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的机敏、勇敢。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18、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
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交流解疑情况。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读课文,重点学习生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读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拼读生字。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同学们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理解了哪些生字新词的意思?
讨论交流。明确词义。
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说话)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事情不慌不忙。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播放客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提供句式:“当_,(谁怎么做)_,(结果怎样)_。”
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据此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用钢笔描红、临写。
2、读一读,再抄写。
摇曳 强盗 秘密 厄运 点燃
绝妙 微弱 绝密 镇定 熄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密的方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的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
4、指导编排的程序。
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讨论交流,明确要点。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里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演好角色。
4、继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四、布置道具的准备。
第三课时
一、第2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3、其它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二、第三场戏的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常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桂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名学生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