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不退位减(B)
|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1.(电脑演示)引入:你们想登上神秘的岛屿吗?让我们起航吧! 2.电脑演示. 70-30 42-20 79-6 46-20 85-40 67-3 84-2 65-3 65-3这道题的竖式应该怎样写? 3.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①以小组为单位在数位表上摆圆片,探索65-3的计算方法,边说边摆. ②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提问:十位上的6个圆片表示多少? 个位上的5个圆片表示多少? 为什么减去的3个圆片要从个位减去? ③(电脑演示)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演示,口述摆的过程,强调从个位的5个中去掉3个. (2)有几个小探险家,他们也试着做了这道题,想请你们看一看他们做得怎么样?(电脑演示) 6 5 6 5 6 5 6 5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做得对呢?谁做错了?为什么?错在哪了,你能帮他改正吗? (3)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互相探讨. (4)师生共同评价四道题的对错. ① 6 5 正确 ② 6 5 竖式正确,计算错误,在计算个位时将减法算成了加法. (5)打开教科书第81页,请学生将例1补充完整. (6)口头叙述计算过程. 2.教学例2. (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该怎样去掉? (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在写“ (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计算. (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的思维过程. 3.小结计算方法. 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1.电脑动画演示,“做一做”第1题.
2.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48-18= 35-31= 重点强调在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还用不用写?为什么?(两位数减两位数,十位相减得0,也就是得数的最高位是0,0不写.) 3.送小动物回家(教科书第82页第3题,电脑演示). 五只可爱的小白兔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请同学们帮帮忙,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 小兔图片上写着的题目: 4 9 8 0 5 6 7 9 6 5 小房子上有相应的答案.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是在学生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辅助点拨”为指导思想,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环节以电脑演示复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其中美丽的画面引导学生们出航.学生们兴趣盎然,并且是从算理、算法的连接点上入手,为教学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在例题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例1在学生动手操作、口述操作过程以后出示不同的、对错不一的解法,请学生互相讨论、共同探讨,不仅使学生有学习新知的动力,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例2则放手请学生自己试着完成,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练习过程中,围绕本节课重点,由易到难,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而且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游戏,寓教于乐,生动、活泼. 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