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读准生字字音。
2. 能说出2、5自然段和3、4自然段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1. 指出生字“寨”的写法,并于“赛、塞”作区别。
2. 请学生质疑,激发兴趣。“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圈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2. 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正音。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3. 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
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三、四自然段的段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分段作准备。
三、 再读课文
1. 练习分段。
2. 通过分段初步了解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与3、4两段的关系。
四、 细读课文第一段
了解九寨沟位置,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抓住“神奇、童话世界”从而对九寨沟有个整体印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课文介绍了九寨沟的那些景物?
2. 能说出课文中描写了哪几种珍稀动物?
教学过程:
一、 继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自由练读,整体感知:介绍了九寨沟的那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再逐句细读,理解问句。
2. 认真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观。
3. 你看到什么?展开评读讨论,要抓住文中具体的词句,观察图画帮助理解,进行想象,在指导朗读。
雪峰:(高)看图理解“直插云霄”。告诉学生,“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
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
森林:(多)相继理解“遍布”。
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彩池”是怎样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块;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
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
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4.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
二、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
a. 自由练读,整体感知。
b. 逐句朗读,理解词句。
c. 想象画面,加深体会。
d.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2.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帮助大家整体感知第四自然段,课文中描写了哪几种珍稀动物?特点是什么?
3. 运用上述方法自学本段。
4. 交流自学情况。
5. 重点掌握句式:“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三、小结
本段主要写了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在那里的珍禽异兽。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记住文中生字字形。
2. 能仿照第四段写出片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教写生字
1. 出示生字,齐读,注意字形。
2. 自己设法记忆字形。
3. 指导书写易错字,强调关键笔画。
4. 学生描红。
二、 学习第四段的结构方式,练习说话,进行彷写
1. 指读排比句,明白了用了四个“也许”表示推测,都是在介绍珍稀动物的特点。
2. 学习本段方法仿写片断。
三、 了解的一段和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 首尾呼应。
2. 起总结、总起作用。从中悟出写作必须谋篇布局,巧妙构思。
四、 作业