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音乐论文 >> 资源正文
中国戏曲欣赏课初探
        ★★★
【字体:
中国戏曲欣赏课初探
作者:严于雷    资源来源:苏州市大儒中心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在小学音乐教材欣赏曲目中有京剧《红灯记》选段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红灯记》这出戏所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反侵略的斗争史,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距离我们的生活不远,距离小学生的生活也不算太远。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欣赏教学的。
一、初听唱段感受情绪

京剧虽是著名的剧种,但我们身居江南水乡的孩子,对京剧是相当陌生的,既没有听觉上的感受,也没有视觉上的感受,更谈不上理性认识。因此,首先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唱段,是我教学的第一步。其目的让他们在听觉上区别一下京剧有别于歌曲。在他们的听觉世界里,又增加了一种既特殊又新鲜的音响效果。乐器和人声发出的音响具有特殊的韵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急切地想知道,人声是怎么发出的?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人物的行当、服饰是什么样的?这里所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呀?等等。

二、介绍京剧基本常识

我国的京剧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表演手法丰富,剧目繁多、行当齐全,是唯一在全国流传最广的剧种,它将其它剧种在音乐、表演等方面的长处兼收并蓄,直至今日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艺术风格及表演体系,成为中国的“国粹”。不但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深受外国友人的欢迎,他们称京剧为北京歌剧。刚刚听到的唱段是《红灯记》中主人公之一李铁梅的唱段,你们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听出她的年龄、性格、形象吗?这时,老师板书几个表现人物神态、性格的词汇让学生选择:沉着、忧愁、天真、开朗……学生很自然地选择了李铁梅是个天真且开朗的小姑娘这一形象特征。此时,老师及时告诉学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你们能通过听觉正确地感受到,是由其唱腔及音色所决定的。接着板演“西皮流水”四个字,并将它作一简单介绍:“西皮”是京剧的主要腔调,它音调高亢刚劲、明快爽朗,音程跳动较大,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或激昂慷慨的情绪。“流水板”是京剧中的一种唱腔设计,速度可分快慢两种,李铁梅这段唱段是快速流水板称为快板,这种板式句间紧凑,曲调流畅,一般多用于叙事(是1/4拍,俗称“有板无眼”)。通过这样的唱腔设计,表现了剧中人李铁梅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劳持家,人小志大的品格。

三、介绍剧情梗概

首先请学生读歌词,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此唱段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便可发现问题,引出故事:这是一个由。三个姓氏结合在一起的三代人之家。每个人都因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而扮演着双重角色:爸爸李玉和公开身份是我国北方某铁路扳道工人,其实他最重要的工作是我党地下联络员,为我党抗日斗争传递情报。李奶奶虽年事已高,又身为人母、祖母,她却把这个家庭作为党的地下交通站。懂事的小铁梅和奶奶一样都是党的义务交通员,协助爸爸为党工作。表叔那么多,其实都是每次负责联络的地下党交通员。是抗日的革命斗争,把他们互相联系在一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一家三代人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展开了顽强不屈的斗争。《红灯记》这部京剧,以这个革命家庭为缩影,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用京剧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人类反侵略的正义所在。

四、介绍行当、服饰、道具、乐器

李铁梅是一位十七岁的小姑娘,她在京剧行当中当数花旦。花旦在古典剧目中都是名媛闺秀,可在现代京剧中的李铁梅却是革命者的后代,而不是伊伊呀呀的小姐。那个时代赋予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所以从扮相的精神气质到委婉刚劲的唱腔,都充分展示了她刚柔相济的个性。李铁梅的服饰,是偏襟红袄,这是三十年代年轻女子的服饰。红色既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政权,又符合人物年龄特点,同时又是用来表现李铁梅要做红色的后代,接好革命的班。那盏红灯又叫号志灯,是贯穿剧情始终的道具。它既是李玉和平时公开身份的工具,又是他进行地下党工作的联络暗号的工具,红灯又预示着引导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走向胜利的指路灯。京剧中的主奏乐器棗京胡,是拉弦乐器,是胡琴的一种,二弦按五度关系定弦,发音刚劲嘹亮,在京剧中主奏主题音乐。

五、细听唱段深入感受

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要求学生感受西皮流水唱腔的韵味,还有李铁梅对爸爸、奶奶、表叔们为党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以及她也要为革命事业工作的决心。再细听可让学生随着录音机一同唱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随之体会李铁梅当时对爸爸、奶奶及革命事业的理解、支持与坚定的信念。

六、组织讨论、小结

教师设计听赏后的问题:问题一,京剧已在我国流传二百多年,发展至今,我们怎样继承发展呢?问题二,无数个李铁梅这样家庭的中国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我们应如何珍惜呢?学生们争先恐后,谈出了:我们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不让革命先烈的鲜血白流等等道理。由此,对京剧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与兴趣。

通过对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欣赏,其实也是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既教育了小学生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又使学生认识到如何学习借鉴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了解了过去历史的同时,更能正视改革开放的今天。那么,当今外国人都纷纷来我国学习我们的“国粹”棗京剧时,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将传统的京剧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传授给子孙后代,不正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吗?



摘自:苏州市大儒中心小学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