园中游玩的同时,我有意识地领着学生认识公园中的事物,认认花草树木,在小溪边玩玩水,还让他们在儿童游乐场里好好过了一把瘾,为教学“识字3”中的词语,加深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生活经验源于生活体验,要使课堂贴近生活,不能放弃任何体验生活的实践经验]
    过了几天,我们上“识字3”了,在导入新课时,我问学生:“小朋友们,上星期我们一起到哪儿去玩了?”学生们脱口而出:“梅园”。“在梅园里我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呀?”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我看到了好多好多花。”
    “有喷泉、白鸽” 
    “我看到了山,好有树。”
     ……
    [课前的谈话很快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在学生们充分发言后,我说:“今天啊,老师再带你们到其他公园走走,看看公园里还有些什么?大家要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完后,老师要考考你们谁记得最多。”然后,我播放了一段公园的录像,学生们看得很投入,嘴里不由得跟着说了起来。看完后,我说:“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公园美吗?” 学生们纷纷回答:“美”。“你们为什么觉得美啊?”
学生1说:“公园里有绿树,所以很美。” 我就将“绿树”的词卡发给他。
学生2说:“公园里有红花,所以美。”我将“红花”的词卡发给他,
学生们分别说了小桥流水、山洞、宝塔、滑梯、火车等词,我就将这些词语卡片发给了这些同学。接着,我将课文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拼拼拼音,读读词语,比较难读就多读几遍,看看哪些词还没有被大家提到,结果大家提出“公园、转椅、荡船、木马”我又将这些词卡发给了几个学生。
我对学生说:“大家说得真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公园的图画,请大家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们反应很热烈,纷纷说出了书上的词语。我请拿到卡片的同学将卡片贴到图上正确的位置上,其他小朋友学生们认真观察,看谁贴得不对,等会帮他纠正过来。结果大家都贴对了。
[通过贴词卡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强化词语与事物的印象,学生在活动实践过程中更快地掌握了词语]
贴完词后,就指名学生进行领读课文,并进行正音,等学生读得比较熟练后,我说:“小朋友们,课文中的一些词一些是我们已经熟知的,还有一些是我们还不熟悉的,把它们找出来,好吗?”学生们指出“转椅”、“荡船”两个词不太熟悉,于是,我点击该词,展示转椅、荡船的图片,解释他们的玩法。

[由于学生对多数的词有已知的语言因素做储备,所以语音、语义就很快掌握了,而用不着教师逐词讲解,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在读这篇韵文时,我说:“我给大家范读一下,请大家闭住眼睛听一听,感受一下公园的美。”没想到一个学生站起来举着手大声说:“老师,我替你读,一定能读好”。“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很多同学站起来,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替老师读。这时,我感到非常高兴,请一个学生范读课文:“你替老师范读,可要为老师负责哦,我相信你比我读得更棒。”随后就出现了学生争着比赛“看谁读得更棒”的课堂小高潮。
[学生在这样充满信任、发扬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就会全力以赴。这样的教学环境,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这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加强了词语与事物的联系,并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有效地掌握了该课的字词,在教学中我注重生活体验,学生从欣赏、实践的活动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